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男生嘲笑醜,女孩霸氣回懟:自信的孩子最強大 ① ② ④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美國一個媽媽上傳了個視頻,重述4歲女兒CiCi,如何回擊說她醜的小男孩的。

男生嘲笑CiCi長得丑時,CiCi說,“我不是來走秀的,我是來學習的,不是爲了好看”。

男生被懟的沒話說,又吐槽:“你看着真是一團糟”。

CiCi霸氣迴應:“那你今天照鏡子了嗎,親?”

小姑涼雖然才4歲,但自信滿滿,伶牙俐齒,智商、情商雙高。霸氣的回答,讓我這個成年人都佩服不已,堪稱教科書。

具體分解一下,就知道好在哪:

被別人嘲笑醜,別說小孩子,就是大人,也會一時亂了陣腳,不知說什麼。女孩卻超淡定,反應很快,直接懟回去:我不是來走秀的!

 言外之意:既然不是來走秀的,對相貌不要求,醜不醜要你管!

然後,明確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我是來學習,不是爲了好看!

 言外之意:不要拿我的長相說事,我知道幹嘛來了,請你也清楚!不卑不亢,低調捍衛自己,嚴辭警告對方。

被懟後的男生,沒有住口,繼續挑事:“你看着真是一團糟”。一再被嘲笑,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對渣人,一味忍讓,只會讓對方得寸進盡。女孩不再回避,正面剛:“你今天照鏡子了嗎?親!”

 言外之意:你一再說我,你自己這麼糟糕,這麼沒禮貌,你到底知不知道?畢竟是同學,搞太僵也不好,女孩緩和了一下氣氛,用個“親”收場,怒懟也在嬉笑間!

總結一下,長相、行爲被取笑時,完全可以這樣來回擊:

直接回懟→表明立場→維護尊嚴→適當反擊→避免尷尬,注意態度

面對不禮貌的人,CiCi的迴應可圈可點。一個4歲女孩能這樣迅速回應,完全可見她高度的自信,強大的內心。

自信的孩子最無敵,正如高爾基說的,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

自信的人,不但活得有底氣,也更容易成功。

名模呂燕就是這樣的人。

按照大衆的審美標準,呂燕絕對是個醜女孩。但是,這個醜醜的小姑娘卻一路順風走上國際模特的大舞臺,抒寫了一段誰也想不到的模特傳奇。

回看她的成功之路,不難發現,她的成功少不了努力、喫苦,當然也依靠于堅強的意志和執着的進取精神,說白了,就是不拋棄、不放棄,堅信自己能行的信念和決心

如今的呂燕,早已能按着自己的心意自由生活,她是每個自卑女孩的精神引領——任何時候,不放棄夢想,相信自己,世界自然不會辜負你。

自信心是人生的根本,缺乏自信的人生是慘淡灰暗的,極度自卑更是毀滅性的,不但傷害自己,更會殃他人。

網報,俄羅斯近日發生一起滅門慘案,一名16歲少年持斧劈死全家5口人後自殺身亡,作案動機竟是嫉妒4歲的龍鳳胎弟妹奪走了母愛。

這個16歲少年蒂穆爾·金馬雷迪諾夫從小成績優異,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類競賽並取得名次,令家人臉上有光。

然而,自從三年前父母離異後,蒂穆爾內心一直孤獨,特別渴望媽媽瑪麗娜的愛。但是,媽媽很忙,每天要工作賺錢,還要投入全部精力照顧4歲的龍鳳胎兒女安東和索菲婭,有時,還會喊大兒子蒂穆爾搭把手照顧弟妹。

蒂穆爾覺得,父母離婚已是不愛自己了,媽媽對龍鳳胎弟妹格外照顧,更是置自己的感受於不顧。他認爲,世界上沒人愛自己,包括父母,因此起了殺機。半夜砍死了年幼的弟妹、母親和年邁的外祖父母,之後自殺身亡。

這名少年在學術上很有前途,製造的這起駭人聽聞的殺人事件,讓人感嘆。

蒂穆爾的殺人成因是複雜的,但毫無疑問,喪失對親情的信心,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是主要的心理動因。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說過,適度的自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基礎。

的確,自信的人心理大多健康,少有或沒有心理問題。

自信是幸福人生的基礎,是成功的保證,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從小樹立自信心呢?

其實,建立自信主要來源於三點:

· 他信

· 成功感

· 自我綁定

△ 他信

孩子最初的自信是父母給的。

尤其6歲前,孩子沒有建立起完全的自我意識,如果,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無條件地相信孩子,不因爲做了什麼,或表現好就肯定、認同孩子,只是相信、接納孩子,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獲得高自尊、高價值感,慢慢地,隨着年齡的增長,就會由他信內化爲自信。

△ 成功

2歲開始,孩子的自主意識增強,好奇心很強烈,這也是孩子勇往直前的生命原始動力,他們常常渴望嘗試,樂於探索。

如果,父母能多放手,允許孩子探索,只是適當地加以保護和引導,那麼,孩子的成功的體驗會更多、更持久,漸漸學會內歸因——如果我做、我努力,就能行、能成功,自信心自然建立起來。

△自我綁定

父母對孩子給予積極的暗示,“你能行”“只要做,就很棒”,創造讓孩子獨自成功的機會,不總幫做事,孩子也會把自己和正向的情感體驗聯繫在一起,潛意識中做出諸如“我能行”、“我可以的”的肯定,給自我貼上積極的標籤,逐漸自信。



喜歡,請點紅心,贊一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