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夜讀 | 遊戲化不是目的啊!

有點小愛好,有心儀的對象,有能沉迷幾小時不覺得累的遊戲、書本、影視劇,都算得上一種幸福,是吧?當這種沉醉和上癮成爲一種追求,就好比是追求平凡日子裏的純粹快樂。

那如果能夠參透如何獲得快樂,豈不快哉?

不論是從行爲心理學得角度分析,還是從習慣養成得角度分析,都有很不錯得條條框框,姑且就統稱爲快樂的套路。但是就算對這些套路非常熟悉,也按照套路來踐行,卻也還是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呢?明明都是按照套路走的,爲什麼有些人就專注地不亦樂乎,有些人就是得不到快樂呢?

哈哈,這多半是因爲把套路當成了目的哦!

套路只能是手段,套路不能是目的哦!

比如,日常生活裏的現象也能說明這個情況。願意不辭辛苦的奔波簽到、按時打卡,本質上並不是爲了積小成多的快感,一定是有具體而個性化的動力源泉。比如,有些人戲稱上班如上墳,有些人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些人來去風風火火好不熱鬧,有些人則是爲了爭取獲得全勤獎勵,有些人閒不住站遍了每一個工位,有些人埋頭在自己的屏幕後面,有些人對着聊天框傻笑,有些人皺着眉頭講甜美的電話,有些人笑呵呵地擦着一把又一把汗……芸芸衆生,萬千景象,同在工作,各自心事,不勝枚舉。

當談起遊戲化辦公的時候,套路雖好,但實際上每個人的預期體驗是不同的。遊戲化的推廣,第一方面,對於本來就熱衷於某事的那部分羣體來說,是一種順理成章,甚至會因爲強制推廣而生出一種畫蛇添足感;第二方面,對於本來就些許熱愛但又徘徊中的那部分羣體來說,是一種催化劑,能促進和督促他們去深度體驗,結果可能是確認自己的喜好後轉化成第一方面羣體,也可能是認清了自己的厭惡後轉化成第三方面羣體;第三方面,指的是對遊戲化無感、甚至厭煩的羣體。遊戲化在大部分情況下,是促進和積極意義的,但是也會有盲區。

對於遊戲化的盲區,也許可以從”遊戲化是手段而非目的“的角度來分析。

文/良宵聽雨。授權“遊戲夜讀”發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