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如何應用於供應鏈金融?

轉自

https://www.jianshu.com/p/7ee761a21fde

萬聯導讀: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運用主要以許可鏈(私有鏈或聯盟鏈)的形式,重點在於信息的難篡改、一定程度的透明化,以及信用的可分割、易流轉,但核心企業佔據主導地位的現狀不會改變。

龍頭企業、大平臺以及掌握核心數據的物流公司、技術服務公司都很有動力構建自己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生態,未來1-2年內運作模式會更加成熟,並形成多個供應鏈聯盟。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將會對行業內的格局帶來影響,同行業的巨頭企業將會在這個環節展開競爭,能夠更好的實現資金流轉的平臺能和上下游的供應商和經銷商建立更加緊密的商業合作。

供應鏈本身有一定的行業隔離屬性,不同行業的供應鏈金融平臺之間直接競爭較小,但資金端本身沒有行業限制,因此在資產信用評級、企業信用評級以及風控方面的能力將會成爲未來擴大資金來源的核心競爭力。

區塊鏈打通多方協作,勢必推動供應鏈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而對底層資產的穿透式監管,也有助於提高資產評級,促進供應鏈金融ABS產品的發行。

天風證券-區塊鏈攜手供應鏈金融共創新藍海

發佈機構天風證券 區塊鏈研究中心 作者徐坤梁晨 

報告正文:

1. 供應鏈金融正逢其時

在國內經濟持續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金融領域成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陣地,供應鏈金融更是備受矚目。尤其在產融結合、脫虛向實的政策號召下,供應鏈金融以其對實體經濟強大的刺激及賦能作用,迅速成爲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

2017年供應鏈金融產業健康迭代、宏觀環境利好、產業生態穩健繁榮,除了傳統的商業銀行,行業龍頭、B2B平臺、供應鏈公司、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金融科技、信息化服務商等都紛紛往供應鏈金融領域滲透,可謂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1.1. 市場空間廣闊

1.1.1. 中小企業規模龐大

中小企業是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穩定社會、發展經濟、推動創新的基礎力量,是構成市場經濟主體中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羣體。中小企業發展狀況,關係到中國經濟社會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關係到促進就業與社會穩定,關係到科技創新與轉型升級。

近年來,在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推動下,國內又催生出了一大批中小微企業。國家發改委祕書長李樸民在2017年11月於上海奉賢舉行的“2017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大會暨第十一屆中國中小企業節”上表示 “當前中小微企業佔我國企業數量的99%,完成了70%以上的發明專利,提供了8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提供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小微企業正在成爲我國經濟新動能培育的重要源泉之一,是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支撐,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託。

1.1.2. 供應鏈金融空間廣闊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長久以來我國金融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世界銀行、中小企業金融論壇、國際金融公司聯合發佈的《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對新興市場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融資不足與機遇的評估》報告中表示,中國40%的中小微企業存在信貸困難,或是完全無法從正規金融體系獲得外部融資,或是從正規金融體系獲得的外部融資不能完全滿足融資需求,有1.9萬億美元的融資缺口,接近12萬億元人民幣。

供應鏈是社會經濟的脈絡,供應鏈金融能夠將貿易環節與融資環節相結合,有利於產業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元。

1.2. 政策鼓勵供應鏈金融發展

2017年以來,供應鏈金融相關政策頻頻出臺,鼓勵核心企業、商業銀行發揮引領作用,搭建平臺,爲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同時對於供應鏈金融ABS產品進行了規範化的要求。

1.3. 科技推動產融結合

傳統供應鏈金融依靠單一核心企業的協調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多元化發展的需求,並存在信息不對稱、不透明、作假、被篡改的風險。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傳統供應鏈金融向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更好的將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整合分析,建立動態信用評價體系,從而實現資金的高效率、高質量投放。供應鏈金融將走向以數字化的形式,O2O的模式,智能化的方式,並依託於區塊鏈的範式,協助構成未來的產業生態。

2. 區塊鏈助力供應鏈金融升級

供應鏈金融是典型的多主體參與、信息不對稱、信用機制不完善、信用標的非標準的場景,與區塊鏈技術有天然的契合性。

2.1. 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場景中的應用

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多參與主體間信用的高效傳遞是供應鏈金融的關鍵要點。實體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其關鍵突破點在於打通信用流轉,以更好的盤活資產。

2.1.1. 多主體合作

供應鏈金融圍繞核心企業覆蓋其上下游中小微企業,需要商業銀行、保理公司等資金端的支持,以及物流、倉儲等企業的參與,還有企業信息技術服務、金融科技服務等。多主體參與的環境中,協同合作的基礎是信任與利益分配。

區塊鏈作爲一種分佈式賬本,爲各參與方提供了平等協作的平臺,降低機構間信用協作風險和成本。鏈上信息的可追蹤與不可篡改,多個機構之間數據實時同步,可實時對賬。

2.1.2. 多層級信用傳遞

供應鏈中往往有多層供應、銷售關係,但在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的信用往往只能覆蓋到直接與其有貿易往來的一級供應商和一級經銷商,無法傳遞到更需要金融服務的上下游兩端的中小企業。

區塊鏈平臺的搭建,能夠打通各層之間的交易關係,從而實現對與核心企業沒有直接交易遠端企業的信用傳遞,將其納入供應鏈金融的服務範疇。

2.1.3. 資產數字化

傳統貿易融資中的商票、銀票流轉困難,且不可拆分,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更是如此。通過在區塊鏈平臺上登記,將此類資產數字化,流轉更容易,而且可以進行拆分,方便企業根據自身的需求轉讓或抵押相關資產以獲得現金流支持。

2.1.4. 流程智能化

供應商與供應商之間的約定結算在合同里約定,沒有辦法通過系統化的方式自動完成,造成金融機構在多環節參與的供應鏈環節,沒有強有力的回款保障。通過智能合約控制供應鏈流程,減少人爲交互,提升產業效率。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減少操作失誤。

2.2.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業務架構

2.2.1. 參與方利益分析

核心企業:解決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的融資問題,強化金融職能,優化供應鏈整體效應,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上下游企業:圍繞核心企業開展業務的中小微企業,能夠優化現金流,提升資金週轉效率,依託核心企業的信用享受低成本金融服務。

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保理公司、小貸公司、P2P公司等,能夠獲取更多信息透明、風險可控的優質資產,提升收益。

其他信息/技術服務商:物流、倉儲、企業信息系統ERP、金融科技公司等,可以憑藉自身的數據資源或技術優勢,擴展業務範圍。

2.2.2. 業務流程

對於有標準化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企業或金融機構,可實現與其業務系統對接,獲得相關授權,提取企業數據。

對於沒有標準化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可在獲取企業授權的前提下,從其他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抓取數據。

圖3所描述的是完整供應鏈金融生態,能夠協調所有參與方共享數據並形成合作。但在實際操作中並非所有參與方都必須上鍊,而且在商業落地的過程中,很難一開始就把所有相關資源全部整合起來,往往是根據主導者自身的資源先從一個角度切入,再把生態逐漸做大做強。

3.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實踐

3.1. 傳統巨頭企業的強強聯合

3.1.1. Chained Finance

2017年3月,點融網和富士康旗下金融平臺富金通宣佈,推出“Chained Finance”區塊鏈金融平臺。點融網於2016年加入Hyperledger,是最早加入的中國P2P企業。富金融爲包括富士康集團在內的大型企業供應鏈上下游的廣大供應商、經銷商及其他泛3C電子產業廣大供應商提供專業金融服務,目前已經取得包括融資租賃、小貸、商業保理、私募基金管理等多項牌照。

Chained Finance爲私有鏈模式,融合了Hyperledger、以太坊等技術,同時根據具體場景業務參與開發。Chained Finance能夠將核心企業供應鏈中所有的供應商都覆蓋進借貸範圍,供應商可以在平臺上實現隨時融資、立刻交易、T+1日到賬。

Chained Finance系統內的一體化服務是免費的,財產收益將由借款利息組成。

對於核心企業而言,能夠降低整體供應鏈風險,供應商生產資金成本降低直接可以導致採購成本下降;對於大型供應商而言,能夠活化應收賬款,用核心企業應收賬款支付自己的供應商,等於實現0成本融資;對於中小供應商而言,企業平均融資成本在25%以上,而用核心企業資信的應收賬款融資,融資成本能夠降低到10%以下。

Chained Financ目前首要的客戶是富士康旗下的企業,對接給點融網的平臺投資人,用區塊鏈的信息,精準的定位到第四層、第五層供貨商,證實其確實進入了鏈條,延伸向富士康的最終產品,測試階段內六個月發放貸款4500萬元。

未來Chained Finance將開放給任何有需要的公司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將主要面向電子製造業、汽車業和服裝業等三大行業。

3.1.2. 易見區塊

2017年4月,易見股份(600093)攜手IBM中國研究院聯合發佈了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易見區塊”,該系統基於超級賬本Fabric的許可區塊鏈平臺。

易見區塊上線後首先聚焦在醫藥行業,與供應鏈管理、商業保理融合,通過區塊鏈技術可把企業的收款賬期從典型T+180縮短到T+0或T+1,目前已有30餘家醫藥流通企業註冊。6月“易見區塊”增加了大宗場景投放,並與多家國有上市公司展開合作。截至2018年3月底,易見區塊已完成21億的融資額。

3.1.3. 星貝雲鏈

2017年12月19日,廣東有貝、騰訊與華夏銀行聯合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星貝雲鏈”。廣東有貝依託母公司益邦控股集團在供應鏈與大健康產業資源、行業佈局與行業理解,使用騰訊區塊鏈底層技術來構建底層系統,區塊鏈在供應鏈交易場景中扮演資產確權、交易確認、記賬、對賬和清算的角色,同時,區塊鏈技術的防篡改能力,能有效規避作弊風險。華夏銀行作爲資金端對“星貝雲鏈”提供了百億級別的授信額度。

星貝雲鏈現階段主要圍繞大健康產業行業龍頭及其各級供應商、分銷商、代理商、經銷商及終端用戶的採購、物流、銷售、資金流等數據給予授信支持,運用鏈上的整體信用以降低風險,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務,分別有應收賬款融資、倉單質押融資、預付款融資、信用授信等模式。

天津的天士力醫藥營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島少海匯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已與星貝雲鏈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3.1.4. 豐收供應鏈

2018年3月28日,豐收科技集團宣佈正式上線豐收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引入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對供應鏈上企業進行風控審覈和管理,併發布“豐收E鏈”、“豐收E融信”等多個創新產品。

豐收科技是先鋒集團與網信集團共同孵化的、專注於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開放科技平臺。豐收科技自主研發的HarvestChain分佈式總賬系統,已在網信集團千萬級用戶基礎上完成驗證,交易處理筆數可達15000筆/秒,可靠性保證在99.999%,實時交易延遲低於100ms/筆,實現高吞吐、安全和低延時。去中心化的HarvestChain將供應鏈上所有行爲(包括開閉、交易等)上鍊存儲,支持資產的登記、轉讓、融資和兌現。

豐收供應鏈已深入農業、汽車、IT、機械製造、紡織、快消等領域,爲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並與多家銀行、保險、信託、小貸、擔保公司等達成合作意向。

3.1.5. 其他

2017年5月,用友網絡與信和雲在工信部軟信司與中國國標委指導下舉辦的“首屆區塊鏈開發大賽”中共同研發“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通過在供應鏈金融業務體系中建立聯盟鏈和信息服務系統,解決原本供應鏈金融中存在的信任問題、真實性問題、流動效率和影響範圍等問題,榮獲大賽一等獎。

2018年1月,歐冶金服在中國寶武集團公司座談會上,向前來調研的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委領導彙報了上海市大宗商品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示範項目情況。該項目以中國寶武的鋼鐵大宗爲切入點,聚焦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化解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中的信任機制和數字資產登記管理難題,爲我國區塊鏈技術提供應用範式。

3.1.6. 總結

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以及做供應鏈管理的傳統巨頭企業天然具有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優勢,而區塊鏈技術能夠更好的進行企業風險刻畫,從而擴大業務覆蓋範圍,因此非常有動力搭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

優勢:豐富的產業資源,在供應鏈運營方面具有信息優勢,資產端源頭上鍊,便於確權,對於銀行、保理公司等資金端而言很有吸引力。

劣勢:不具備第三方公信力,難以打破自身信用圈,儘管區塊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合作與利益透明化,但也存在先入爲主的優勢,即早期參與者決定遊戲規則,因此對除自身供應鏈之外的企業吸引力較低。

3.2. 區塊鏈創業公司的突圍

區塊鏈技術初創公司也十分看重供應鏈金融這個領域,憑藉其技術優勢開展相關業務,並獲得上市公司以及其他資本方的投資。

3.2.1. 布比區塊鏈

技術:自主開發的Bubichain爲基礎,同時開發了布諾供應鏈金融、清結算、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保理PaaS服務系統以及區塊鏈電子倉單系統等。

商業模式:爲核心企業、中小企業、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服務,致力於成爲運營行業區塊鏈的生態網絡。

場景:倉單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票據託管貼現、消費金融理財、大宗商品交易等。

資源整合與業務開展情況:

2016年5月,布比與錢香金融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黃金珠寶終端供應鏈金融平臺。

2017年5月,在貴陽數博會期間,布比區塊鏈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產品壹諾金融正式發佈上線。

2017年8月,壹諾與中金支付達成戰略合作,在壹諾金融基礎之上,共同打造“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品牌——中金一諾。後又陸續與銀貸通、中投摩根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目前布比服務的鏈條企業的融資成本能夠從之前的15%降至10%以下。

3.2.2. 複雜美

技術:自行開發的“33複雜美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系統V1.0”,通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測評。

商業模式:面向核心企業提供BaaS服務,同時致力於打造公鏈、聯盟鏈、私有鏈一體化的社區生態。

場景:供應鏈應收款融資、票據融資、授信融資等。

資源整合與業務開展情況:

2017年1月,海航集團旗下供應鏈金融平臺海平線與33複雜美共同開發的區塊鏈票據撮合系統——“海票惠”,包含信息撮合、信用評級、分佈式監管、數據存證和智能交易等功能,可以將電票、合同、交易等信息和涉及商業隱私的數據保存在區塊鏈上,節點分佈在平臺、銀行、企業等多方,區塊鏈上累積的企業信用不可篡改。

2017年4月,美的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與杭州複雜美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美的金融區塊鏈票據應用平臺。區塊鏈票據產品的功能包括供需撮合、信用評級、分佈式監管、數據存證和智能交易等。

2017年8月31日,複雜美CEO吳思進在“2017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峯會”上表示正在籌備“原鏈社區”項目,爲企業和個人提供區塊鏈的SaaS服務。原鏈區塊鏈是一個緊密的公鏈、聯盟鏈、私鏈的生態圈,個人、企業、政府都可以深度參與其中。原鏈由多層次的鏈組成,每一層次可以包括多條鏈。鏈與鏈之間能夠通過主鏈互通信息和交換價值,用戶擁有自己信息的所有權,在提供儘量少的隱私信息的情況下,可與他人合作,這避免了中心化系統大量個人信息被盜的可能性。由於在原鏈上的信用積累,預計使用原鏈的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50%以上,社會行政、交易成本會降低到原來的10%以下。

3.2.3. 趣鏈科技

技術:自行開發的Hyperchain,基於高性能魯棒共識算法RBFT,TPS可達到1w,系統延時300ms,還具有多層加密機制,可擴展性好,易於維護。

商業模式:與核心企業、金融機構形成合作,提供BaaS服務,致力於打造聯盟鏈平臺。

場景:應收賬款融資、保理服務、倉單融資等。

資源整合與業務開展情況:

2017年7月,爲農業銀行打造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項目”以及“e鏈貸”項目上線。

2017年8月,爲浙商銀行打造“基於區塊鏈的應收款鏈平臺”上線。

2018年1月,趣鏈科技將與醫伴金服在應收賬款可信交易與管理、交易的全程追溯、跨機構的互通互利以及區塊鏈技術在醫療產業鏈上的運用研究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利用趣鏈科技區塊鏈底層技術打通醫伴金服“金醫衛”的平臺架構並實現跨機構的互通,從而大大提升醫療產業鏈金融的風控有效性和及時性。

此外,趣鏈科技還與國家交通運輸物流信息公共平臺、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臺形成合作,爲供應鏈金融平臺提供真實可信的物流信息、倉儲數據、降低數據覈實成本。

3.2.4. 鏈平方

技術: 自行開發的Everchain,硬件層技術和微軟的Coco Framework合作,共識層採用BFT-RAFT共識機制,應用層創新分佈式點對點D2D數據傳輸技術,整體提高了區塊鏈技術的性能與效率。使用Java作爲合約開發語言,更貼近企業應用實際。目前已投入使用一年,運行穩定。

商業模式:面向供應鏈金融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務,爲每個供應鏈金融公司打造自有鏈,同時將所有客戶節點形成聯盟鏈,致力於打造“鏈資產超市”。

鏈平方科技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底層基礎平臺已獲得衆多金融機構、品牌商、上下游企業的認可。

3.2.5. 秒鈦坊

技術:藉助衆安科技區塊鏈BaaS服務、OCR技術、鈦空艙存儲服務等。

商業模式:秒鈦坊是專爲供應鏈中小型參與者設計的分佈式金融網絡。網絡一端連接供應鏈管理系統、ERP、B2B電商平臺、物聯網服務商等沉澱了中小企業經營數據的產業平臺;同時另一端連接銀行、保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小貸公司、互聯網金融等金融服務平臺。秒鈦坊提供了信貸風控數據分析協作系統,以及基於區塊鏈的可信網絡基礎設施,包括數字身份(用戶畫像)、可溯源的電子資產、去中心化的信用評級機制。

秒鈦坊推出基於區塊鏈的信用積分SETC。用戶通過履約、對網絡貢獻數據、建立及驗證關係等方式獲取SETC,還可質押SETC對上下游進行背書,一旦後者違約,質押的SETC就會自動劃分到損失方;若正常履約,背書企業會獲得額外的 SETC 作爲獎勵,其Peer Score會上升,以表示其上下游履約情況持續提高。另外,質押 SETC 也會根據質押比例得到平臺分成,以獲得持續激勵。這可以提高上鍊之前數據的可信度。

秒鈦坊在區塊鏈上爲每一個網絡參與者建立全局唯一的身份 SecID,將中小微企業在網絡上的履約表現、上下游關係、業務運營數據等記錄並關聯到 SecID,並由此構建用戶畫像評分。信用優質並有良好運營數據表現的中小企業將更容易獲得新的業務及金融支持。相反,網絡中的失信行爲也會被放大,記錄會立刻同步到鏈上所有機構。

業務開展情況:

截止2017年底,秒鈦坊的測試網絡已經上線,5個機構節點在試運行,網絡已完成供應鏈金融交易額超過1億元。

CEO徐國傑表示“雖然平臺起始階段以聯盟鏈的形式搭建,下一階段連接更多產業平臺及金融機構,生態逐步形成之後將結合共識機制等底層技術升級爲公鏈方式運營。”

3.2.6. 總結

區塊鏈初創公司在與核心企業的談判中,並不具備非常大的話語權,因此目前與核心企業的合作中主要還是以技術服務商的角色來參與,這樣很難做成生態。

如果要繞開核心企業,直接面向有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則風險定價能力尤爲重要。一方面需要基於大數據對企業行爲進行動態監測評價,以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是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以降低企業主觀違約的可能性。

4. 總結與展望

1、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運用主要以許可鏈(私有鏈或聯盟鏈)的形式,重點在於信息的難篡改、一定程度的透明化,以及信用的可分割、易流轉,但核心企業佔據主導地位的現狀不會改變。

2、從應用場景來看,基本上以應收賬款爲主。一是因爲應收賬款本就是雙方的合約,易於確權,而倉單、存貨之類與實物掛鉤的資產從商業操作上更難;二是因爲應收賬款的債務人爲核心企業,還款更有保障,預付賬款融資還存在銷售風險。

3、龍頭企業、大平臺以及掌握核心數據的物流公司、技術服務公司都很有動力構建自己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生態,未來1-2年內運作模式會更加成熟,並形成多個供應鏈聯盟。

4、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將會對行業內的格局帶來影響,同行業的巨頭企業將會在這個環節展開競爭,能夠更好的實現資金流轉的平臺能和上下游的供應商和經銷商建立更加緊密的商業合作。

5、供應鏈本身有一定的行業隔離屬性,不同行業的供應鏈金融平臺之間直接競爭較小,但資金端本身沒有行業限制,因此在資產信用評級、企業信用評級以及風控方面的能力將會成爲未來擴大資金來源的核心競爭力。

6、區塊鏈打通多方協作,勢必推動供應鏈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而對底層資產的穿透式監管,也有助於提高資產評級,促進供應鏈金融ABS產品的發行。

來源:天風證券 區塊鏈研究中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