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的“未來簡史”如何翻開?看比亞迪、海信、三花都做了什麼

對未來,你會有什麼期待?

看看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釋放的“信號”就知道了。

科技大佬們一致認爲,智能時代給中國的製造業插上了“金翅膀”,還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遇,智能製造的“未來簡史”已然翻開。

欣喜之餘,也有人看到了製造業的現狀:不同區域的製造基礎有着很大的差異,比如,有些地方是工業2.0水平,而有的地方已經邁進了工業4.0時代。擺在製造業面前的問題就成了既要補上之前落下的功課,還要跟上智能製造的節奏。

20年後的工廠與今天會有哪些不同?

自動化、機器人、人工智能的應用,如何讓製造業乘風破浪?

智能製造的風口已至,如何翻開智能製造的“未來簡史”?

我們來看看比亞迪、海信、三花控股都做了些什麼。

1比亞迪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汽車行業是如今當之無愧的風口,無人駕駛、共享汽車、電動汽車,時下火爆的AI、新能源都在汽車行業找到了重大的突破口。面對新技術對傳統IT架構的衝擊和重大挑戰,汽車行業的數字化應如何應對?

汽車製造行業的轉型也會經歷陣痛,比亞迪就是汽車數字化轉型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2年,當移動互聯滲透到企業,一場關於企業的轉型升級就開始上演,比亞迪除了積極應對新趨勢帶來的挑戰,還在不斷導入企業信息化規劃及相關項目。

協作與效率:移動化轉型帶來新突破

多年來,比亞迪企業內部對於數字化轉型也在不斷的思考,尋求突破的轉折點。提起當初實施移動信息化項目時,至今讓比亞迪的信息中心辦公信息部經理王建東記憶猶新。比亞迪面臨的難題是:一是要保證數據安全;二是要保證開發效率和成本的控制;三是要保證多個APP和原有PC業務系統的集成。

最終,依託紅芯雲適配移動化解決方案,比亞迪迅速建立了一套統一的移動辦公平臺,快速完成PC系統向移動端的部署,幫助比亞迪22萬員工實現了移動辦公的需求,大大提升了 企業工作效率,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2.海信

移動化爲中國“智”造賦能

智能化是製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將給行業帶來又一次洗牌。新海信在2016年發佈了全面轉型戰略,提出了“未來10年將全面智能化”的目標,這意味着,在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智能化成爲海信新發展履歷中的“分水嶺”。

海信的戰略調整給公司帶來了系統的變革,企業內部數字化建設也將全面圍繞智能化開展,包括技術產品、管理體系、信息系統等方方面面。

智能化成爲履歷“分水嶺”

對於海信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如何整合企業現有的信息化資源,爲集團員工和業務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協同辦公環境是關鍵抓入點。

在企業內部核心系統轉型升級過程中,海信發現,老舊的辦公系統給員工在使用上帶來了諸多不便,比如,員工出差在外無法辦公就是顯著的痛點,這也極大影響了企業4萬名員工的辦公效率。

最終,海信綜合紅芯雲適配在移動化領域的專業性及獨特性,通過藉助紅芯移動辦公SDK嵌入e-HR系統,在不影響老系統使用的前提下,最短時間內完成移動化部署,實現與原有系統的交互,通過企業的移動化,爲中國“智”造賦能。

三花控股

中國設計,全球製造

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爲時代的最強音、發展的主旋律。智能製造的核心就是採用先進的製造管理方法、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起到省人、增效、降本的作用,並最終實現企業盈利。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三花控股就認識到信息技術對傳統工業化生產模式改造和升級的作用,三花經歷了從“成本領先”到“技術領先”的轉型升級之路。

如今,隨着業務的全球化發展,三花在企業發展的路上,又開啓了移動化新徵程。

超越移動化的轉型之路

通過專注領先的技術,不斷創新超越,是三花的使命和初心。在打造“全球製冷空調控制部件王國”的過程中,三花也在不斷擴展並強化自己的客戶服務能力。由於Web技術不斷髮展,三花原有的Sage CRM系統無法滿足各種新型瀏覽器及移動端的正常瀏覽,而且後續軟件升級和項目定製化也存在瓶頸,三花對Sage CRM系統的移動化需求日益強烈。

通過採用紅芯雲適配移動化方案,三花順利完成了CRM系統的移動化,滿足了銷售管理人員異地辦公的需求,並大幅提升了客戶服務能力和精細化客戶關係。

智能製造的“未來簡史”已然翻開,智能製造領域也存在着巨大的潛力。未來,企業如何藉助“金翅膀”,實現歷史的超越,是值得我們思索的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