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基本概念

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

密碼算法

3個分支:

  • 對稱密碼
  • 非對稱密碼
  • 密碼學Hash函數以及相關的消息認證碼和數字簽名

互相信任

兩個範疇:

  • 通信雙方基於加密密鑰建立信任的密鑰管理和密鑰分配的問題
  • 基於通信方身份建立信任的用戶認證問題

密碼算法與協議

4個領域:

  • 對稱加密:用於加密任意大小的數據塊或數據流的內容,包括消息、文件、加密密鑰和口令
  • 非對稱加密:用於加密的數據塊,如加密密鑰或者數字簽名中使用的Hash函數值
  • 數據完整性算法:用於保護數據塊(如一條消息)的內容免於被修改
  • 認證協議:有許多基於密碼算法的認證方案,用來認證實體的真實性

計算機安全

對於一個自動化的信息系統,採取保護措施保護信息系統資源(包括硬件、軟件、固件、信息/數據和通信)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 數據保密性:確保隱私或者祕密信息不向非授權者泄漏,也不被非授權者所使用
    • 隱私性:確保個人能夠控制或者確定與其自身相關的哪些信息是可以被收集、被保存的、這些信息可以由誰來公開以及向誰公開

    對信息的訪問和公開進行授權限制,包括保護個人隱私和祕密消息。保密性缺失的定義是信息的非授權泄漏

  • 完整性(Integrity)

    • 數據完整性:確保信息和程序只能以特定和授權的方式進行改變
    • 系統完整性:確保系統以一種正常的方式來執行預定的功能,免於有益或者無益的非授權操縱

    防止信息的不恰當修改或破壞,包括確保信息的不可否認性和真實性。完整性缺失的定義是對信息的非授權修改和毀壞 (修改、欺騙和否認,可以用加密Hash函數/Keyed Hash Functions
    的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 可用性(Availability):確保系統能工作迅速,對授權用戶不能拒絕服務

    確保對信息的及時和可靠的訪問和使用。可用性的缺失定義是對信息和信息系統訪問和使用的中斷

數據保密性

保證收到的數據的確是授權實體所發出的數據(即沒有修改、插入、刪除或者重播):

  • 防止傳輸的數據遭到被動攻擊
  • 防止流量分析

不可否認性

不可否認性防止發送方或者接收方否認傳輸或者接受過某條消息。

  • 源不可否認
    證明消息是由特定方發出
  • 宿不可否認
    證明消息被特定方接收

隨機數及隨機數特性

  • 隨機數
    • 獲得隨機數的2種方法:
      基於物理現象由硬件產生,比如擲錢幣、骰子、轉輪、使用電子元件的噪音、核裂變等,得到真隨機數;
      由數值算法產生,如線性同餘法,單向散列函數法,密碼法,ANSI X9.17等算法,得到僞隨機數。
  • 隨機數特性
    • 隨機性:不存在統計學偏差,是完全雜亂的數列
      分佈均勻性
      獨立性
    • 不可預測性:不能從過去的數列推測出下一個出現的數
    • 不可重現性:除非將數列本身保存下來,否則不能重現相同的數列
  • 隨機數的使用
    • 密鑰分發和相互認證方案
    • 會話密鑰的產生
    • RSA公鑰加密算法中密鑰的產生
    • 用於對稱流密碼加密的位流的產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