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砸搶燒不是愛國是害民

冒煙的街區,翻倒的汽車,臉孔扭曲的人,這不是文明社會應有的景象,而更像是可怕的矇昧圖景。這不是真正的愛國者所爲,真正的愛國者是不會損害這個國家的人民的利益的。

  釣魚島事件持續升溫。我海監編隊巡航,我駐日大使拒絕接受日方的抗議,中國政府維護我海洋權益的力度在加大。令人遺憾的是,國內一些過激分子借釣魚島尋釁滋事的力度也在加大。昨天,西安和長沙等地發生了打砸燒搶事件,一些日本人控股的商場和店鋪遭遇砸搶,不少行駛或停放在街頭的日系車被搗毀。

  不管出於怎樣的心態,將暴力加諸於正常營業的商場和公民私有的汽車,都是對法律秩序的公然挑釁,都是不折不扣的違法行爲。這些人以愛國的名義,幹下了害國的勾當:此類行爲對日本政府和右翼勢力毫髮無傷,卻給無辜的同胞造成財產損失,給國家和民族招來白眼和恥笑。對於少數一意掄起棍棒打砸的人,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而對那些只是一時頭腦衝動而禍害日系產品的人,則必須奉勸他們一句:保持冷靜和剋制,分清違法和愛國的界限,盡快回到理性的軌道上來。

  中日的釣魚島之爭是一個複雜的棋局,也許要經過長時間的博弈,雙方纔能找到解決之道。在彼此試探和較量的過程中,兩方的人民都會產生焦慮、失望、憤怒、衝動的情緒,這是一個客觀存在。民衆的情緒不可能在“理性愛國”的呼籲聲中瞬間消於無形,也不可能僅僅是心裏波浪滔天而完全沒有行動,關鍵是要不斷引導民衆有理有力有節地表達愛國熱情,把行動限定在法制的框架內。

  首先要強調的是,決不能再對同胞擁有的日系店鋪和產品施以打砸。買日系數碼產品的中國人,購置日系汽車的中國人,只是在分享現代科技文明的成果。開設日本料理店的中國人,只是在“世界是平的”的經濟體系中謀求生計。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的中國人,都有同樣的中國心。日系相機和汽車不是大風颳來的,都是國人用辛苦賺來的錢買的。日餐店也不是日本人無償援建的,同樣是國人投入金錢和時間建起來的。所有這些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私有財產,不分青紅皁白地予以打砸是強盜行徑,是必須要受到譴責和制裁的行爲。

  其次是必須保證在華日本人的安全。需要弄清楚的是,這次大張旗鼓地策動“購島”鬧劇的是日本政府和右翼政客,而不是普通的日本民衆。愛國者到日本使領館以文明的方式示威,是法律許可的行爲。但把抗議的矛頭指向普通的日本人就選錯了對象,而對他們所擁有的商場和器物進行焚燒打砸,甚至對其進行人身傷害,則是錯上加錯。即使在現代文明未昌的古代戰場上,“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也是被普遍信奉的規約,而在以國際法來協調和規範雙邊關係的今天,保護他國人員在本國不受傷害是每個國家應盡的義務。

  還有就是不能強迫別人“抵制日貨”。“抵制日貨”的口號在歷史上影響巨大,但它究竟發揮過多大實際作用,在保釣風雲中又能發揮多大作用,都值得認真考量。一般來說,抵制日貨可以成爲個人選擇,用以表達不惜代價達成目的的決心。但它不能成爲整齊劃一的律令,更不能搞“誰不抵制,誰就必有異心”的站隊。你有權和日系產品從此說再見,他也有權對日系產品照用不誤。用不用日系產品不會是愛國與否的分水嶺,重要的是當國家需要你站出來捍衛主權時,你是否慨然出列。

  冒煙的街區,翻倒的汽車,臉孔扭曲的人,這不是文明社會應有的景象,而更像是可怕的矇昧圖景。這不是真正的愛國者所爲,真正的愛國者是不會損害這個國家的人民的利益的。這裏頭涌動着以愛國爲名的無端戾氣,包裹着紛繁社會矛盾的曲折表達,夾雜着意圖改變現狀的民粹情緒。如果任由這種勢頭繼續下去,不僅釣魚島問題不可能得到妥善解決,就連民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也無法保障。火速制止打砸燒搶是必須的,而着眼於化解戾氣的長遠舉措也應該加速醞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