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M--組件化業務模型簡介

面臨的挑戰

在我們設計和開發信息化系統時,儘管我們千方百計的考慮各個業務環節之間的關係,但由於需求的提出及系統的建設等衆多方面的問題,業務功能實現上的脫節和重疊還是層出不窮。突出的問題主要有:

Ø業務人員和技術人員缺乏一個統一的語言對業務進行闡述

Ø缺乏從業務角度對系統的業務功能的一個全局的視圖

Ø信息系統對業務功能的實現存在重複建設和功能缺失

Ø缺乏流程化,模塊化業務描述的基礎

因此,在未來的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一方面要採用成熟的信息技術,另一方面需要對信息系統建設要有清晰的業務定義。可基於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Ø業務的模塊化分析

Ø公共業務功能的抽取

Ø業務功能的流程化描述

組件化業務模型的概念

傳統上有兩種看待業務流程的方式:

Ø組織結構來看,把組件架構分成了獨立的功能性部門,無法看到跨部門的協作以提供客戶價值。

Ø基於價值鏈的業務模型,提供了價值鏈的運行模型,但看不到關鍵能力。

 對於一些重大的業務,用流程的方式來看將變得非常複雜。而CBM則提供了一個更簡單、更全面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

組件化業務模型(CBM)是一種獨特的業務建模技術,它將各機構劃分爲互不重疊的組件,以識別創新與提高的機會。該模型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允許信息化決策者或建設者在諸多不同的層面上觀察其業務,作出合理的計劃與決策。

從較高的抽象級別而言,CBM 是相對較爲直觀的概念。針對於CBM所服務的用戶而言,它就像一個黑盒子,使用者無需知道它是如何實現的。其解決方案的基礎是信息化相關核心業務組件的定義。業務組件是那些所提供特定的業務價值的、能夠獨立進行操作的人員、技術、方法和資源的分組。

從相對形象化的角度而言,CBM可以理解爲業務組件映射,一個3N列的表。這三列分別說明如下:

Ø指導(direct) 是關於戰略、總體方向和政策

Ø控制 (control) 級別是關於監控、管理例外情況和戰術決策

Ø執行 (execute) 級別是關於具體工作

組件化業務模型的價值

組件業務模型通常爲信息化建設者提供"面向未來"的業務框架,促使信息化系統朝着完全成熟的內部專業化組織發展。

 組件業務模型能夠作爲診斷工具,在不增加組織複雜度的情況下實現組織內部業務的專業化,幫助那些組織結構複雜的部門識別並隔離問題,。

組件業務模型還能夠彌補業務和技術之間的差距。它所提供主要內容-  是“業務組件映射”----即組織情況的單頁快照,輔助決策者確定相關決策。

組件業務模型引進模塊化服務的概念對業務進行分析,目的就是爲了使  IT能夠更靈活地支持業務的變化。利用組件業務模型滿足業務變化的要求,保證設計上的靈活性與應用系統的實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