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評師教程讀書筆記(第九章、十章)

web系統的易用性,分爲三方面來測試:界面測試、輔助功能測試、圖形測試

  1. 界面測試:頁面中各元素佈局的協調性(元素位置、元素顏色、元素大小比例);不同頁面風格的統一性;用戶在界面中操作的便利性;界面動態操作測試(屏幕分辨率設置的影響、瀏覽窗口最大化/最小化的影響、選定目標元素的置中與縮放)
  2. 輔助功能測試:使用說明;導航;站點地圖;幫助
  3. 圖形測試:驗證所以的圖形是否有明確的用途;驗證所有頁面字體的顏色、風格是否一致;背景顏色與字體顏色和前景顏色是否相搭配;確認圖片的大小和質量

對網絡設備和TCP/IP網絡的檢測主要包括以下的基本技術指標:吞吐量、丟包率、延時、背靠背性能

網絡測試的類型包括:

  1. 網絡可靠性測試:使被測試網絡在較長時間內(24~72小時)經受較大負載,通過監視網絡中發生的錯誤和出現的故障,驗證在高強度環境中網絡系統的存活能力,也就是他的可靠性
  2. 網絡可接受性測試:是在系統正式實施前的“試運行”,確保新系統能夠提供良好而穩定的性能
  3. 網絡瓶頸測試:測試中需要測試和計算系統的最大吞吐量,然後再在單個網絡組件上進行該項測試,明確各自的最大吞吐量
  4. 網絡容量規劃測試:可檢測當前網絡中是否存在多餘的容量空間。進行該項測試要逐漸增加網絡負載,直到網絡的運行性能或吞吐量至不能達到設計水平的要求爲止。網絡運行負載和網絡最大吞吐量之間的差額就是現有系統的冗餘量
  5. 網絡升級測試:將新版本與當前版本在性能、可靠性和功能等方面進行比較,同時驗證產品升級對網絡的性能是否會有不良影響
  6. 網絡功能/特性測試:要求網絡的配置和負載非常接近與運行環境下的模式
  7. 網絡吞吐量測試:檢測的是每秒鐘傳輸的字節數和數據報數,用於檢測服務器、磁盤子系統、適配卡/驅動連接、網橋、路由器、集線器、交換器和通信連接。吞吐量的測試用於測量網絡的性能,找到網絡瓶頸以及比較不同產品的性能
  8. 網絡響應時間測試
  9. 衰減測試:是測試貫穿整個通信連接或者信道的信號衰減
  10. 網絡配置規模測試
  11. 網絡設備評估測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