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總局高建秋:信息化建設就像過日子

高建秋的經歷和多數人不同,他有一段值得驕傲的軍戎生涯,這段生涯給他以後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再次回憶起那段時光他想起那句歌詞:“生命裏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不感到懊悔”。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經濟信息中心運行維護處處長 高建秋
結緣計算機
1968年2月,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高建秋在老家山東煙臺參了軍,來到了地處山西的總參測繪局第二辦事處,新兵培新完畢便被安排到連部當文書,不足一年又被組織選拔去學習軍事測繪。高建秋清晰地記得那是1969年1月9號,也就是學習軍事測繪的第5天,一項新的學習任務又擺在他和他的戰友們面前,那就是學習計算機。於是,他們又被派到地處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凱里的南豐機械廠(又叫830廠)學習那個神祕的“高級玩意兒”,那時部隊上已經有了引入電子數字計算機的打算。經過將近半年,1969年的7月1號,高建秋一行人學成歸來,一個名叫DJS-21的機器代替了原來的手搖計算機成了測繪軍用地圖、計算大地座標的主力,高建秋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這臺機器的“勤務員”,一當就是16年。
1969年到1985年這16年間高建秋的主要工作就是DJS-21的開發和運行維護,這臺DJS-21體積很大內存卻很小,運行速度和工作效率和現在的計算機設備不能同日而語,但是它卻爲測繪局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不知多少倍的效率,在我國軍事信息化歷程中留下了一個前進的足跡。
邁過轉業這道坎兒
轉業對於高建秋來說是一個坎兒,這意味着他要再次選擇以後的路。
因爲割捨不下23年的技術情結,他決定繼續從事技術工作。“那時候根本沒有考慮太多,完全出於對技術的滿腔熱情而選擇了以後的發展方向。”那一年,高建秋41歲,他轉業到了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信息中心,恰好趕上信息化建設的起步階段,那時候他一面要拿着鉗子烙鐵做線聯網,一面要學習新的軟硬件技術。舊知識不能丟,新知識要抓緊學,就這樣一路小跑着進入了信息化時代。
高建秋不斷的用“突飛猛進”這個詞來描述從1990年轉業到現在我國信息化的發展變化。他親身經歷了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信息系統從無到有的過程。他介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僅實現了從國家局到省(包括自治區)、地市、區縣、各地工商所的五級網絡連接,圍繞工商行政管理業務還開發建立了各種信息系統,像企業登記管理系統,商標註冊系統、企業日常監管系統包括企業的行爲監管及廣告監管系統、公平交易執法系統等基本覆蓋了全部工商行政管理業務。要在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完善的基礎上,不斷向深度廣度發展,地域界限正日漸淡化。現在的信息系統已經突破了孤島式的管理模式,下一步的趨勢就是連接省與省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信息系統,高建秋說“建立全方位的、全國範圍內甚至國際範圍內的信息共享系統其實並不遙遠。”
24年管理經
高建秋掐指一算他做管理已經有24個年頭了。
1986年1月部隊整編,高建秋從地處山西的測繪大隊調至地處西安的總參測繪信息技術總站航測遙感室任主任兼工程師,開始把注意力從對機器的管理轉移到對人的管理上。16年的測繪經驗讓他形成了一種嚴格的做事習慣,萬分之一的差錯都不能有,“因爲軍事測繪要肩負很大的責任,出了錯兒是要掉腦袋的。”他要求他的兵一定要有責任感,做事必須認真負責。5年以後,他把這種作風帶到了轉業單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這之前他的部下都是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的軍人,而在這之後他要面對不同的管理和服務對象。
用高建秋自己的話說“部隊都是硬指標,說什麼時間完成任務必須什麼時間完成,不容解釋”  但是“地方更民主一些,靈活性比較大,主要靠自覺。”對於這樣的差異高建秋選擇了無爲而治,“心平氣和的去接收”。高建秋說他現在的管理主要靠“民主”,充分的依靠“羣衆”、相信“羣衆”。但是,“做事認真負責的原則始終沒有改變”,部下出了錯照批不誤。高建秋一直認爲人性化管理是要建立在規章制度基礎上的,“規章制度是本,政府機關尤其要重視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如果一味強調人性化管理而打破了原則性的東西那就很危險。”
信息化建設像過日子
令高建秋自豪的是當年的一臺DJS-21用了十六七年完好率、利用率依然很高。
“而現在計算機發展速度日新月異,設備更新換代也快了,軟硬件設施極其發達,但是有效利用率卻不高,大部分功能發揮不出來。政府部門對信息化建設的投資多了,投資的有效性卻值得分析。”高建秋認爲:“配備的東西能派上用場纔是關鍵,如果爲了追求信息化概念而做信息化那就會造成一定的浪費。”
在高建秋眼裏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就像是過日子,以前窮,機器是很珍貴的,用就用到極致,那臺DJS-21就充分發揮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光榮傳統,“晶體管落後了就配上集成電路,運行速度慢就添內存,這麼多年不斷的根據需求添置一些東西DJS-21一直運行的好好的,如果不是後來有了更好的替代品這臺DJS-21還能繼續工作。”高建秋認爲,“從應用的角度上來看能用、夠用、好用就可以了。”在他眼裏信息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現在的人往往把信息化看作一個結果,一味的追求快速實現信息化,上了很多高級的系統卻忽略了自己是不是真正的需要它。”從事計算機管理應用40年的高建秋頗有感觸地說:“設備先進了還要提高應用才行”。
改變CIO困局
在高建秋看來,我們國家還沒有真正的CIO。
“CIO是什麼,是信息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的一個職位。信息化是什麼是一項自上而下的、全民參與的工程。”
在高建秋眼裏沒有一把手的授權CIO是徒有虛名的。“信息中心的主要組織管理者應該參加高層會議”,但是,目前在國家行政機關來講這還是個理想。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信息化的日益加強,人們對CIO職能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凸現,所以不管是CIO還是準CIO都要練好內功迎接機遇的到來。
高建秋說CIO不是一般人,他既要懂技術又要懂管理,而且管理技能比技術更重要,他既要有全局觀,又要懂得溝通協調,還要能把內部團隊管理的井井有條,可以說時代造就了CIO這樣的人物,但是,如果沒有真本事也必將完成不了信息化大業。有一句話叫“有爲、有位、有威”,“要真正做到讓信息技術成爲展現本單位本部門綜合實力水平的支撐平臺”,高建秋認爲這纔是CIO的價值所在。
高建秋不是CIO,卻期盼着CIO時代的真正到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