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一個億的文章

數據中臺必備的4個核心能力

  • 1.匯聚整合
  • 2.提純加工
  • 3.服務可視化
  • 4.價值變現

數據中臺VS業務中臺

  • 業務中臺是抽象業務流程的共性形成通用業務服務能力;
  • 數據中臺則是抽象數據能力的共性形成通用數據服務能力;

數據中臺建設方法論

  • 1種戰略行動:把用數據中臺驅動業務發展定位爲企業級戰略,全局謀劃。
  • 2項保障條件:通過宣導統一組織間的數據認知,通過流程加速組織變革。
  • 3條目標準則:將數據的可見、可用、可運營3個核心準則始終貫穿於中臺建設的全過程,保障建設在正確軌道上。
  • 4套建設內容:通過技術體系、數據體系、服務體系、運營體系建設保證中臺建設的全面性和可持續性。
  • 5個關鍵步驟:通過理現狀、立架構、建資產、用數據、做運營5個關鍵行動控制中臺建設關鍵節點的質量。

:— 表1 數據中臺建設目標評估表 —:

評分項 評分細則 評分細項描述 是/否
數據可見 指標管理的可視化 是否已經具備統一的指標管理能力,如指標的定義、修改、刪除、生命週期管理等
元數據管理的可視化 是否已經具備針對元數據(如表、字段、分區、任務和標籤名等)的可視化管理工具
數據資產類目的可視化 是否已經具備資產的可視化類目管理,可自由增、刪、改、查類目結構和類目下的標籤名稱或指標名稱
數據源的可視化 是否具備對中臺所涉及的所有業務數據源的可視化管理,可自由增刪
數據集成可視化 是否已經具備對業務數據到數據中臺的批量或實時集成的可視化操作能力
數據ETL的可視化 是否具備對數據處理ETL的可視化開發、發佈能力
數據建模的可視化 是否具備對數據建模的可視化管理能力,如批量生成指標,模型標準管理等
數據消費者的可視化 是否已經具備數據消費方統一的管理能力,包括權限、限速、併發、高可用等
算法建模的可視化 是否已經具備可拖拽式可視化和notebook建模方式
數據可用 數據內容的可用性 數據內容是否無歧義,符合業務所需的標準和質量要求
數據服務的可用性 是否已經具備數據服務的快速生成,可通過可視化的形式完成
數據任務的可用性 是否已經具備數據任務的運維能力,可自動重跑、補數據、空跑、自動調整任務資源配比等
數據指標化 是否已經把數據定義爲指標,企業的日常經營分析依賴於各類的BI報表和可視化大屏
數據標籤化 是否已經把數據定義爲標籤,標籤來源於原始字段,統計類加工後的字段和算法類加工後的字段,企業的數據應用依賴於各類標籤體系
資產(指標或標籤)的易閱性 對於業務人員來說,資產和資產類目是否看得懂,易查找
數據可運營 數據質量化管理 是否已經可以通過任務失敗次數,產出時間穩定性、標籤覆蓋率等構建數據質量量化模型,數據研發團隊日常已根據分值進行優化管理
價值量化管理 是否已經可以通過任務資源佔用情況、表生命週期和最近訪問週期構建價值量化模型,數據研發團隊日常已根據分值進行優化管理
數據運營角色 是否已經配有針對數據本身運營角色或崗位,該角色通過圍繞核心KPI進行數據質量優化和價值挖掘

數據質量評估的標準

1)準確性:描述數據是否與其對應客觀實體的特徵一致。

2)完整性:描述數據是否存在缺失記錄或缺失字段。

3)一致性:描述同一實體同一屬性的值在不同的系統中是否一致。

4)有效性:描述數據是否滿足用戶定義的條件或在一定的取值範圍內。

5)唯一性:描述數據是否存在重複記錄。

6)及時性:描述數據的產生和供應是否及時。

7)穩定性:描述數據的波動是否穩定,是否在其有效範圍內。

8)連續性:描述數據的編號是否連續。

9)合理性:描述兩個字段之間邏輯關係是否合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