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山谷

在我們學校的東邊,緊挨大沂路,有一座山,當地人都稱之爲“草山子”。我翻了一些資料,才知道真正的草山是在東南邊,也就是在五圖街道姜家坊子村南的小山,因其山頂長草不長樹而得名。所以這座長有很多松樹的山是剽竊了人家的名字。

我們校歌裏有一句歌詞是“萬松山下書聲琅琅”,所以,我們有時也稱它爲萬松山,昌樂作協裏有一位作家在文章裏給它起名叫“筆架山”,也有人叫“狩獵場”。看着這琳琅滿目的名字,我不僅感嘆,做一座山,也要做的正,否則就永遠漂泊着,找不到來時的路,不知道自己姓啥名啥。

草山子緊靠學校,以前還開放的時候,我們曾經上去過幾次,裏面的風景很好,所以,我對它的感覺頗好。後來就禁止進入了,成了私人領地。我每天都期待着有朝一日能重新向我們敞開大門,讓我們可以每天能上去爬山鍛鍊身體。

昌樂東邊有很多的山,比較出名的是首陽山。我一直以爲我們學校東邊的草山子就是首陽山,結果,是我淺薄了。

昌樂兩座比較出名的山,一座是南邊的方山,另一座是與之相映的北面的孤山,也就是首陽山。

孤山,是濰坊地區渤海南面第一山第一高峯。古邑人居於該山西面,每天早上首先從此山頂上看見太陽,所以命名該山爲首陽山。古人認爲鳳凰爲太陽鳥,所以此山又名“鳳山”。

當地人相邀去爬山,一般都說是孤山,而不是首陽山,所以我一直以爲孤山與首陽山是兩座山,故把草山子當作首陽山也不奇怪了,孤陋寡聞也沒有什麼好丟臉的,我又不是負責研究山的名字的。

方山與孤山之間綠蔭連綿數十里,2004年被評爲省級森林公園。公園主體部分以孤山、方山兩大山系25個山頭組成,在上山之前,路邊都有大型的牌子立着,上面是首陽山森林公園的全景圖。

名字很磅礴,可惜還沒有成爲出名的旅遊景點,只是當地人出去休閒鍛鍊的地方而已。

囉嗦了這麼多,與我文章的名字還沒有扯上關係。我其實想寫的不是山,而是山谷。

有山就有谷,沒有深谷的襯托,山也不會成之爲山了。可惜的是,我們雖然瞭解了這麼多的山名,其中很多交叉的山谷卻鮮有人提起,更別說是名字了。

所以,山谷是寂寞的。

上面所說的山,已經不知道去過多少次了,但山谷卻沒有進去過一次。其實,人都是這樣,都說去爬山,沒有說去鑽溝的,鑽溝的好像都不幹什麼好事一樣。

但我卻想去鑽溝。

一個原因是,山已經去過很多次了,週末人也很多,不想去湊熱鬧。二是看到我們學校一位退休地理老師寫的一篇文章,就是關於東面的一條山谷,風景還行,也想去逛逛。三是,我想寫篇文章,也得像作家一樣去採風,不能坐在電腦前寫沒有經歷過的鑽溝事蹟。

沿着開滿櫻花的大沂路,我拐上了去孤山的路。

一路上果然行人很多,路邊也停了很多車輛,都是週末出來散步的。我沿着步行道在公路上一路走,一路打量,想找一條可以進溝的小路,無奈兩邊全是用鐵絲網圍成的園子,統一的黑色的大鐵門,根本沒法進去。裏面有人在種菜,有人在養雞,還有的全是一些果樹,沒人管理,看起來荒蕪雜亂。

我怎麼也想不明白,山林本來是國有的,怎麼全成私人的園林了呢?更讓人鬱悶的是,這麼多的大鐵門上,怎麼就沒有一把鎖是屬於我的呢?

鬱悶歸鬱悶,我還得繼續我的尋谷之旅。

走過原先練爬坡起步的地方,跨過一座小橋,上去一個坡道後,終於看到了一條離開大道的小路。我毫不猶豫的就走了進去,以爲裏面會有什麼山谷,結果,越往裏走,越不對頭,山谷應該是往下走的,怎麼成上坡了?但還不死心,繼續往裏走看看,想不到竟看到了一片墳地,掩映在兩旁的松林裏。

我心驚膽戰,小心翼翼的想穿過它,以爲裏面會別有洞天,可越走心裏越忐忑。正好遇到幾個騎車子的婦女,其中一個對我說,你還真大膽,我自己就不敢來這裏,你想爬山,沿着大路去爬孤山吧,這裏的山都封起來了,上不去。

我一溜小跑地回到了大道,還不忘告誡正往裏走的一對夫妻別往裏走了,一片墳地。

走在大道上,心裏立刻輕鬆了。路邊新建了幾個遊樂場,很多孩子與家長在裏面遊玩,我則繼續走我的路。

經過一個停車場時,我看到靠近道路左邊的地方沒有圍牆,且往下看是一個深谷,還有路人踩出來的小道,我又一次毫不猶豫地走了下去,甭管是什麼溝,只要是條溝就行,好遠離那些行人與車輛。

沿着蜿蜒陡峭的小道,走到谷底,這裏果然是一條山谷,裏面還有人在挖野菜。

谷底的路很寬,有車轍壓過的痕跡,相必有進谷與出谷的山路。除了一開始遇到的一家人,裏面空無一人,只聽到山雞與鳥兒的叫聲。兩邊很多的雜草,還有人工種植的植物,偶爾遇到一棵開花的樹,孤獨的待在那裏,孤芳自賞。

一開始,我還竊喜自己找到了一條幽靜的山谷,遠離了喧鬧,可越往裏走,心裏越不安定了。一眼望不到頭的小路,不知道盡頭是什麼,兩邊全是峭壁,裏面沒有一個人,如果有壞人出現,我這年齡和體格是跑不動打不過的。我一邊走,一邊觀察可以逃跑的路線,全然沒有了悠閒的心情。

可既然都來了,怎麼着也得進去看看啊,再說世上哪有那麼多壞人,怎麼就正好在山谷裏等我呢?一邊撫慰着自己,一邊繼續往裏走,看到山谷的東邊立起來幾個突兀的山壁,黃色土壤構成,與我同事拍的照片一樣,原來,我進入的這條山谷就是那位地理老師遊覽的,頓時覺得親切了很多。

山谷裏不時向外延伸出一條小道,也是車轍的痕跡,但我沒有去看通向哪裏,我更好奇這條山谷到達哪裏,有多長。

就這樣終於看到遠處出現了一棟房子,擋住了山谷的去路,這應該就是盡頭了。遠遠的看去,房子破敗不堪,已經沒有人住的痕跡,我也只是遠遠的看看,不敢靠近。靠右走,有一條路,我放棄了繼續前行,畢竟除了我沒有別人,膽小的我還是打算原路返回了。

山谷是寂寞的,走在山谷裏的人更是寂寞,還有害怕。不過說實話,自己只顧着害怕歹徒,都沒有好好欣賞一下山谷裏的風景,直到在來時的路上遇到一家四口往山谷裏走,我這才放下心裏,開始看峭壁上的樹,山谷裏的蘑菇,還有忙碌的螞蟻。

下一次,還要來,不過得有人結伴而行。

這樣,纔不至於辜負了這條寂寞的山谷,以及這山谷裏幽靜的春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