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阿博茨CTO劉鐵鋒:得開放平臺者,得RPA天下

2019年的科技關鍵詞,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必須擁有一席之地。在它重回風口的這段時間裏,“AI+RPA"的概念被反覆提起。在阿博茨CTO劉鐵鋒看來,二者的關係可以這樣解讀:“AI延伸到RPA,是把AI進一步放大;也因爲有了AI的能力,我們纔看到了RPA的更多可能。”

在本次專訪中,雷鋒網AI金融評論就與劉鐵鋒詳細聊了聊有關RPA的多個熱門話題:爲什麼RPA直到最近纔得到風投集體青睞?這一領域的技術門檻何在?像阿博茨這樣的AI企業又是如何將RPA應用到金融等重點領域的?

RPA爲何重回風口? 

如果把微軟爲Office系列配備的宏功能當成起點,RPA其實算是一門久遠的技術。劉鐵鋒將RPA的發展分爲三大階段,第一階段集中在量級較小的應用開發,而真正壯大的時間節點,應該是第二階段系統集成商這個角色的出現。

當系統集成商向企業輸出解決方案時,一套新的信息化系統需要對接原有的財務系統,卻發現對方的系統十分陳舊,連維護都欠缺,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來轉移數據,此時RPA發揮的作用即是通過自動化填寫的方式,將結構化的數據填到新系統裏。劉鐵鋒表示,這一階段產生了自動化運維的需求,UiPath以及國內的相關廠商也就隨之出現。

然而,在該階段出現的廠商也已存在十年有餘,爲什麼RPA遲遲沒有得到資本的大規模追捧?

“在新的階段,企業可以針對客戶的業務系統,把當中能夠用AI能力放大的部分給拎出來了。原先就擁有的技術,再加上RPA的重複操作,給所有AI公司提供了落地的深度,有了將技術深度嵌入到公司業務流程的機會。VC正是看好AI公司侵入到這方面的能力。”劉鐵鋒這樣告訴AI金融評論。

與此同時,UiPath的收入增速和融資規模,也讓業界看到了RPA開放平臺這一新形式的可能性。企業們也不僅看中RPA的熱度,更關注到背後開發平臺的潛力所在。總體而言,第三階段是各路玩家在“AI+開放平臺”層面的一場角力。

AI+RPA+金融,能有多少想象空間?

RPA實現全面回暖的信號之一,是一批早有AI能力積累的企業集體切入這片廣闊的市場。劉鐵鋒分析稱,這樣的順勢而爲,與行業需求和技術沉澱密不可分。

區別於其他種類的機器人,RPA更強調流程性的優化。當業務試圖達到全自動化,完整地經歷一次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此時RPA需要解決的,就是在流程上的斷點和阻塞點。像阿博茨這樣的企業會駛向RPA,也正是因爲在輸出AI能力服務金融客戶的過程中,用戶需求出現了流程上的進一步衍生。劉鐵鋒也表示,阿博茨對RPA的關注到投入是一個自然演進的過程,從2018年開始就已逐步在做相應的準備工作。

那麼,AI的加持能爲RPA做些什麼?例如,傳統的RPA機器人仍然需要員工作爲預處理的輸入終端,由人手抄或是通過OCR的方式輸入信息,但是機器人不能識別和理解裏面的內容,很容易在處理過程中被當前流程所困惑,從而導致大量的RPA機器人在複雜工作中失效。因此,通過AI給RPA戴上“眼睛”和“大腦”,“看得見”“讀得懂”業務中的數據,也就將只能執行基於一定規則重複任務的傳統RPA模式,升級成能夠模擬更多初級員工重複性勞動的進階模式。

“AI其實是區分了哪些工作可以用機器(技術能力)替換,哪些必須人來做。RPA則是往機器和機器互動方面往前多走了一步。”劉鐵鋒這樣總結。

在這一升級過程中,怎樣賦能RPA機器人,將其訓練得更職業化?阿博茨創始人餘宙曾在CCF-GAIR大會上表示,當其所處的工作和流程越垂直、越細分的時候,就越能夠發揮機器學習的優勢。

對應到金融行業,就需要RPA機器人首先具備足夠的對海量金融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能力。IDC曾給出相關統計結果,企業中80%以上的數據爲非結構化數據,每年按照指數增長60%。而目前金融市場的非結構化數據類型包括但不限於:科創板公告、基金財務報告、基金運營報告、合同、法律文書、研究報告、證件、票據、報表、圖片、電子郵件、社交媒體、HTML、移動數據、通信、媒體、應用程序等等。

在金融領域深耕多時的阿博茨,在這一方面也有着不少的積累。其已經利用parsing智能解析、智能抽取、OCR等技術攻克該類數據,並利用Everdroid RPA平臺,提高數據處理效率。與傳統的數據處理流程相比,阿博茨的產品體系基於機器視覺的解析引擎,無論圖片、pdf、掃描件等類型文檔都能解析識別,同時也支持Chart解析、Table解析、文本解析等全類別數據解析和抽取,另外有解析工具集針對各種長尾數據。其機器學習平臺,提供標註、訓練工具集,能在少量標註訓練情況下,覆蓋新類型的文本數據抽取。

AI金融評論注意到,目前阿博茨的非結構化數據RPA已覆蓋到多個應用場景,包括企業財務報表審計、一級市場數據生產、合同票據類文檔審覈、信貸市場資料識別錄入、租賃市場資料識別錄入等。

以信貸業務資料識別錄入流程自動化爲例,銀行/公積金/P2P有大量的信貸資料如戶口本、結婚證、離婚證、銀行流水、護照、銀行卡等需要識別入庫。RPA產品可視化選擇需要的輸入輸出,和OCR識別節點,利用OCR識別技術實現信貸資料自動化入庫,人工耗時由每張證照平均半小時能夠縮短至2分鐘入庫。

對話阿博茨CTO劉鐵鋒:得開放平臺者,得RPA天下

阿博茨也在現有的技術沉澱上成功構建金融RPA的平臺架構,打通非結構化數據解析場景的數據獲取和錄入環節。並已實現針對不同類型的數據,形成平臺級解決方案,利用AI機器學習平臺和RPA平臺,客戶可自定義模型和業務流程,適應不同場景。

劉鐵鋒還強調,RPA之所以會在金融行業密集落地,原因之一正是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機構已經實現了較高的信息化水平,也因此有着更強烈的以機器替代乏味人工操作的意識。

RPA的門檻有多高?

當下,RPA領域既有發展多年、試圖擁抱新技術的老牌廠商,亦有攜AI而來的活躍新玩家。入局者衆多,RPA的技術門檻和競爭壁壘到底在哪裏?它又是否如行業人士所言,更多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就好比樂高積木你有不同的模塊,想要搭出飛機,腦子裏還得有飛機的概念——對技術開發者來說,想要進入RPA領域,不光要了解節點的意義、API的調用,還要真正理解這項技術能夠在哪個業務領域用起來。”劉鐵鋒給出了這樣一個比喻來形容個人層面的RPA技術門檻。

上升到企業層面,他認爲一家RPA企業應當有這樣的準備工作如下:

一是AI能力或資源能力的服務化:“最開始只是向客戶提供私有化部署,但如果需要提高開放程度和業務規模,就必須將內部私有能力走公開化道路,比如做到讓第三方平臺或開發者都能直接調用,這是第一步基礎性的工作。”

二是RPA的平臺化:“一旦要提升通用範圍,就不可避免地會碰到所謂的用戶界面友好性、適用性、開發簡易程度等一系列問題,這就得考慮對整個RPA平臺的構建。”

三是匯聚開發者形成社區,與合作伙伴共同構建行業生態體系。

劉鐵鋒強調,能把開放平臺行之有效地建立起來,構建起生態系統,纔有可能成爲這個領域真正的“頭號玩家”。據AI金融評論瞭解,目前阿博茨也正在構建相應的RPA開放平臺。一部分開放是將ABC金融大腦和RPA技術開放出來,讓外部的開發者通過簡單的模型配置,就可以創建一個流程機器人,爲企業自動化創造一個獨有的解決方案。另外一部分開放,是面向渠道合作伙伴開放技術,向企業提供服務,以聯合的方式完成項目實施。

對話阿博茨CTO劉鐵鋒:得開放平臺者,得RPA天下

單有這樣的準備工作尚不完整,在劉鐵鋒看來,一家AI企業想要在RPA領域搭起堅不可摧的行業競爭壁壘,首先要打磨自己的這三種對待世界的能力:

一是認知世界:“通過OCR、NLP等技術去識別圖像、文本、各種應用類圖表,把物理世界裏的數據還原到數字世界去。”

二是理解世界:“在非常強大的OCR能力之後,系統必須要理解還原後數字的關係和屬性,通過知識圖譜方面技術的積累,去還原數據之間的關聯性。”

三是響應世界:“例如當用戶產生了複雜的提問,要通過NLP來轉換成查詢”,實現更深層次的人機之間、機器之間的互動。 

在RPA不算太高的行業准入門檻下,業內的價格戰似乎難以避免。對此他也表示,要考慮AI優先、RPA在後的思路,在這裏“AI打價格戰很難,除了技術能力,也的確需要行業的知識和理解。”

儘管RPA現在正處於聚光燈之下,受到企業和資本的追捧,但劉鐵鋒對於智能RPA產品的長遠發展抱有相對冷靜的態度,相信RPA未來也會被其他形式的產品或是更新的概念取代。在他看來,目前RPA工作的內在相當於人機互動或機器之間的互動,之後的RPA產品有可能會在AI層面演化,讓機器自動去總結有哪些重複的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