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的牛糞有得是

【eNet硅谷動力消息】搜狐是我國互聯網巨頭之一,實力雄厚,受人歡迎,網絡流量也名列前茅。而在打敗新浪成爲北京點擊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2008年奧運會互聯網內容服務贊助商後,更是如虎添翼。然而細心的網友也許會發現,搜狐擁有這樣那樣的優勢,本該能夠大展宏圖,而綜合排名卻總是屈居於百度、騰訊和新浪之後,才坐了第四把交椅,敵不過那些後起之秀了。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首要的原因在於,搜狐雖然擁有國內最強大的網絡科研團隊之一,卻做什麼都沒有做到做好。還記得互聯網剛剛在中國繁榮的時候,搜狐就率先爲用戶提供了搜索服務,儘管搜索結果並不盡如人意,卻讓我們永遠記住了搜狐的開創性貢獻。如今,互聯網如日中天的時候,搜狐卻將先前建立起來的搜索引擎品牌效應揮霍殆盡,從此,百度、Google的出現幾乎使人們忽略?
 
Google的影子,無論是從引擎名稱還是服務內容,怎麼看怎麼像Google的翻版,唯一複製不了的就是Google世界一流的技術。搜狐直通車本來是一款非常不錯的下載工具,下載速度快,軟件運行穩定,外觀也特別的人性化,應該大有可爲,卻又偏偏背上了流氓軟件的罵名,以至於迅雷和網際快車輕鬆剷除了一個強有力的潛在競爭對手。我們不能低估搜狐的科研能力,但它的這些科研成果卻並不具有太多的吸引力。
 
搜狐是中國最大的信息交換平臺之一,凡事卻總是慢人一拍,這充分反映了搜狐的市場敏感度欠佳。在我看來,無論是在創意上還是實用上,搜狐博客都可圈可點。比起新浪博客呆板的界面而言,搜狐漂亮的模板應該能夠吸引更多的目光。實際上呢,搜狐博客的總流量卻不及新浪。早在2006年9月,張朝陽就已經放言稱搜狐的博客半年之內將趕超新浪,如今,我們可以說,如果這一目標能實現,搜狐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因爲搜狐要投入的大筆資金實際上是對於其博客營銷滯後的彌補。搜狐博客起步較晚已經使其輸在了起跑線上,而後對於名人博客的忽略更使其嚐到了! 落後就要捱打。當大批名人紛紛在新浪安家後,搜狐才意識到名人效應的重要,等到其再去拼搶資源時,才發現自己最多撿到了二手貨。新浪徐靜蕾博客的人氣高達幾千萬,能抵消搜狐多少草根了。
 
如果說搜狐不能引領時代潮流可以理解,但是落後於現實則是不可原諒的。例如,搜狐是我國最早提供免費郵箱的公司之一。多少年過去了,各個免費郵箱提供商都紛紛擴容,從幾兆到不限容量;紛紛改進服務,像網易的D計劃,雅虎的測試版等。只有搜狐,似乎絲毫沒有危機感,還在守着它那小小的50兆容量,並且響應速度也並不快,最要命的是,還總是給自己的用戶不停地發郵箱升級廣告等垃圾郵件。搜狐的另一款郵箱,即搜狗郵箱,雖然有2G容量,卻平淡無奇,再加上其起步較晚,基本上沒什麼吸引力。
 
搜狐不太懂得“拿來主義”。Google收購了Youtube,短期之內就迅速收回了成本,應爲Google旗下的Youtube更加精緻,更加完美,當然也就更受歡迎。而搜狐收購了曾經的中國第一大社區chinaren之後,雖然經歷幾次改版,卻無所作爲,用戶羣大量流失。原來領先的同學錄和社區等業務,已經被弄得不成人形。在這樣的情況下,校內網等學生社區纔有了機會,迅速興起,佔領了大學校園。
 
我並沒有小覷搜狐的實力,因爲這是它能夠取得如今地位的根本,但是,如果繼續這樣的發展,它永遠也成爲不了中國第一,反而還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傷痛不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