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挽救日航的一張卡片

假定你是日航的一名員工。
作爲大學優等畢業生,你終於如願地加入瞭如日中天的日航。那段時間,訓練雖然辛苦,但想想親朋好友以及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你覺得很滿足。
隨後“9·11”來了,航空業受到重創,雖有“國資委”的保駕護航,日航免遭厄運,但從此也與虧損結緣。虧損當然不全是你的責任,但是隨着媒體負面新聞增多,你的光環也開始減退。
後來,油價攀升、高鐵興起、競爭加劇、經濟低迷,似乎整個世界都在與日航作對。日航開始入不敷出。不過沒關係,有政府的保護傘,總可以萬事大吉的。
不幸的是,金融危機這根最後的稻草,終於壓垮了你的日航。昔日光芒萬丈的日航開始迅速衰落,就像發動機出現故障的飛機,搖搖欲墜。在尊嚴第一的日本,你的面子開始掛不住了。其實,面子還是小事,關鍵是你的位子也難保了。
你不是不肯努力,但是所有的掙扎都指向一個結果,繼續墜落。於是你只能無助地等待被遣散回家的那一天。曾經的榮光,換成了今日的失落、挫折、失望、悲傷。
 
想當年,日航的兄弟日產也曾面臨厄運。郎鹹平說,日航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該像當年戈恩在日產那樣,咔,咔,咔,壯士斷腕。如果真是這樣簡單,我估計郎教授派一個學生過去日航也就搞定了。
但是,作爲日航的一名員工,對於這樣的外科手術,你的內心該是怎樣的感受?
惶惶不可終日。我說的應該沒錯。你還有心思改善你的運營嗎?你還有熱情服務你的客戶嗎?你還有信心重見天日再造日航的輝煌嗎?
此時,日航員工,最需要的是溫暖,需要的是鼓勵和激勵,需要的是一個重生的機會。
 
幸好,稻盛和夫來到了日航。
在這種情況下接手日航,您有什麼高招嗎?有人這樣當面質問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淡定地回答:“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我沒有什麼特別的高招,我到日航去,就是要把我的經營哲學***到日航的員工中去,再沒有另外的技巧。”
可是,哲學這東西,看不見,摸不着,何以得知它能否奏效?
我這裏有一張卡片,或許可以讓你感受一下稻盛哲學的溫暖。
 
每一位“盛和塾”的塾生都會得到100張這樣的卡片。(“盛和塾”就是學習稻盛哲學的私塾,塾長自然是稻盛和夫,全球有61個分塾,塾生企業家5600名。“盛和塾”每個月舉辦一次“塾長例會”,稻盛和夫親自爲塾生們解答經營中遇到的難題。目前,稻盛和夫在中國有無錫“盛和塾”,接下來在北京和青島、廣州等地也將組建“盛和塾”。我手裏的這張卡片就是從無錫“盛和塾”負責人曹岫雲老師那裏拿到的。)
“盛和塾”的企業家們認爲,這正是回報塾長的時機。此時最需要支持和鼓勵的,就是日航的員工。只要大家齊心努力,喚醒他們的自信,重新點燃他們的激情,日航一定可以在塾長的帶領下度過難關。
於是“盛和塾”印製了55萬張“日航後援團”卡片,全球5000多位塾生,每位100張卡片。他們承諾,他們自己、親朋好友以及自己的客戶,將在近期乘坐100次日航的航班。每次乘機時,他們都會攜帶一張卡片,並將其遞交給日航的一名員工,這名員工可以是空姐,也可以是檢查站的地勤員工等。
在卡片的背面,每位塾生可以寫下自己的留言,比如有人這樣寫:
“我們是盛和塾的,是你們的後援團,爲你們加油,一定要努力啊!”
 
假定你還是開頭那位日航的員工。從“萬人迷”到“千夫指”,從破產法院到後援團,你感受到了世態炎涼嗎?能感受到“盛和塾”的溫暖嗎?
在“日航後援團”卡片背面的最上方,是稻盛和夫語錄:“真心實意地待人接物”。稻盛和夫認爲,公司最重要的財產,其實是員工的心。能夠點燃大家的激情和熱情,就找到了復興之路。
另外還有“盛和塾”塾生建議,只要每個塾生企業聘任2位日航解聘的員工,1萬名“下崗”的日航員工就有了着落。這場由“盛和塾”發起的、號稱日本“草根運動”的友情聲援能夠成功嗎?
一張張卡片能拯救水深火熱之中的日航嗎?
答案永遠只有上帝才知道。
但我確信,當日航的員工以“感恩之心”面對他的客戶和社會時,那種從心底裏煥發出的力量,是絕對無法抵擋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