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生追求的是利益還是快樂?

俗話說,做事先做人,《論語》中關於做人的道理有許多,但曾子說其實只有一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恕二字的前提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裏。現代社會有太多的評判標準,如果我們的心迷失了方向,就根本無法判斷自己行爲的對錯。特別是當自己有一顆忠誠於事業的心,卻總是懷才不遇,無人賞識時,該怎麼做才爲忠?我們自己將心比心,善待他人,卻被別人惡意傷害時,該如何做才爲恕?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忠恕二字,生活會不會變得更加美好呢?

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大家都面臨着一個問題,就是外在的迷惑太多,變化太多,千變萬幻裏面有什麼呢?以不變應萬變的的依據,到底在哪兒呢?

有一次,孔子給學生上課,跟曾子曾參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你知道嗎?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以貫之,有一個不變應萬變的,根本的出發點。曾子心領神會,說我明白,孔子就走了。底下的同學就問曾子,老師剛纔說的一以貫之到底是什麼?曾子解釋了一句話,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也就是說,孔子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忠恕二字。何爲忠?何爲恕?宋代朱熹先生解釋這兩個字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儘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他還說,你看這兩個中國字,中心爲忠,如心爲恕。真正看見自己內心的標準,良知在哪裏?是非在哪裏?自己心裏裝着的判斷是什麼?這是忠。如心,就是將他人之心比如自己心,用自己的心跟他人換位思考,這樣,你就變得寬容了。但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得知道,自己的心在哪裏?如果我們沒有了自己的心,那這個世界上我們可比的標準就太多了。

你看鄰居家的生活,是一個可比的標準。廣告上的生活,是一個可比的標準。報紙上寫的某個家庭的報道,也是一個可比的標準。世界崢嶸萬象,紛紛紜紜,但是,自己的心在哪裏呢?

我們已經過了那個忠於君主的時代,今天,我們還提這種忠嗎?過去經常講,歷史上有那些忠臣都是愚忠,我們還需要嗎?中心爲忠,這個概念永遠不會過時。真正的忠誠,不是忠誠於一個外在的標準,也不是忠誠於哪一個人,哪一個制度。他忠誠的是內心的道德判斷,良知所在。

真正的忠誠,是內心的道德判斷。

有一個賣花姑娘,開了一家小花店,她想招聘一個營業員,那天來應聘的有三個小姑娘。第一個女孩是職業學校畢業的,專門學花藝出身,她知道很多專業知識。第二個女孩,在其他花店幹過很長時間,有一定的實踐經驗。第三個女孩,從來沒有接觸過花卉,什麼都不知道,是一個待業女孩。

花店的女主人,把這三個女孩都留下了,試用觀察一星期,看看她們怎麼賣花的?第一個女孩,她非常專業,只要來了什麼客人,她先要問一下:這花您是送給誰的?是父母長輩,還是同學朋友,還是自己的戀人?您準確選擇一個什樣的紀念日來送?我可以給您解釋一下,每一種花所代表的不同的花語。幾朵花代表什麼?花與花的搭配,組合出來的花語是什麼?她是用自己的專業去做,很多人都很喜歡她,所以業績不錯。

第二個女孩,她賣過花,她會從利潤上,從花店的收益上考慮很多,所以她很精細。大家知道,搬運花卉的時候,有些花會折了,損了,有些花朵就掉了。這個女孩在插花的時候,總會用牙籤把斷了的花再插到花泥上,這樣就爲老闆節約了成本。

第三個女孩,她不懂花語,也沒有賣花的經驗,但是她特別清純,是個善良的孩子。她看到那些殘花敗朵的時候,捨不得扔掉,但她也不會用牙籤把它再插回去。她總是站在花店門口,早晨看見有上學的小孩,她就會把那些殘損了的花,一個一個放在他們的小手上,晚上有散步的老人,她會把那些殘破的花發給他們。

一個星期後,這個花店的主人,最後決定留下誰呢?是第三個女孩子。其實,在我們所面對的職業裏,有時候專業的技巧,甚至你爲一個職業,所籌謀的利潤,都不是最重要的,第三個女孩看起來,從客觀資質上來講,比前兩個人都差,但她有一顆心在,這就是一種中心爲忠。

如果我的忠心,無人賞識怎麼辦?

其實,每一個人,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關係,要求自己的心靈,永遠有定力,對自己保持一個正確的估價,你的忠誠度才能不減,這就是《論語》爲什麼一直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這個社會上,一天到晚求他人給一個機會,給個崗位,提攜一下自己。對這麼一個奔忙的人,不是說不對,但是一個根本的出發點,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被人誤會的時候,總會有懷才不遇的時候,中國歷史上,多少文人的感慨,就是生不逢時,沒有得遇明君賢主!這個時候,內心是會動搖的,覺得我對自己生命的這份忠誠有人瞭解嗎?我的這份忠誠能夠嫁接到社會上進入一個職業崗位嗎?這個時候,心是惶惑的。

但是,《論語》一直提倡,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在真君子心中,他所患的是自己無能,擔心的是自己沒本事,從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這話還有一種表述,叫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不要發愁,現在社會上,沒有讓你去盡忠的那個職位,真正要發愁的是你有自己安身立命的那個本事嗎?如果有,早晚有你的位置。也不要發愁現在沒有人瞭解你,真正要發愁的是你有什麼資本,讓別人瞭解你?如果有,那麼總有一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論語》裏所說的根本道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不瞭解你,你就一定要暴跳如雷嗎?一定要急於辯解嗎?一定要向世界證明嗎?別人不瞭解你,你也不憤怒,這纔是君子的情懷。

寬容源自於理解。 

這種理解就是看一看他的境遇和自己的生活,很多事情,就算是一個不幸的發生,一種傷害擺在那裏,該怎麼做呢?

恕,就是要善待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別人不能善待自己,特別是受到別人的傷害時,我們該怎麼辦呢?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還是寬恕爲懷?

孔子曾經說過,以直報怨,用一種正直和坦蕩讓它過去,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它化解,而不是糾纏不休,這是最好的方式。

在恕道里麪包含着一種深刻的淵源,就是感恩之心。

感恩二字都從心旁,也就是說,我們的心中,現在由於過於匆忙動盪,把太多的東西看成是本分,而不是情分。如果把什麼都看成是本分,那就沒有什麼感激。如果看到世界上情分更多,你就會有一種珍重之心。

發佈了11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3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