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不好,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爲感情開個賬戶

一談到感情,人們往往立刻想到的是男女之情,那樣就有點狹隘了。

百度上對感情的解釋是這樣的:

①對外界刺激的比較強烈的心理反應、動作流露。

②對人或事物關切、喜愛或厭惡心情

我想談的是人際交往之間的感情,它包括很多:父母子女之間的,兄弟姐妹之間的,夫妻之間的,朋友之間的,同事之間的,以及鄰里之間的,還有很多你接觸過的人。

所有這些關係裏面,有些是比較親密的,有的則只是一面之緣,但是,再怎麼簡單的關係,也有你對她或他的感情,或喜愛,或厭惡,或冷淡,或熱情……

我是一個對人際交往不很熱絡的人,不熟悉或相交不久的人,會覺得我比較冷淡,對人不熱情。甚至一個相處了半年的同事對我說:原來你是一個很好的人啊,對人溫和,對事很淡定,原先我一直以爲你很厲害呢。好吧,感謝老天,讓我能有機會與她在一起共事。

實際上,我與人缺乏一種親密交往的能力,我覺得這與生長的環境有很大關係,雖然很多事不能推給原生家庭,但是,長大後的很多特點的確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

小時候,與母親生活在一起,貧窮與困頓讓我們看盡了別人的嘴臉,受到很多的歧視與欺負,小小年紀的我對這個社會,對人缺少了一種信任,一種依賴,總是感覺人性醜陋,凡是要靠自己,儘量少麻煩別人。

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對人總有一種提防,怕與人過分的親密,覺得那樣會失去自己,沒有安全感,總覺得自己纔是最安全的。在上學以及初上班的時候,我都喜歡坐在一個靠牆的角落裏,覺得牆壁給了我保護,沒有把我完全暴露在世人及周圍的世界面前。

在經歷了很多常人所沒有經歷的事情之後,我才漸漸強大起來,內心的自卑與恐懼也漸漸的消失,不再一個人躲在一個角落裏。有些事情也不再怕與人交流,即使是一些很難說出口的事情,我覺得也已經無所謂了,因爲,在這個世界上,沒人會傷害到你,除了你自己。

但內心的強大,並不代表我就對人熱情起來,依然是那個樣子,我自稱這是爲彼此保留空間,有利於關係的長久,實際上是我真的很難在保持非常親密的關係上過多的花心思。

一是懶,二是不會來事(實際也知道該怎麼做,就是愁做,還是懶)。

所以,當我看到史蒂芬.柯維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對如何促進人際交往,增進感情的方法時,不僅多看了幾遍。

他在書中寫到:你不是一座孤島。

我們要求獨立,但也要尋求合作。在人際交往中,想一直保持一個良好的穩定的關係,在這個社會可以不斷的成長,愉快的生活,是不容易的。特別是一些比較親密的關係,如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更需要我們去維護。

他提到一個概念,就是感情賬戶。

就像在銀行裏開個戶頭,就可儲蓄以備不時之需一樣,我們也可以爲感情開個賬戶,平時存入存款,將來用到時可以提取。

所謂的感情賬戶,儲存的是增進人際關係不可或缺的“信賴”,也就是他人與你相處時的一分“安全感”。

能夠增進感情賬戶存款的,是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這些會使別人對你更加信賴,必要時能發揮相當作用,甚至犯了錯也可以用這筆儲蓄來彌補。有了信賴,即使拙於言辭,也不至於得罪人,因爲對方不會誤解你的用意。所以,信賴可以帶來輕鬆、直接,且有效的溝通。

反之,粗魯、輕蔑、威逼與失信等,會降低感情賬戶的餘額,到最後甚至透支,人際關係就得拉警報了。

愈是持久的關係,愈需要不斷的儲蓄,由於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賴很容易枯竭。夫妻之間的過度期待,親子關係的緊張,都是因爲要求過多,而忘記了儲蓄,發生了透支的情況。

想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處理好婚姻、親子、朋友等之間的關係。我們在感情賬戶裏,可以存入六種主要存款:

一是理解別人。

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是我們理解別人的基礎,而理解別人又是一切感情的基礎。生活中的很多關係,之所以出現問題,大多是因爲人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別人,以自我爲中心,這就矛盾了,人人都以自我爲主,就會產生對立,從而發生分歧。

書中講了一個例子。作者朋友的兒子對棒球很癡迷,而朋友卻絲毫不感興趣,但在一個暑假,他帶着孩子看遍每支球隊的主要比賽,花去了6個星期和不少的金錢,但對增進父子的親情卻不是時間與金錢所能衡量的。

有人問他:“你真的非常愛棒球嗎?”他回答:“不,我只是非常愛我的孩子。”

在《明天也是小春日和》這本書中,修一先生喜歡喫米飯,英子女士喜歡吃麪包,一日三餐都要自己準備的英子,從來沒有因爲麻煩要求丈夫改變自己,而是尊重他的飲食習慣,甚至在他去世之後,每天還要在他的供桌前準備米飯。

不勉強對方,是他們能幸福和諧一起度過60多年的一個重要祕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表面看來,似乎是說,己所欲便要施與人,但這句話的真諦或許應該是——要想被別人理解,就得先理解別人。

學會包容,懂得理解,也許會讓我們在面對很多問題時,能夠釋然地接受。

 

二是注意細節。

在人際交往中,對於最熟悉或親密的人,我們往往口不擇言,不注意細節。但是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結,如疏忽禮貌,不經意的失言,卻最能消耗感情賬戶的存款,讓人心生嫌隙。

一位朋友的母親,因突發疾病入院,面對在急症室昏迷的母親,朋友內心慌亂不已,急需有人在身邊幫她。面對手足無措的妻子,丈夫不僅沒有抱住她安慰她,反而對她說:“你自己決定怎麼辦,我不能說什麼,萬一有什麼事情……。”在這種關鍵時候,丈夫想到的不是怎麼安慰妻子,反而想到的是責任的承擔問題,怕出了事情沒法負責。

雖然是一句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的話,但可想而知,對於生活在一起,本來以爲可以共擔風雨的妻子來說,無疑是一道刺扎進了心裏。在妻子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丈夫能說出這樣的話,已經是沒有把妻子當做親密的伴侶對待,而妻子也會從此在心裏存有芥蒂,無法釋懷。

我們說建立一段感情很難,需要長時間的付出與努力,但是毀掉它卻只需一件事情,一句話。所以,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不能亂說話,話多必失,說不定我們無心的哪一句就會刺穿別人細膩脆弱的情感。

三是信守承諾。

守信是一大筆收入,而背信則是龐大的支出。代價往往超出其他任何過失。一次嚴重的失信使人信譽掃地,再難建立起良好的互賴關係。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叫他們聽我們的話,可是,我們對於孩子的很多承諾,有時卻很難實現。說好週末一起出去玩,可是卻在加班;約定要進行野餐,卻與客戶去喫飯……我們總以爲孩子小,不懂這些,把領導、朋友、客戶看得比孩子還重要,到了該孩子聽我們建議的時候,就不要埋怨孩子不信任我們。

我們對孩子失信在先,沒有贏得孩子的信賴,在關鍵時候,他們當然不會聽從我們的建議。

四是闡明期望。

在婚姻關係中,我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我不說,你應該知道我怎麼想。即使關係再親密,也不會變成你肚子裏的蛔蟲,能每時每刻都知道你的需求。

對對方有期待,就明確的說出來,不要有問題就讓對方去猜,一是他得願意猜,二是他得猜得着。否則就會造成冷戰,怪對方不理解自己,不把對方放在心裏。

看過電影《我的前任男友》的人,應該明白男女主人公爲什麼明明愛着對方,最後卻勞燕分飛,另尋他人。他們心裏都希望對方先向自己妥協,給了對方很多的暗示,可是對方卻不理解,錯過了坦誠相見的機會,一段深愛從此了結,成爲遺憾,成就了別人。

坦誠相待的確需要勇氣,逃避反而會讓人輕鬆,但是從結果和長遠來看,慎乎始總勝過事後懊悔莫及。


五是誠懇正直。

誠懇正直可以贏得信任,是一項重要存款。即使這人善解人意,不忽視小節,也不辜負期望,可是行爲不誠懇就可以使賬戶出現赤字。

背後不道人短,是誠懇正直的最佳表現。

我們在平日中會有這樣的感受,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說別人的壞話,你會想他是不是也在別人面前說自己的壞話呢?

當然,生活中確實有很多讓我們吐槽的事情,對着朋友訴苦,說一說自己的牢騷或埋怨,也是可以理解的,人都需要一個宣泄的途徑。但要掌握分寸,不能亂傳別人的壞話,給別人製造矛盾。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在這方面開始注意,也極力避免參與別人的是是非非。不知道的不亂說,即使聽到了也不亂傳,謠言止於此,聽過就飄過,保有一顆正直的心去對人對事,對與人相處是很重要的。

六是勇於道歉。

有句名言說“弱者纔會殘忍,只有強者懂得溫柔。

只要是人,就會犯錯,這是很正常的。但很多人犯了錯卻放不下臉面道歉,讓錯誤繼續演化,就會讓關係得不到修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次我會錯怪孩子,大發雷霆之後,才知道是自己的誤會,這時候怎麼辦?是因爲我是母親,他是小孩,就算了嗎?不行,要讓孩子懂得,人會犯錯,但是勇於承認錯誤,更爲可貴。

有時候,我們犯了錯誤,沒有勇氣承認錯誤,卻把錯誤推到別人的身上,實際上是自己軟弱的表現,內心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我們把這些存款存入感情的賬戶,當我們在生活中發生矛盾的時候,就可以支取,以補償自己的過錯,讓感情恢復如初。有些存款是可以隨時存入的,比如自己無條件的愛,不斷的付出,只有平時不斷的存入,纔不會在需要支取的時候發生透支的情況。

人際交往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但正如書中所說,你不是一座孤島。人是社會中的人,我們不可能脫離他人而存在,既然必須相處,必須打交道,就可以學習一些相處之道,在這個社會有一個舒服的存在。

我感覺自己在這方面需要改進,不要怕麻煩,怕別人麻煩自己,到自己需要的時候,也不好意思麻煩別人,與人長交往,真誠的交往,纔可以讓自己更好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