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爲啥崇尚痞、厚、黑?

中國管理爲啥崇尚痞、厚、黑?
  • 劉紅鷹
      在中國式管理看來,西方管理是不知變通的,西方人只認法而不講理。事實上,講原則與變通並不矛盾。而無原則的變化多端,對於一個組織無疑是災難性的。
  • 吳洪剛
      中國式管理中的矛盾的倫理原則

      我們中國人是最講原則的,也是最沒有原則的;最講信用的,也最沒有信用的;最講禮義的,也最不講禮的。對於中國傳統中的“中庸之道”,在現實中往往就是“和稀泥”。

      我們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慣,當你表達即便是相當正確的觀點時,如果言詞激動一點,人們會說你太極端了。正因爲這種不極端的思想,中國人是最具有原諒心的人,比如每次打完大仗,總能寬待敵人,就象對日本人。因此,在中國人眼裏,是沒有絕對的是非界限的。

      不走極端的處世原則,給中國帶來了諸多的倫理道德上的矛盾。比如韓信受跨下之辱,被稱爲忍辱負重,其實當時,他可能就是怕捱打而已,他怎麼知道將來自己一定是大將軍呢?這叫做:“留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我們傳統教育男兒,“寧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究竟那種精神是中國式管理所崇尚的呢?

      中國還有個字叫“痞”,這個字本來是貶義的,但如果用在但同樣的行爲對不同的人倫理評價是不一樣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最大的“痞子”可能要算是劉邦了,要命時連女兒也被推下車,奪天下後又誅殺功臣,這個“痞”其實也成了後世治國之經典了。市井小人就不一樣了,比如水滸中的鎮關西、蔣門神之類,被魯智深、武松給殺了,人們拍手稱快。

      不過仔細想想也可以看出一點規律來,那就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比如李隆基霸佔了兒媳,還專有白居易的《長恨歌》、洪昇的《長生殿》來歌頌,而西門慶那點事,雖也有《金瓶梅》描述,卻被國人所不齒。

      中國式的管理其實一直就是在矛盾的倫理之中。把這種矛盾的倫理觀應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之中。比如中國有句話講“不能任人唯親”,同樣還有句話“舉賢不避親”。中國任何一個管理上說法都有一對立的經典之句。反正是話都讓中國人說完了。所以中國式的管理要說與西方管理相背離,也說不上,因爲,中國式的管理信條中包含了現代所有的管理原則。

      矛盾的倫理賦與了中國的企業管理者們太多的思想武器,想幹什麼都行。比如不想付錢了,學學諸葛亮佔荊州就行。由於在中國的商業界,“痞”、“厚”、“黑”也就成了精明能幹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建立在這種矛盾的倫理道德基礎上的中國式管理倫理,顯然是與現代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商業倫理道德不一樣的。看似包容的中國傳統倫理觀,實則爲中國製造了沒有任何規則的土壤。建立在這些矛盾的倫理觀上的中國式管理,也就演變成了一個爲管理者個人服務的最佳的思想武器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