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小時學會sap傻瓜式入門版生產計劃pp篇

100小時學會sap傻瓜式入門版-生產計劃pp篇
生產計劃:

1、定義生產計劃參數文件,生產計劃參數文件可以分配給物料或者生產計劃員。分配給物料主數據的生產計劃參數具有更高的優先級。在創建生產訂單時,生產計劃參數文檔將複製至生產訂單或流程訂單。
2、定義生產調度員。同時把第一步中的生產計劃參數分配給他。
3、爲工廠的標準生產訂單類型(pp01)和生產調度員定義用於生產訂單排程的參數,這些參數將影響生產訂單排程的各種操作和計算。
4、定義工廠的標準生產訂單類型(pp01)和計劃、實施、成本控制和信息系統顯示方面的參數。在SAP中,和工廠、生產訂單類型相關的參數是非常豐富的。
5、維護工廠的標準生產訂單(pp01)和確認相關的參數。確認是生產訂單管理中的一項工作,既可以是針對整個訂單的,也可以是針對工序的。
6、MRP最主要的基礎是BOM清單。此處在CS01中創建一個BOM。
7、BOM是從生產的成品(或半成品)角度需要多少組件。有時候,我們需要查找某個材料的用途是什麼,它被用來製造什麼,這時,可以使用物料所處清單,由稱之爲“反查清單”。事物代碼是CS15。
8、定義工作中心負責人。公司有一些工作中心,產成品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在這些工作中心中執行各道工序,SAP稱之爲“工藝路線”,此處,我們需要爲各工作中心在後臺定義一些負責人,這些負責人會分配到工作中心的主數據中。
9、隨後定義工作中心的控制碼,它控制着工藝路線中某個工序需要執行的業務功能,以及SAP如何處理這個工序。在後面建立工作中心的時候,要把控制碼分配給工作中心作爲缺省值,在隨後工藝路線定義的時候,在這個工作中心執行的工序,就缺省使用這個控制碼了。
10、此處建立人工工時能力。在這個步驟中(CR11)統一覈算整個工廠的人工工時能力,在後面的步驟中,當新建人工工時類別的工作中心時,將通用的人工工時能力分配給他們。
11、同上步,新建機器工時能力。
12、新建人工工時類別工作中心。
13、新建機器工時類別工作中心。
14、在CA01中創建工藝路線,工藝路線和BOM一樣是針對每個產品的。工藝路線由各道工序組成,維護該工藝路線的各道工序。工藝路線中可能存在並行順序,此處可以進行定義。定義完成工序後,還可以定義各種原材料分別在哪個工序投料。
15、可以在CA02中修改,拆分工序,也就是把工藝路線中的所有工序設定爲需要按產能單位拆分。
16、這時可以維護產成品的生產計劃視圖。事物碼MMF1,補充工作計劃視圖,把生產調度員和生產計劃參數文件輸入進去。
17、此時工藝路線和BOM已經在系統中維護,接下來可以計算該成品的標準成本了。產品成本是pp和co最重要的集成。本處我們要定義和產品成本有關的重要參數:成本構成結構。它定義了公司的產品成本是如何構成的,各成本構成和成本要素的對應關係是如何,我們隨後將它分配給我們的工廠。
18、在成本覈算中,最重要的參數是“成本覈算變式”。成本覈算變式是由定義成本覈算不同方面的較小的參數構成的,本步驟與定義物料、作業、間接費用等的估價標準相關,SAP稱之爲評估變式。我們使用001作爲物料評估變式,同時將007評估變式分配給公司以用於訂單實際成本的計算。
19、這裏定義日期控制,日期控制也是成本覈算變式中的一個參數,它控制成本覈算中和日期相關的內容。
20、數量結構控制也是成本覈算變式中的一個參數。這裏其實就是指BOM和工藝路線,所以數量結構主要是控制系統如何選取BOM和工藝路線用於成本覈算。我們把SAP中預定義的“PC01”標準數量結構附給公司。
21、定義成本覈算變式,通過複製模板PPC1並加以相關修改。
22、此處公司根據產成品的BOM和工藝路線來計算更精確的產品成本,來取代原來在物料主數據中估計的標準成本,事物碼ck11n,產生產成品的成本估算,注意把成本覈算日期改爲當日,以便於後面的步驟可以立即標記和發佈該成本覈算。
23、把上一個步驟的產成品價格估算“標記”成物料主數據的“未來價格”,事物碼ck24。這裏把公司本月的帳打開了,同時把價格進行了更新。
24、到mm03中去看產成品的價格標記的結果。這時候剛纔成本覈算的價格出現在計劃價格那一欄處。
25、在ck24中發佈價格,此時,該產品的標準價格變成上一步中的計劃價格的數目了。在mm03中,可以看到這樣的變化。
26、以上的步驟計算併發布了產成品的標準成本。現在我們要爲生產訂單實際成本估算分配估價變式。
27、本處按照生產訂單來管理生產。對於月末未完工的生產訂單,系統將生產訂單的實際成本餘額轉做在製品。我們可以對在製品進行結果分析來分析到目前爲止生產訂單的效率。此處定義一個簡單的在製品結果分析版本。
28、定義可用性檢查組,這裏我們使用系統預定義的檢查組02。
29、定義可用性檢查範圍。
30、定義可用性檢查控制,我們定義對於標準生產訂單類型pp01,我們是否需要在訂單創建或下達的時候自動檢查物料的可用性,PRT(生產資源和工具)的可用性,產能的可用性,以及檢查規則等。此處複製工廠0001,類型pp01的。
31、“計劃策略組”可以說是銷售和分銷(SD)以及生產計劃模塊(PP)最重要的集成參數,它決定了銷售和生產在計劃上的銜接。這個參數是維護在物料主數據MRP3 的視圖中的。事物碼 mm02,選中視圖MRP3,對其中的策略組參數進行維護。
32、首先明確獨立需求和非獨立需求的變化。像半成品和原材料的來自於上層的需求被稱爲非獨立需求,而產成品或者貿易商品,對它們的需求不是像半成品或原材料的需求是來自於上一層產成品需求的,因此稱之爲獨立需求。通過事物碼md61創建物料的獨立需求計劃,也即周需求計劃。
33、運行MRP之前,用md05顯示清單,此時顯示的是上次MRP運行後的靜態數據,屏幕上方帶有時間戳。由於沒有運行MRP,因此32步的周需求計劃還沒有傳遞過來。
34、作爲33步的比較,我們來運行md04(庫存/需求清單),可以看到,已經將獨立需求計劃傳遞過來了,md04和md05的區別在於md04是動態的,md05是靜態的。
35、運行物料需求計劃,讓系統自動按照BOM來展開物料需求。這個可以通過運行MD02來實現。
40、MRP運行有兩個主要的結果:一個是對產成品生成計劃訂單,另一個是對原材料產生採購申請。這裏,我們把產成品的計劃訂單轉換成正式的生產訂單。可以在md04庫存/清單中直接完成轉換的操作。
41、在COOIS訂單信息系統查看生產訂單清單,可以看到生產訂單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可以在此處進行很多操作,比如更改生產訂單,打印生產訂單等。
42、到md04,把MRP生成的對於原材料的採購申請轉換爲採購訂單。
43、對42步創建的採購訂單收貨MIGO。
44、爲前面的採購訂單輸入發票,並進行發票校驗。事物碼MIRO。
45、和內部訂單類似,生產訂單也是採用“狀態管理”的,前面創建的生產訂單隻有“下達”後才能進行執行。通過CO02進行訂單下達。
46、對下達的生產訂單進行訂單的執行。此處給生產訂單發原材料MB1A。
47、現在是生產訂單的執行過程,對於已完成的各道工序進行逐個的確認和報工CO11N。
48、通過MIGO對生產訂單收貨。
49、至這一步,生產訂單已經完成,在對它做技術性關閉並結算前,通過CO03 顯示下生產訂單的成本。
50、在CO02中對生產訂單進行技術性完成。
51、對生產訂單進行差異結算,事物碼KO88。有時候訂單的投入(指原材料、作業等的成本)要高過產出(產成品的成本),我們稱之爲生產訂單的差異。從會計角度出發,生產訂單差異需要進行結算。
52、此時可以去信息系統直接查看生產訂單的成本報表。
53、這時我們去看庫存/需求清單md04,可以看到庫存和需求達到了平衡。
54、把部分產成品的庫存從生產倉庫移存到銷售運輸倉庫,這爲以後的銷售和分銷做準備。事物碼MB1B。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