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智家財報優於預期,下注未來正當其時

1588680744858753.jpg

文 | 江戶川柯鎮惡

來源 |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4月30日,海爾集團四大上市公司之一的海爾智家(600690.SH)發佈了2019年度及2020年一季度業績報告,海爾智家業績優於市場預期。

報告顯示,2019年,海爾智家營收2007.62億元,同比增長9.05%,歸母淨利潤82.06億元,同比增長9.66%。2020年Q1,營收431.41億元,同比下降11.09%,歸母淨利潤10.7億元,業績雖然有所下滑,但是在疫情下整體表現優於行業。

圖片1.png

值得注意的是,海爾智家在2019年Q4收入518.66億元,同比增長14.8%,相比於前三個季度營收4.6%的增速,環比改善十分明顯。

2020年,對於很多行業來說度日維艱,海爾智家作爲家電行業的龍頭之一,能否一直保持優勢,該以怎樣的策略下注未來?

這不僅是市場關注和討論的焦點,更值得投資者仔細思考和推敲。

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海爾智家的長期護城河在哪裏?

2019年,受到房地產市場回落、大白電需求進入改善期等影響,家電行業增長乏力。同時,電商渠道的下沉,也帶來了激烈的價格戰。根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爲8982億元,同比下降3%,創2012年以來增幅新低。

具體品類上,冰箱、洗衣機、家用空調、熱水器、廚電等行業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0%、-0.6%、-3.6%、-3.5%、-3%。

惡劣的環境下,海爾智家的六大業務板塊中除了空調業務受行業拖累之外,其餘各業務線都實現了增長,其中電冰箱和洗衣機營收同比增長7.54%和23.29%,廚電營收同比增長18.27%,水家電營收同比增長5.77%,裝備部品及渠道服務營收同比增加10.25%。

圖片2.png

(圖片來源:海爾智家2019年財報)

跑贏行業的強勁增速,主要是由於該公司三大亮點的拉動:

1、國內市場份額提升,高端品牌增長強勁

根據中怡康數據,2019年該公司冰箱、洗衣機、家用空調、熱水器、廚電的線下、線上市場零售額份額均持續提升。

其中冰箱、洗衣機線上市場份額分別提升2.3、2.0個百分點,是第二名的3.1、2.1倍,線下市場份額分別提升1.4、2.8個百分點,是第二名的2.2、2.2倍。

圖片3.png(圖片來源:海爾智家2019年財報)

2020年Q1,雖然市場整體增速下滑,但是海爾智家依靠健康場景,市場份額不降反升,同比增長了4.4%,以23.4%的市場份額佔據行業第一。

圖片4.png

具體來看,在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領域海爾的份額都是第一名,本質上來說這是長期口碑和創新力的沉澱,在危機時刻體現了良好的抗風險能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品牌上卡薩帝同比增長30%,其中萬元以上冰箱、洗衣機市場份額分別達到40%、75.5%,在15000元以上家用空調市場,份額達到40%。

家電需求進入改善期的大環境下,卡薩帝高端地位的穩固,是一個長期拉動力。

2、海外競爭力提升,跑贏行業

海外市場一直是海爾財報裏的重頭戲,海爾智家已經連續11年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NO.1,並且構建起“研發、製造、營銷”三位一體的全球產銷能力。通過海外併購,海爾智家已經形成包括海爾、卡薩帝、統帥、美國GEA、日本AQUA、新西蘭斐雪派克、意大利Candy全球化品牌矩陣,並實現各自市場的引領。

在美國,GE Appliances在北美已經成爲當地一半家庭的選擇;在澳洲,新西蘭國寶級品牌Fisher&Paykel以42%的市場份額穩坐當地白電市場第一;在日本,AQUA商業社區洗以75%的份額佔據首位;在歐洲,Candy智能單品份額佔歐洲智能家電市場67%,穩居市場第一。

2019年,海爾智家在海外的收入941億元,同比增長22%,佔公司總體收入比重爲47%,提升了5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北美市場實現銷售收入579億元,同比增長9.7%;歐洲市場實現收入152億元,增長267%;南亞市場上實現收入63億元,增長6%;東南亞市場實現收入37億元,增長16%;澳新市場實現收入54億元,逆勢增長5.8%;日本市場:實現收入32億元,增長10%。

這種全球化實力,是其他家電企業都望塵莫及的。

3、智慧家庭場景落地,活躍數增量明顯

2019年6月, “青島海爾”更名爲“海爾智家”,進一步明確品牌定位,以示決心。

過去一年,海爾智家一直聚焦於AI+IoT能力建設,打造智家“體驗雲”,上線了海爾智家APP,在“體驗雲”賦能下,2019年海爾智家衍生出的生態收入達48億元,同比增長68%。

2019年公司智能家電激活量增長63%,智家APP月活量增長350%,場景月活量增長142%;成套銷售佔比達27.48%,同比提升5.43個百分點。

微信圖片_20200507144540.jpg

當今之中國,消費者進入普遍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階段,家電家居一體化、家電消費前置化,加速產品成套化,智慧、物聯、語音控制等技術的應用也必將是家電行業的一個大趨勢。

2019年,海爾智家推行軟硬一體、平臺互聯互通、行業生態融合等戰略,可以說是爲今後的競爭鋪平了一條道路。

分形創新下,海爾智家如何從“金牛”蛻變成“明星”?

2019年和2020年的情況特殊,如果僅僅是拿財報數據來解讀,可能更適用於回顧和短期投資。

但是,股市是一個投機市場,中國股市尤甚,對於一個企業長期的戰略缺乏足夠的耐心。當然,也有很多投資者都已經能夠從海爾過去一年的動作,看出其戰略方向和重要性。

根據wind數據,2019年公司的董監高一直增值股份,表現出對公司的足夠的信心。

圖片5.png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場景生態是海爾智家的一個大趨勢。以智慧家庭爲例,看似它只是當下中國家電行業陷入瓶頸後一個不得已的方向,但實際上,並不止於此。

1970年,管理學中誕生了一個著名的波士頓矩陣,根據市場佔有率和銷售增長率的高低,將企業的業務劃分爲四種——明星類產品、金牛類產品、問題類產品和瘦狗類產品。

圖片6.png

很明顯,傳統的家電業務一直是海爾智家的“金牛產品”,市場佔有率高,進入了成熟期,也是市場的領導者,還爲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是明星產品投資的後盾。

但是,家電行業的發展邏輯已經發生變化,如果沿着舊路一直走下去,就如同過去十年的長虹、創維、康佳等等,註定要被海信、TCL、小米、華爲等新需求所革命,有可能掉進銷售和市場佔有率雙低的“瘦狗類產品”裏,爲了避免這一情況,這裏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刺激。

這一個刺激,海爾智家以智慧家庭場景生態爲契機,以品牌沉澱爲後盾和聯動,實現正向反饋,讓海爾智家某些產品在未來不至於掉進“瘦狗”,反而能成爲銷售增長率和市場佔有率雙高的“明星”產品。

這是很驚險的一步棋,混沌大學教授李善友曾經提出過一個理論,叫做“分形創新”,即不要放棄主營業務而去佈局新業務,恰恰相反,在主營業務之中注入創新,新業務將會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圖片7.png

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個“金牛產品”在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增長將會變得緩慢,而一旦經過分形創新注入新的活力後(藍色圓圈部分),海爾智家將成功邁過了中間的新舊交接的創新部分,成爲了全新的具有更高成長性的“明星產品”。

這裏有一個細節,體現了海爾智家在這一點上的思考。

比如2019年,海爾智家銷售費用爲336.82億元,雖說沒有美的集團的346.11億元那麼高,但由於銷售費用佔營收的比重達到16.78%,高於美的集團的12.44%和格力電器的9.24%,所以就出現了一些關於海爾智家銷售費用過高的質疑。

但其實,單純比較佔比高低沒有太大意義,在整體行業低迷的情況下,短期營銷投入是一種進攻策略,而且在提高當期收入的同時,也能夠與長期價值進行權衡,比如海外自主品牌、卡薩帝高端品牌建設、市場渠道四網融合建設等方面,這些投入短期之內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真金白銀,必然會影響財報數字的漂亮程度,但長期來看,卻能產生巨大的回報,是“分形創新”的一部分。

實際上,這種分形創新在海爾智家過去幾十年裏,也有所體現,比如堅持了20多年的海外自主創牌之路,比如卡薩帝品牌建設,當然還包括最近的智慧家庭體驗店。

結語

微軟中國的CTO韋青提出過一個“隔代飛躍”的概念,他認爲在商業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企業能在連續兩個時代實現引領,第二個時代實際上是對第一個時代的顛覆。

這就像是下圍棋一樣,不能僅僅看下一步,而是要看下幾步,微軟就是隔代飛躍,錯過了移動時代,但贏得了雲時代。

那麼對於海爾智家而言,又有些不一樣。

數字化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海爾智家對下一個時代已經有了深刻的認知,通過一系列的物聯網布局和高端化,用前瞻性的顛覆思維,拿到了下一個時代的門票。

此內容爲【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覈實版權歸屬,不作爲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