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譜儀使用VS示波器使用

  其實,頻譜儀和示波器用法基本相同。示波器的x軸 y軸分別是時間和電壓,示波器是將不同時刻掃描到的電壓信號在屏幕顯示出來,而頻譜儀是將不同頻率掃描到的信號強度在屏幕顯示出來。

  一般來說,解決EMC的輻射問題時,需要用頻譜儀來進場探測找到輻射點,再針對輻射點做對策。

  爲了滿足一般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參數需要了解:

  1.示波器有Auto Step功能,頻譜儀也有。

  2.分辨率帶寬可以理解爲最小刻度,數值越小掃描的越慢,因爲要掃描的點更多,有疑問的可以去將其設置到最大和最小,觀看掃描的快慢;一般選擇3-30KHz。

  3.前置放大:一般開啓,此處主要是對輸入的信號的進一步放大。

  4.刻度:對應示波器y軸的V/div;這裏表示信號的強度。

  5.起始頻率、終止頻率、中心頻率:即屏幕上X周的最左邊、最右邊和最中間對應的頻率。

  6.參考電平:對應示波器0V電平的位置,這裏即沒有信號時,屏幕顯示的曲線所在的y軸刻度。

  7.輸入衰減:若輸入的信號強度太大,有可能會超過Y軸,這時需要增加輸入衰減,如從0dB增加到10dB,正表示衰減,負表示增強(具體可將探頭對準輻射點,操作一下)。

  8.探頭:探頭的圓環直徑越小,尋找超標點的位置越精準;一般都是先用較大圓環的探頭,粗略的找到超標的範圍之後,再去用小圓環的探頭精確地尋找超標點。

  9.Peak按鈕:peak按鈕可以快速定位到信號強度最高的點。

  10.旋鈕可以實現對當期參數的增減,如頻率或輸入衰減的調節。

  一般的調試步驟:

  1.根據EMC測試機構測得的曲線報告,找出輻射超標點,SN做的是CLASS B。

  2.調整輸入頻率和終止頻率,使得其包含超標點,若超標點很多,且在多個區間,則可分段進行,如30-60M 60-120Mhz。

  3.可先將大圓環的探頭放到電源線或屏幕前,看屏幕曲線有無明顯變化,以確定探頭是否接觸良好。

  4.將探頭在機器上掃過,尋找能使屏幕曲線明顯變化的區域,並觀察是包絡還是尖峯,並和測得的曲線報告進行比對,若屏幕顯示的曲線超過Y軸頂點,頻譜儀會報警,

  這時,需要添加輸入衰減,以使得衰減後的信號強度<Y軸頂點的強度。

  5.個別時候,會在頻譜儀探頭和頻譜儀整機之間添加放大器以增強信號,在加放大器時請注意放大器上知識的信號流向,信號是從探頭流到頻譜儀內部的,所以

一般是放大器的IN端接探頭,OUT端接頻譜儀。

  常見的超標點:開關電源(包括Buck Boost等內部的PWM)、電機驅動芯片及出口、CPU系統時鐘即晶振的倍頻或晶振、LCD接口等;總之,長的導線或高的頻率或不完整的地平面。

  


  先寫這麼多,後續遇見的時候再繼續總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