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過上“窩居”生活

寒假結束的時候,因爲疫情的原因,我們沒有上班,而是在家裏進行上課,前後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吧!

後來,雖然學生沒來,我們也開始要求上班。每天帶着口罩,校門口測體溫,每日上午下午兩次登記。孩子自己在家學習,也不知道學習狀況如何,就這樣又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隨着時間的推進,疫情的情況漸漸好轉,本來以爲可以很快開學,沒想到還是遙遙無期,不知道到什麼時候。

高三時間緊迫,不能無限制的等待,雖然高考時間延遲一個月,但是,畢竟這是孩子們最關鍵的時候,所以,省教育廳反覆的審查,開會,最後決定4月15日開學。

高三開學,要求封閉管理,老師學生全部在校隔離兩週,高三老師每人一間宿舍,喫住在學校。喫飯、如廁、上課,課間活動,學生們也不是自由的,要按規定進行,防止交叉感染。

我們這些老師就不能到校了,必須在家上課。

所以,第二次的“窩居”生活又開始了。

雖然,這樣的上課方式,對我們來說是比較自由的,但是,我還是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學校能夠早點開學,畢竟學生、還有自己的孩子都要有正規的環境學習,在家裏,看電腦、手機,眼睛已經受不了了。

不過,即使在家上班,自由程度很大,我還是基本按照上班的節奏進行的。

早上,我6點起牀,解決完生理問題,喝點水,就開始讀書,大約半小時左右,然後做運動。年齡大了,不做運動,不拉伸,感覺身體越來僵硬,適當的活動一下,一天身體也輕鬆。

做完運動後,差不多就到了孩子起牀上早自習的時候,以前我們上班的時候,都是讓他接着喫飯,現在我在家,可以上完自習以後吃了,所以,我會接着做飯,等一切收拾好,差不多也到了平時上班的時間了。

雖然不必完全按照上班的時間來,但我還是制定了計劃,準備每天不能懈怠,必需的工作,備課一定先完成。讀書、寫作不能停,我相信只要堅持,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不過,在家裏上班,有一個特別讓人胸悶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

不在家不知道,自己還不生氣,在家裏,看着孩子拖拉,不着急的狀態,有時真想踹他兩腳。

不及時起牀,吆喝兩聲,不着急打卡,在說兩聲;上課了還在喫飯,開始催他,資料呢?開始大聲責備;上課不積極,看着沒效率,直接開始炸毛……

我感覺自己都要被氣死了,可是,想想這樣能改變什麼呢?除了增加還在的反抗,觸發母子之間的矛盾,什麼也不能解決。只能改變自己。

學着去接受他的狀態,接納他本來的樣子。就像現在,我在這裏寫東西,他躺在我的邊上背政治,反正是在背,就不要求必須端坐在桌前了吧!

我不知道這樣對不對,是不是不利於孩子的習慣,但是能怎麼樣呢?一晚上三節自習,學了一天已經很累,不想再逼他了,起碼是在複習,準備明天的考試。

唉,說起孩子的事情,就剎不住了。

還是說說“窩居”的事吧!

第二次“窩居”在家,不知道下一步會怎樣,但這兩週的時間,應該做什麼已經很明確了。開學遙遙無期,可是課程卻一點不能耽誤,每天新課的備課也是夠累人的。備課、課件、視頻、練習題、批改作業、直播……誰的人生是容易的?

在防控疫情的一線上,醫護人員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有些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其它的很多領域,許多人也是付出了很多。我們老師看似輕鬆,實際也是很累,別人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自己知道。

就拿高三老師隔離來說,兩週不能回家,孩子無法見面,有些還很小,但是必須克服困難上,在工作面前,沒人說要放棄,必須關鍵時刻頂上。所以,不能只看到別人風光的一面,也要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在家辦公,也要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能,管好自己的孩子,不放鬆別人的孩子,都需要我們一如既往的努力與堅持。

希望第二次的“窩居”生活能有一個新的歷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