每天堅持練習這幾個小技巧,讓你輕鬆改變用喉嚨唱歌的壞習慣!

最近有很多朋友跟我說他們在唱歌的時候聲音很乾,沒感情,不好聽,而且唱個幾首音高一點的歌嗓子就不行了,我就跟他說,兄弟,你這是最典型的大白嗓啊,完全是在用喉嚨唱歌,沒有運用到氣息所有才會這樣。所以今天老師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如何學會運用氣息,解決大白嗓,讓自己唱歌更好聽,有感情!

下面就是老師精心總結的幾個簡單實用的小方法:

 “打哈欠

  “打哈欠”是指在歌唱中,用來降低喉頭和擴大咽腔的方法。人在“打哈欠”的初期,不讓哈欠打出來,強行把嘴閉上。這時,軟齶部分會自動上擡,鼻腔興奮擴張,同時喉頭也會自然下降,咽管(鼻咽、口咽、喉咽)隨着“打哈欠”的動作拉開上下的距離,擴張腔體的空間容積,使聲音的共鳴通道寬敞而又通暢。這種“哈欠”狀態就是“打開喉嚨”的狀態,也就是歌唱時的狀態。法國著名生理聲學家於鬆稱它爲“隱蔽的哈欠”。它給聲音和氣息的流通提供了必要條件。


貼着咽壁吸着唱

  “打哈欠”的目的是“打開喉嚨”,使喉頭穩定在低喉位上。但是,很難在歌唱發聲的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打哈欠”的狀態。而運用“貼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覺,不僅能使演唱者的喉頭穩定在低喉位上,而且可以自如地、鬆弛地“打開喉嚨”。人在吸氣時,喉頭處於最自然、最鬆弛的狀態,喉嚨不擠不壓,氣息通暢。只要在歌唱發聲的全過程中,能夠自始至終保持這種“吸着唱”的感覺,就能始終保持低喉位“打開喉嚨”的狀態。這需要演唱者在心裏“想”着,“內視覺”看着,以保證“吸着唱”的狀態貫穿始終。

瞬間“ 喝氣”

  人在受到驚嚇時,緊張的神經系統會使腔體迅速擴張。藉助這種驚訝的瞬間向裏“喝氣”,就會感到咽部有涼爽感,喉頭有種“向後撤”“向下沉”的感覺。重要的不是“喝涼氣”本身,而是產生“涼爽感”的各部分器官的動作變化,它不但降低了喉頭的位置,而且改善了咽喉的形態。這種突發性的擴張運動,可在瞬間把喉嚨打開,此時的狀態就是歌唱時的正確狀態。

“模仿”

 聲樂是音響的聽覺藝術,學習聲樂離不開具體的歌唱的音響,模仿是必須的。模仿者必須具備敏銳的聽覺,能夠清楚地分辨聲音色彩的優劣。在模仿中,發聲器官就能憑藉聽覺的音響信號做出迅速反應,這種由聽覺指揮生理的條件反射,可以下意識地調節發聲狀態。如模仿人的“寬嗓子”歌唱,模仿人的“哭泣”聲,模仿牛的“叫聲”等,都能使咽喉等共鳴器官處於興奮擴張的狀態,此時的喉嚨便是打開的。通過模仿來領會與體驗聲樂理論中所闡述的科學方法,掌握其要領,不斷練習,就能形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另外,用發聲時比較合乎歌唱狀態的“U”母音進行練習,也是掌握“打開喉嚨”歌唱的不錯方法。


好了,知識傳授完畢,喝口水休息一下。好文不易擼,整理知識點、收集各種小情報、尋找小竅門小方法,你們可知道老師我熬得眼睛都快瞎了?!

所以大家們在看文之後、茶飯之餘、起牀睡前,都不能忘記平日裏的如影隨形的練習,這纔是老師我最想要看到的學習風氣!

有想學習唱歌的還可以加老師微信:YJA0004,老師每天下午3點和晚上8點都會在羣裏直播唱歌技巧教學,你還可以把自己的歌曲發給老師點評以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哦!羣裏還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一起學習唱歌。

還可以領取老師我自己精心整理的一份2019最新的聲樂和0基礎入門教程哦!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加分享,如果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出來,後續我們也會出相關教程文章分享給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