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搭建私有云

 在維持原有預算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改進IT業務的最好方法就是搭建一個私有云架構。

    基於雲的應用交付正逐步演變成爲IT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想對IT部門和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架構來滿足內部雲服務的交付將會耗費幾年時間。而現在是時候該爲其打好地基了。

    成熟老練的IT專家們接觸雲計算已經好多年的時間了,如果他們有人很不贊同雲計算的概念,那也肯定有一定原因。像網格計算這樣的其它概念,無論是“來”還是“走”都沒有引起這麼多的關注。

    如果你對在公有云上運行企業應用軟件不放心的話,許多專家推薦你首先嚐試私有云。

    不過埃森哲公司雲計算總監Joe Tobolski表示,構建和管理數據中心內部的雲並不只是又一個基礎架構方案那麼簡單。

    “有很多技術公司將私有云視作出去購買的業務--然後將某些部分在數據中心內部與雲絕緣就形成了內部雲”Tobolski解釋說“這與事實並不完全相符”。

    內部預設的私有云是那些領先IT企業多年來一直努力的方向。構建私有云應該從數據中心整合,操作系統合理化,硬件和軟件平臺以及虛擬化軟件在服務器,存儲和網絡上的應用開始着手,Tobolski稱。

    靈活性和隨需支付的定價模式是雲計算的主要優勢,還包括IT的標準化,自動化和商業化,以及基礎架構和配置資源,Tobolski補充道“同時還涉及應用軟件研發和用戶IT應用的經驗”。

    雖然雲計算是市場宣傳的熱點,但是目前提及內部雲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根據ForreSTer Research公司首席分析師詹姆士。斯坦利的說法,或許有過半的企業確實擁有內部雲,但全球僅有5%的大型企業具備運行內部雲的能力。

    但是如果你對開發私有云計算有興趣的話,以下是你必須瞭解的信息。

    1.標準化,自動化和資源共享

    Forrester公司構建內部雲的三大原則與埃森哲新一代IT的應用法則類似。

    要構建預設雲,你必須制定用於雲環境運行,配置和維護的標準化,文件化流程與步驟,斯坦利解釋說。

    多數企業用戶都不夠標準化,雖然那些爲了實現IT服務管理將IT信息庫路徑下移的企業比其他用戶更加接近雲流程標準化的目標也是如此。

    可以讓整個過程更加高效和連續的標準化運作流程是下一個基礎步驟-自動化的關鍵。斯坦利介紹說“你必須信任使用自動化技術的一流用戶,這對於多數企業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障礙”。

    自動化配置可能是開始這個階段的最佳起點,因爲用戶可以實現自助式服務。對於私有云而言,這並不是任何研發人員都可以隨心所欲配置虛擬機的亞馬遜模式。斯坦利認爲“這是企業內部的混淆也是完全不切實際的”。

    對於私有云來說,自助式服務意味着企業用戶能建立自動化工作流程,資源需求可以通過這個流程通過批覆步驟。

    2.一旦得到批准,雲平臺就能自動化配置指定的環境

    更常見的是,私有云自助式服務是涉及研發人員對“這種規模的三個虛擬機,這種規模的存儲容量和這些帶寬”的需求,斯坦利表示。對於想去內部企業雲上獲取資源的最終用戶而言,自助式服務將是“我需要一個SharePoint或者文件共享”。

    3.構建內部雲意味着資源共享--通常會涉及其他不在列表之中的公司

    斯坦利認爲這與技術無關。“而與組織性有關--營銷部門不想和人力資源共享服務器,財務部不願跟任何部門共享信息。當你面臨這種情況,就很難運行一個雲。當資源無法共享時,雲是非常低效的”。

    面對挑戰,IT總監Marcos Athanasoulis提出了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辦法來讓參與者適應在Linux雲基礎架構上共享資源的理念,這也是他在位於波士頓哈佛醫療學校構建的基礎架構。他認爲這種方法對硬件也會有所幫助。

    在哈佛醫療學校聚集了Athanasoulis請來的1000名首席信息官,他發表演講稱IT面臨着一些獨特的挑戰。告訴一家實驗室使用什麼技術還缺乏權威性,畢竟存在侷限性,但是如果一家實驗室希望配置他們自己的基礎架構,這種方式就能做到。因此當哈佛醫療學校四年前走進雲概念時,希望以共享的方式來建立這種模式。讓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吸引那些希望構建自己的高性能計算或者雲環境的實驗室,如果我們不能提供可行的選擇方案的話。

    使用這種方法,如果實驗室在雲上購買了100個節點,就可以保證可以使用那些能力。但是如果這些能力被閒置,其他的工作負載就可以在上面運行。

    “我告訴他們--你擁有這個硬件設備,但是如果讓我們將他融合到雲裏,我們將替你管理這個設備並且對它進行升級和打補丁。這證明是個不錯的賣點”。

    Athanasoulis表示,爲了支持這種對硬件有好處的方法,哈佛醫療學校使用Platform Computing的Platform LSF工作負載自動化軟件。“這個工具能賦予我們建立查詢和暫停在專用硬件節點上運行的任務的能力,以便硬件的所有者可以得到使用的保證,暫停的工作會被重新存儲”。

    4.瞭解服務以後再着手部署

    如果資源無法共享,雲是很低效的,如果服務不是優先考慮的話也將毫無意義。舉例來說,IBM公司在開始着手可能的雲計劃之前,對不同類型的工作負載和風險,收益以及將工作負載遷移到不同雲模式的成本進行了評估,IBM公司雲計算服務事業部IT戰略和體系架構總監Fausto Bernardini表示。

    Gartner諮詢公司副總裁兼着名分析師湯姆。比特曼認爲,許多企業在考慮到服務和服務需求之前通常會從產品角度去思索如何建立私有云--這是個完全相反的開始過程。

    比特曼表示,如果你真的想建立一個私有云,你必須瞭解你的服務是什麼,服務水平協議是什麼,成本和雲發展路線圖也是必須關聯在一起的。這實際上是涉及到你對服務是否向着雲計算類型發展的認知程度。

    採用相對靜態界面的常用服務是那些你應該作爲雲計算,私有或者公有云來考慮的服務,電子郵件就是個例子,比特曼認爲。

    “這些服務我可能用的很多,但是他們跟我公司內部的工作並無瓜葛。這是那種可以獨立的服務--我不希望她和公司緊密結合在一起。我希望讓它儘可能的保持獨立狀態,易於使用,可以從自助服務界面應用。如果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對此類的服務可以自定義了,我會儘可能的完成服務的標準化”比特曼表示。

    相反,與企業息息相關並持續關注創新行動的服務不是雲服務的首選。比特曼認爲“這些服務的目標是私密性和完整性。他們不能遷移到雲上去。他們可以使用較低級別的雲功能,比如原始計算等,但是公司的界面不會指向雲模式”。

    5.服務管理和使用管理

    位於最低端的是由基礎架構,平臺或者軟件組成的資源層。虛擬化馬上會浮現至腦海,但是如果你要將資源整合爲資源池,虛擬機並非唯一的選擇。舉例來說,快速重新配置技術就是另外一個選擇。

    位於資源池之上的是資源管理層,比特曼表示“這是我們以自動化方式管理資源池的方式”,比特曼還強調說對於VMware環境來說,這一步就是關於如何使用VMware分佈式資源計劃表。

    6.關於業務模式

    儘管雲提供商必須考慮靈活性,自動化,自助式服務和費用返還,但他們在目前雲發展的階段不應該對這種差距太過剛性。比特曼表示"我們將看到大量在從事純粹的雲和純粹的非雲的企業,還有很多處在中間地帶的。所有這些糾結在一點上‘利益何在?'"。

    "或許我們最終會轉向軟件即服務,我們在自動化方面做了大量能做的工作,但是這種理念在企業內部的推行速度很慢,因爲雲模式太先進了以至於整個企業要理解掌握其要領還需要大量時間"。

    正如哈佛醫療學校所言"人們使用我們的雲的原因是它能提供吸引人的價值,這對於IT來說不是壞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