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浪潮、新華三、中興通訊 生態夥伴大會的“四大滿貫”

跨界網球語言,記者在月餘之內走遍大江南北,參賽中國生態夥伴大會的“四大滿貫”。不要問我,爲什麼華爲、浪潮、新華三、中興通訊的生態夥伴大會,被定義爲“四大滿貫”,因爲其他IT企業也沒邀請我。也不要問我,他們生態思維的優劣差異性,一是說出來得罪人;二是我還指着這些內容收取諮詢服務費。

共性與變化
當然,共性特徵和趨勢性方向還是可以談一些。舉例說明,數字化轉型、聯合創新實驗室、“平臺+生態”等,成爲“四大滿貫”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名詞,此表明上述四家IT企業,對生態價值的認知,推動生態運轉的框架模式基本相同。

但與上一年度對比,也出現了諸多戰略和戰術級別的變化。例如從應用融合,到能力融合,以及生態角色越爲多元化、聯合創新實驗室的重新定位、生態運轉效率的提升等。

華爲、浪潮、新華三、中興通訊 生態夥伴大會的“四大滿貫”

不再侷限於場景融合
逐一進行解讀。五年前的項目運作,由“IT企業-分銷總代理-系統集成商”三方合作完成,但現在的智慧城市、雲計算項目,動輒就有幾十家企業參與其中,此爲生態理念的由來。也是有此變化,IT企業開始重構業務合作模型,重新思考資源的投入方向。

談及變化,應該說早期的生態理念仍存在侷限,只聚焦具體應用場景,被團結的對象也優先選擇IT方案商和行業ISV。由此,我們看到了聯合創新實驗室、聯合創新解決方案、設立生態賦能基金等一大批新思維的誕生。

此爲進步,但進步的還不夠。業務在不斷演進,IT企業也發現此前的生態能力架構並不完整,除應用與底層IT架構的融合外,還缺失PaaS平臺的融合、營銷融合、運營融合、服務融合,以及人才融合。

舉例說明,標準的大數據平臺並不能直接支撐具體行業應用,必須與合作伙伴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數據交換平臺進行融合,由此才能形成完整的數據治理解決方案。而具有上述能力的合作伙伴面向行業,但不面向具體應用場景,而其數據治理能力,又是生態平臺中不可或缺的能力部分。

華爲、浪潮、新華三、中興通訊 生態夥伴大會的“四大滿貫”

從能力融合到全面融合
類似的模式還有很多,例如基於視頻雲,IT企業就需要與商湯科技、依圖科技等人工智能企業合作;在GIS領域就需要與超圖,中地數碼、四維圖新等企業合作。同時,在物聯網、企業通信等領域也存在大量的類似合作。

不僅如此,基於行業雲平臺運營,IT企業也不可能每建設一個項目,就留下一批運營服務人員;基於服務聯合解決方案,IT企業也不可能熟悉每一個行業應用場景。因此生態合作範圍又有所延伸,IT企業聚焦核心價值,尋求“平臺+平臺”、“平臺+能力”模型的生態合作,而此類合作以能力互補爲前提,已完全打破此前上下游的邊界。

生態角色的多樣化
承接全方位能力互補、價值融合的趨勢,生態夥伴角色多元化趨勢也越爲明顯。其實,在2017年此趨勢已被認知,雲計算、大數據的出現,使生態夥伴角色被細分爲數十種。例如在雲計算領域,就出現了雲諮詢規劃服務商、雲管理服務提供商、雲應用遷移服務商、MSP服務商、應用性能管理服務商、CDN服務運營商、SDN服務提供商、雲安全服務商等角色。在大數據領域也出現了數據治理服務商、數據採集服務商、數據清洗服務商、數據可視化服務商等獨立的業務定位。

但上述角色細分還是基於能力定位,而基於業務運作完整性,新角色還在不斷融入生態圈。誰能將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完整闡述清楚?唯有普華永道等“四大”諮詢服務商;誰能持續展現雲平臺的數據價值?唯有行業雲運營商、PPP運營服務商。此外,在智慧城市領域,也需要投融資服務商的參與,在大數據領域,則需要引入數據源合作伙伴。

華爲、浪潮、新華三、中興通訊 生態夥伴大會的“四大滿貫”

提升生態運作效率
當然,夥伴角色定位的多樣化也引發了另一變化。生態的價值就在於能力互補、價值協同,由此我們看見了聯合創新實驗室、聯合創新解決方案,但價值創新並不等同於價值展現和價值放大。

應該說,聯合創新模式深受ISV歡迎,既在性能和功能上提升瞭解決方案的行業競爭力,又使此前相對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完成標準化、產品化轉變。但也必須說明,此前的聯合解決方案也經常因爲政策限制、區域壁壘,以及地方保護主義被束之高閣,很難在多區域複製落地,有違此理念的初衷。

2018年,IT企業看到了此桎梏,在政策層面進行諸多調整,以提升生態運轉效率。舉例說明,中軟國際,國內最大IT方案商,2017年業務收入超過92億元,也就是說日均銷售收入2400萬元,每小時收入100萬元。從此角度分析,IT方案商更看重單位時間內的溝通成本、獲客效率,以及所處生態體系的高效運轉。

基於此思路,IT企業進行了一系列溝通模式優化,針對戰略合作伙伴建立了“一對一”服務團隊,所有業務需求經由統一接口,進行一站式解決。同時,IT企業還協同各區域辦事處資源,給予戰略合作伙伴統一的項目授權,統一的報價支撐,以降低生態體系溝通成本。

華爲、浪潮、新華三、中興通訊 生態夥伴大會的“四大滿貫”

交叉點中的實驗室
最後談一下聯合創新實驗室。實驗室的價值前文中已多有描述。但2018年,IT企業對聯合實驗室的價值又有重新認知,其被放置在生態體系兩條主線的交叉節點上。

舉例說明,華爲建立“e+平臺”,新華三建立方舟平臺,平臺既是生態夥伴相互溝通、相互合作的“朋友圈”,又是聯合解決方案的“應用商店”,生態運轉效率進一步提升。

由此,“實驗室”的定位也有所變化,“實驗室”定位爲聯合數字化解決方案孵化器,其向上對接細分行業應用場景,向下對接平臺之內的諸多合作伙伴,數字化解決方案得以快速複製。

同時,“試驗室”的價值能還體現於銜接IT企業的完整的服務體系。通過“試驗室”既可以將IT企業底層技術向生態傳遞,也可以將IT企業的研發工程師、服務工程師推向前臺,與合作伙伴進行聯接。

具體而言,端到端解決方案需要有端到端的服務體系進行支撐。基於聯合解決方案研發,IT正在提供從規劃、設計、開發、驗證,到交付、運維的端到端服務體系。在規劃、設計、開發階段,合作伙伴有任何技術問題,均可得到研發工程師、服務工程師的現場或在線支持。也就是說,IT企業將研發體系、服務體系等後臺部門職能,前移至“實驗室”中,與合作伙伴組建聯合團隊,共同進行方案規劃、設計、開發,共同拓展市場推進方案落地。

同時,此前合作伙伴通常在客戶現場完成的方案兼容、驗證、二次開發等工作,也可後移至“實驗室”完成,此模式大幅度地節省了項目交付時間,提升了交付效率和用戶滿意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