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在即,孩子成績忽高忽低?別急,你需要這樣做! ▷▷▷解決方法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徐老師,我家孩子今年高三,升入高中後,孩子的考試接踵而至,但成績和排名卻忽高忽低,我們心理也沒底,孩子也沒底。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怎樣應對呢?

離中、高考還有幾十天,家有考生,孩子的成績牽動父母的心。

父母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是個中考生的媽媽,孩子成績也有起伏。

中、高考生在某一階段,的確容易出現成績忽高忽低的問題,而且,這不是個別現象,是普遍現象。

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孩子學習會上一個新臺階,取得不錯的成績和結果;解決不好,就會陷入泥沼,成績一泄千里,甚至潰不成軍。

❉ 真正原因:成績起伏的根源在於“高原現象

"高原現象"是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爲高原地形海拔高,就其本身來說比較平坦,人雖然行走很長時間,但海拔高度並未上升。

有人做過實驗,每天練習100次,共10天,結果發現,在最初的4天,進步十分明顯;而第5、6、7三天中,成績不但沒提高,還呈現“高原現象”,停滯不前;第7天后,成績進一步提高。

學習的“高原現象”也一樣。

學習或技能的形成過程中,會出現暫時停頓或下降的現象,成長曲線表現爲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

這種 "高原現象",在中、高考生備考過程中尤其明顯。

在總複習初期,學生成績提高的快,學習效果明顯,每次考試,分數都呈上升趨勢,但過了這個階段,即經歷一段時間複習後,成績就再難有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起伏不定。

尤其成績中上等的學生,在這一階段,學習效果下降,甚至停滯不前,無精打采,精神萎蘼,食無味、睡不香,課堂聽課效果差,幾乎失去了進取的信心,什麼也不想幹,看不進去書,也記不住內容,急躁煩悶。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高原現象"。

不只學習,其它技能如彈鋼琴、射擊、打太極拳等,都存在類似的“高原現象”,不僅會停滯不前,還伴隨心理上的慌亂。

“高原現象”雖然很常見,但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會出現,也不是每個學生都會成績起伏波動的很大,成績的低點,多半發生在一個學生個體自身的高原期內。

造成“高原現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個人知識的原因

備考生需要積累相當多的基礎知識,基礎知識不牢,地動山搖,就容易出現“高原現象”;

學習方法的原因

經過了升入初三、高三的短暫適應期後,一開始的學習方法已不適應新的階段;

個人意志的原因

經過一段高強烈的複習,尤其是幾次模擬考試後,學生會感到非常疲憊,身體的疲憊會導致學習意願、學習動機有所下降。

▷▷▷解決方法

✣ 提前預見

中、高考生複習,大致經歷四個階段:

開始階段

迅速提高階段

高原期

再次提高階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考生和家長對複習階段有清醒、充分的認識,提前預見並瞭解“高原現象”,意識到這一過程在備考中很正常,就會坦然面對:

成績提高,不過於高興,以爲一好百好,會一路攀升,結果完美至極;

成績下降,不驚慌失措,亂了陣腳,覺得沒了希望,沒了盼頭。

瞭解才能更好地應對,要知道,“高原現象”並非極限,並非不能進步的代名詞。

相反,它就像黎明前的黑夜,只要突破這一關,必將獲得重大進步,取得質的飛躍,最佳的成果往往在高原期之後。

✣ 夯實基礎

前面已經說過,基礎知識不牢固的學生,成績起伏會非常大,因此,夯實基礎是關鍵。

尤其是現在的考試,多重視基礎知識的考覈,難題、怪題、拔高題並不多,考生對此要有充分認識,不要一味摳難題、不重視基礎知識。

中、高考生,大大小小的考試無數,考試成績起伏、下降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生不認真面對錯題 ,不主動思考、整理,錯失掃除知識盲點的良機,任錯誤一犯再犯。

在學習的“高原期”,強烈建議各位備考生,要高度注視錯題,哪怕時間不夠,無法刷太多題,也要踏踏實實地把遇到的每道題真正弄懂、弄會、弄通,重視錯題的整理和總結,做到舉一反三,不再出錯,只有平時多發現問題,考試時纔會少出現問題。

重視錯題的總結,既可以把知識盲點逐漸掃除,打牢基礎,也能增加成就感、讓考生更有信心。

別小看這一點點的成就感,這是讓考生積極面對成績下降,儘快度過高原期的重要心理法寶。

✣ 做好心理建設

兒子備戰中考,也出現成績起伏、焦慮學不進去的情況。

我問他,“你之所以擔心,是不是覺得有些內容還沒掌握,還沒把握,怕考不好?”

他說是。

我說,“既然,你已經意識到有些東西還沒弄懂、弄通,就仔細分辨一下,到底是什麼、是哪些,把這些都找出來,一個一個解決掉,心理有底,自然就不怕考試了“。

兒子認爲對。

但是,他又擔心,只有幾十天時間,怕來得及。

我說,“考試時,面對的就是一張考卷,沒人追究你是三天前弄會的,還是三十天前會的。只要考試當時,把答案寫對就可以了。所以,你要做的,就是珍惜現在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把不會的弄會.....”

備考階段,考生的心理建設尤其重要。

複習的效率效果,往往都取決於考生的心態。

處於學習高原期的孩子,往往焦慮、煩躁,易怒。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做孩子的“滅火器”,“解壓閥”,我知道,看到孩子下降的分數,看着越來越少的天數,家長真的很急,但心急,千萬不要嘴急,不要表現出來。

要知道,孩子比你更着急!

學校裏,老師的督促、同學的競爭,真是壓力山大,回到家,如果父母不能幫孩子排憂解難,分擔焦慮緊張,還火上澆油,批評責備,孩子的壓力加倍,得不到釋放排解,累積過多,孩子無法承受,可能逃避放棄,不肯面對,那樣的話,豈不損失很大?

面對孩子成績的下降,家長越是擔心,越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你的焦慮多一分,孩子的壓力就多十分。

✣ 真心誠意爲孩子祈禱

從微觀角度來說,世界就是由能量、頻率、振動組成的。

處於學習高原期的孩子,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誠意爲孩子祈禱,哪怕沒有宗教信仰,也要真心祈禱,把祝福的能量傳達給孩子。“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讓宇宙的美好力量加持給孩子,把父母愛的力量傳達給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信任、

如果你很認真念祈禱文,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你的心靜下來,孩子的狀態也有了明顯改善,“靜能生慧”,就會積極應對考試,順利度過高原期,取得理想成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