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江湖最後一個大佬

這篇文章並不寫人,也其實並不是寫周鴻禕,而是周鴻禕這個人的經歷代表着中國互聯網的一些本質規律,值得梳理。這些本質規律,通過案例、歷史演變,反而可以讓人們更加能易於理解。

(1)通信:飛揚郵件工具軟件

周鴻禕1995年畢業,我1999年畢業。我們相差了4年。但是周鴻禕一畢業了也沒幹互聯網,而是到方正去開發銀行信息化系統去了。1996年就被派去新疆烏魯木齊做項目,當時是中國第一批所謂的銀行系統大集中項目,要從營業所級信息化升級到市級信息化。周鴻禕當時又是當開發骨幹又是當項目Leader。當時的銀行信息化很高大上,各種Unix操作系統、大型機小型機的,各種命令行字符界面。而且銀行信息化對高性能、高精確、高穩定、高可用要求都很高。這段時間的大型技術磨練,給周鴻禕後來做互聯網技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遠在新疆,老需要和北京總部聯繫。當時長途電話也貴,電話裏也說不清楚事。馬化騰1999年才創業。周鴻禕沒辦法,自己開發了一個簡單的郵件工具,用於和北京總部進行技術協同,描述個問題、發個源代碼附件啥的。這就是方正飛揚郵件的前身。當然,從本質來說,郵件也是通信工具,QQ也是即時通信工具,而且微信之父張小龍也是郵件工具起家啊。這也是後來周鴻禕和馬化騰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根。

1999年4月我還在一次電腦展覽會上還見過周鴻禕在方正開發的方正飛揚郵件工具,但是1999年我正式上班時用的卻是Foxmail。1999年我開始玩大富翁論壇,但我並不知道里面的張小龍就是Foxmail的作者。

其實周鴻禕在1998年10月就離開了方正自己創業了。周鴻禕在1997年10月開發完方正飛揚郵件工具也着實高興了一把,因爲從產品定義到開發團隊率領到營銷推廣,全自己說了算。這段起步的經驗積累,給了周鴻禕良多。這是周鴻禕搞的第一個互聯網產品,雖然它本質是個軟件,但是它應用了互聯網技術,並且在互聯網上跑。這個起步基因,決定了周鴻禕的一生。周鴻禕一直想擺脫這個宿命,但一直未能擺脫。

算來,周鴻禕在方正待了3年。

(2)搜索:3721中文網址插件工具軟件

1998年周鴻禕在方正還想立個項,做個真正的互聯網項目,這就是3721的前身。當時能記住英文網址的人極少,如何方便人們上網,擴大上網用戶流量(人數/頻次/時長),這是周鴻禕思考的。3721也是個小軟件,其實是個瀏覽器的小插件。其實3721的本質是很簡單的,非常類似百度搜索的本質,那就是:一箇中文關鍵字,應該對照的第一個優先的網址是什麼。這就是個KV對照表,哪家企業買了這個中文關鍵字,在用戶敲這個關鍵字的時候,會自動跳轉到這個企業的網站上。這是周鴻禕的搜索情結。

1998年是中國PC Web互聯網的元年,這一年,中國三大內容門戶(新浪、搜狐、網易)全都正式成立。但是,他們都是以新聞內容爲主。搜狐本來是1997年搞搜索起家的,但是做不下去(2000年成立的百度還是一開始給新浪賣搜索引擎才活下來)。周鴻禕想立項,但是方正領導周寧和張旋龍也看不清楚。張旋龍因爲也兼任香港金山的董事,於是他去諮詢了求伯君和雷軍可行不可行,求伯君和雷軍都不看好,於是就不讓周鴻禕立項。周鴻禕一看1998年互聯網創業熱這麼火,就辭職自己搞了。

2003年,正當周鴻禕搞3721插件正High的時候,全國互聯網龍蛇都開始模仿周鴻禕的玩法,把中國人民羣衆的瀏覽器插的哇哇叫,要啓動瀏覽器,要加載這些插件,速度慢的要死。一個人入職了3721公司,這個小夥子叫傅盛。

2004年,周鴻禕苦盡甘來,雅虎中國收購了周鴻禕的3721.畢竟雅虎就是從網址黃頁、搜索起家的,後來才做了新聞內容門戶,雅虎中國也想通過3721來擴大上網流量。

周鴻禕被雅虎中國任命爲總裁。這下週鴻禕High了。有錢有人有技術,一年時間就搞了通訊工具(郵件、IM)、搜索(3721中文搜索插件、雅虎中國搜索“一搜網”)。你可見人的宿命,怎麼也逃不開。

早就愁流量、愁技術的馬雲,早就瞅中了雅虎中國的馬雲,在2005年出手了,收購雅虎中國。畢竟,軟銀投資了阿里和雅虎,畢竟,1997年楊致遠受計算機世界報社邀請來中國做演講,全程陪同登長城的人就是馬雲。阿里需要的郵件技術、IM技術(後來的阿里旺旺就脫胎於此),阿里需要的搜索技術(一淘網、淘寶直通車競價排名)、廣告投放/展示/計費技術,都得益於雅虎中國的收購。

6年,小成。

(3)搜索與安全:奇虎360

被馬雲收購了雅虎中國,馬雲豈是容許旁人酣睡的人嗎?二次變現的周鴻禕離職,滋滋潤潤在外面晃盪了一年,如齊天大聖般結識各路互聯網龍蛇。這一年投資最好的項目戴志康的Discuz。一個可以安裝部署下來搞論壇運營的工具軟件,既是互聯網軟件本質,又是互聯網應用特性。這本質和方正飛揚郵件工具軟件一個套路。2010年,阿里收購了Discuz的老對頭Phpwind,騰訊就對着幹,收購了Discuz。上週看到WordPress估值30億美金,我就想了想中國對應的是誰,我還想了想中國移動互聯網和小程序。

2006年,禁業也差不多了吧。周鴻禕嘿嘿嘿。成立奇虎公司,PK 雅虎公司。幹搜索。

2006年幹搜索怎麼幹?畢竟2006年Google如日中天啊、百度也都在2005年上市了。Google能新聞/博客/論壇、搜郵件/郵件組的招法讓周鴻禕複製了思路。正好結合Discuz咱們另闢蹊徑搜論壇內容。

但是2006年是個特別尷尬的年份。因爲2004年Facebook創立了,社交網站是私密、熟人、封閉的,不是媒體到處盼着別人來分發,流量都自閉起來Facebook自己玩。這個套路後來被微信學去了。2006年往後看,2007年蘋果公司發佈了iPhone,開啓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都知道,移動app、移動應用商店都是全封閉的,流量封閉起來都是蘋果公司自己玩,就連輸入法蘋果也不開放,這就是奇虎360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衰落的根。但是2006年的周鴻禕並未認知到。

果然,奇虎搜索沒搞成。雖然周鴻禕搞過3721中文關鍵字搜索,搞過雅虎中國一搜網,雖然周鴻禕全力投入奇虎搜索並且後來百度、搜狗、阿里UC瀏覽器神馬搜索、360搜索還有一席之地,但奇虎搜索這麼個周鴻禕的心頭好卻表現不盡人意。

但是,嘿嘿嘿,大家還能想起2003年入職3721的那個小夥子嗎?全公司的人都在重力投入搜索,這個小夥子搞3721老業務,無人關注。但是當時全國所有龍蛇都學會了3721這招,搞插件、搞劫持、搞彈窗浮窗,這怎麼辦呢?以毒攻毒,360安全衛士出世。又是一款工具軟件本質,但是是互聯網特性的東西,和飛揚郵件工具一個套路。

這就開啓了中國互聯網的另一個套路,那就是競底。你搞網站,我就搞3721中文搜索倒流和hao123倒流,我就搞瀏覽器首頁。你搞瀏覽器首頁,我就搞瀏覽器。搜狗就學到了這一點,搜索引擎-瀏覽器-常駐操作系統的輸入法,三級火箭,相互引流。流量流量,這是中國互聯網的所有本質,不管你是搞工具軟件、內容搜索工具、內容、社區運營,都是爲了流量。

你搞瀏覽器我就搞常駐操作系統的安全軟件,全線監控所有應用軟件的來源和流量,這就是個應用軟件世界的雷達鷹眼啊,說你是流氓軟件你就是流氓軟件。

你搞安全軟件我就搞操作系統,於是雨林木風出生。你搞雨林木風操作系統我就搞硬件,我在DNS和路由器那個環節劫持你。這個套路仍然現在在中國屢試不爽。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奇虎搜索沒火,360安全衛士火了。這個規律在大部分公司都存在,有人笑稱,只要是馬雲、張朝陽、丁磊這些老闆級親自看的項目,一般都成不了,越是角落沒人管,派個有牛勁的負責人,反而容易成事。

360安全衛士,自己倒是把瀏覽器插件這些曾經的友商全都乾死了,自己獨享蛋糕。開始自己彈窗廣告了。當然,2010年蘋果商業模式成型後,360安全衛士也搖身一變成爲應用商店商業模式。

至今回頭去看傅盛創辦的獵豹,也始終沒有跑出360這個套路:工具軟件流量(以獵豹瀏覽器工具軟件爲代表)和安全軟件應用商店、遊戲代理和代運營、廣告投放代理、智能硬件。我其實蠻可惜360沒有做成搜索,畢竟我認爲遊戲和搜索是互聯網最好的兩個品類,但遊戲有點像大片,你不太能知道一個投入是成功還是失敗,即使你一個遊戲成功,你也保證不了下一個遊戲成功。而去年頭條又開始挑戰搜索這個品類,從百科這個結構化內容入手,在這個封閉的移動app時代和封閉的社交網絡時代,蠻值得思考。

想想這個套路在中國能玩20年,奇虎360成立5年上市,獵豹移動成立4年上市,全得益於這個套路模式。只不過奇虎360成於PC web互聯網時代,獵豹移動成於移動 app互聯網時代。

這是周鴻禕最成功的一段時光,5年時間。財富和江湖地位名利,全收。

(4)智能硬件:智能手機和安全硬件

PC Web互聯網時代,競底競到了瀏覽器、安全軟件和雨林木風操作系統、路由器。那智能手機APP互聯網時代,要競底到哪裏呢?

尤其蘋果制定了移動互聯網事實標準,想常駐操作系統的應用軟件都沒了出路。這對奇虎360公司真是致命打擊啊。本來2010年3Q大戰,已經是PC Web互聯網的巔峯與黃昏了。

看着騰訊搞出了移動時代的通信工具微信,看着小米順着Android搞出了MIUI移動操作系統並且後來還搞出了競底硬件小米手機和小米路由器,周鴻禕急了。這是要給360挖墳啊。不能坐以待斃啊。

2014年,周鴻禕聯合深圳酷派搞手機。但即使生猛如周鴻禕、產品經理出身的周鴻禕、會各種互聯網影響力營銷和推廣的周鴻禕,這次在智能手機這個超限戰中也只能見勢退卻。

硬件必須搞,否則都被別人競底釜底抽薪了。智能手機時代是完不了了,那就退一步甚至說是進一步,搞智能硬件或者說是萬物智能萬物互聯。競底、競底、競底,劫流量。

沒辦法,只能服現實,不服不行。再次回到傅盛開創的安全領域,搞安全價值類的智能硬件,如兒童安全手錶、陪伴機器人、家庭智能攝像頭、家庭智能門鎖等等。傅盛當然深諧此道,不僅也搞了智能服務機器人用於各種車站、酒店、零售店,而且還搞了一個玩法:開放平臺:獵戶星空。這個套路和360安全衛士後期從彈窗廣告模式轉向應用商店模式是一個套路。獵戶星空的:腦(芯片)、手(六軸機器手臂)、腳(室內導航地圖技術)、眼(攝像頭)、耳朵和眼睛(麥克風)也有點意思。但這個路徑顯然走不通。畢竟是360安全衛士有了巨大的裝機量才構建了應用商店商業模式。沒有巨大的智能機器人量,開放平臺是沒有自我能動性的。

時間一晃,周鴻禕搞智能硬件,也6年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