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避開的三種生活狀態

                          1

今年冬天不知爲何,過得格外清閒。

我原以爲這會是一個極好的機會,讓我有足夠的時間來寫文和做電臺,與親朋好友通電話互訴衷腸。可現實卻是,文章大部分只有開頭,電臺更新頻率低到懷疑人生,與親朋好友通電話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我甚至已經想不起來我每天在做的事情,好似什麼都還沒有來得及,一天就過去了。我隱隱覺得不安和焦慮。

回想工作忙碌的時候,每天有近10小時被工作佔據。腦力勞動者,大腦高頻率運轉,每天不知道要死多少腦細胞,竟還能抽出時間看看喜歡的書,寫一寫讀書筆記或者工作總結。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一天下來做了些什麼,得到了什麼,以及還有什麼地方需要繼續努力改進的,日子過的確比現在要充實許多。

我仔細想了一下,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大概是因爲“太閒”。我可以在偶爾的閒暇裏讓自己得到很好的放鬆,可是“太閒”,卻會讓我變得放縱。

我不是一個自制力很好的人,沒有一些外在的壓力,隱藏在體內的惰性便會開始四散,拖延症隨之而來。原本要做的事情得不到及時的解決,之後的很多事情便會開始堆積,事情積攢得越多,心裏會變得越慌。

我不太喜歡這樣失控的感覺。脫離了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會轉而生出一種對生活的畏懼感。

“忙”不會致命,“閒”纔會,最好的狀態是“忙裏偷閒”。

                                                                            2

立flog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展望,可是,過着過着,展望很容易變成一種奢望。

我們習慣在年初、月初等相對歸零的時刻給自己制定一系列的目標,以此來激勵自己。可大多時候收效甚微。網上有一段很形象的描述,大致是:我今年的目標是完成去年沒有完成的前年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莫名覺得有些中槍。

每年年底覆盤,仿若一種靈魂的拷問。年初定下的flog完成了嗎?完成了多少?完成的效果如何?如若回答均爲正向的,心中便覺得舒了一口氣,卻並不會有多歡喜;如若回答均爲否定,暫時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難免要讓自己難過一陣。

這樣的狀態着實讓人有些心力交瘁,感受不到完成目標的愉悅感,更無力體會生活中的小確幸。

但其實我們可以試着保留自己的“柔軟性”,不必因爲自己立下的flog,而讓努力變得頑固和偏執,無端增加自己的痛苦。

人生原本就是你無論怎樣計劃,都無法規避問題會在它該出現的時候出現。完成了目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3

想要避開的第三種狀態是“疲於應付”。

“應付”本身便不是一個多好的詞,當生活開始變得“疲於應付”的時候,就該要警惕了。是否因爲自己想要的太多,人越是什麼都想要,越是什麼都得不到。弄清楚自己想要如何生活,然後努力去做去靠近。

人生,只要能照亮某一個角落就夠了。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個角落。



微信公衆號:一記夏(ID:N_radio-station)

講述成長與生活

希望你獲得來自內心的平靜和充盈,擁有對自我的自信和對人生的篤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