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調研診斷報告?

與業界傳統的調研診斷報告洋洋灑灑數萬字甚至一本書的厚度不同,筆者從獨立做諮詢第一天開始,撰寫的調研診斷報告從來就沒有超過一張A4紙。
人們都說,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容易,能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就難了!越是看起來簡單的東西越是考驗人的分析判斷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沒有真知灼見、沒有洞察力和遠見力,是不可能在簡短的篇幅內呈現調研內容與問題診斷結論的。諮詢師具有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和專業的理論素養,才能舉重若輕,才能如庖丁解牛,遊刃有餘。

諮詢調研診斷報告包含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
一、企業概況:
從企業提供的書面資料(企業管理需求與概況表附後)和自己的觀察判斷歸納而成。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1、企業性質;2、企業規模;3、成長年限;4、主要產品;5、主要市場;6、股東結構;7、員工人數;8、產值或利潤。
二、管理需求:
從企業負責人或人力資源負責人書面提供的資料中概括或節選。
三、問題表象:
從調研座談記錄中歸納整理具有普遍性或獨特性的問題或現象,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主要問題又不可遺漏。表面上看就好像是員工語言,如:1、“大事小事老闆一人說了算”;2、“制度一大堆,除了扣款管用,主管自己從來不用”;3、“問題成堆、會議成堆,就比會吹,工作不推”等等……
四、原因分析:
這是真正考驗諮詢師能力的環節,對企業不良現象背後產生的原因,諮詢師必須要言不繁,一針見血,直指要害!比如針對以上三個問題表象就必須分析產生的原因:
1、老闆大權獨攬,沒有決策機制。其中“老闆大權獨攬”既是“大事小事老闆一人說了算”的原因,也是企業“沒有決策機制”的原因,同時也是一種現象。
2、制度形同虛設,管理人員帶頭破壞制度。“制度形同虛設”既是“主管自己從來不用(制度)”的原因,也是“管理人員帶頭破壞制度”的結果;管理人員帶頭破壞制度也是制度形同虛設的原因。
3、職責不清、權責不明,收入未與績效掛鉤,管理機制缺失,企業文化存在不良成份。職責不清,必然“問題成堆”;權責不明,必然“工作不推”;管理機制缺失,一定導致“會議成堆”;企業文化存在不良成份,一定導致“就比會吹”,這也和“老闆一人說了算”有關,幹部們只要吹得老闆認可,哪管其他員工不滿?如果企業有健全的績效評定機制,工作成果與收入掛鉤,幹部們還哪敢亂吹、工作不推?
五、診斷結論:
看“病”嘛,就得給企業一個說法,知道企業得了什麼病,接下來才能談如何“治療”。診斷結論就是一句話,諸如“腦溢血”、“腸梗阻”、“經絡不暢”、“先天性基因不良”……“把脈”準不準,企業認不認可諮詢師,就看這句話。這纔是最見功力的地方!那麼企業在成長過程中通常會有哪些病呢?諮詢師必須要給一個準確的說法。比如“成長型企業轉型升級陣疼期”或“企業文化先天性基因不良導致的×××晚期”。
六、解決措施(“處方”):
這部分是診斷報告的核心。就是針對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一列出解決措施或解決思路。我們知道一般把脈準的醫生,如果良心沒壞,他開的處方基本上都能把病治好。還有醫生只醫可醫之人,如果病入膏肓,醫生斷不會收家屬銀子,而把自己置於江湖騙子之列的。把脈準,有能力治好病,醫生纔會開處方,否則,他會撂下一句話走人:“老夫實在無力迴天,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有良心的諮詢師對待“企業文化先天性基因不良導致的×××晚期”這樣的企業也是一句話“你們另請高明吧”。只有那些處於“成長型企業轉型升級陣疼期”的企業纔有必要開處方,諮詢師纔有與企業深度合作的必要。
爲什麼如此獨立特行?筆者在調研現場就直接出診斷報告,此其一;其二,傳統的調研診斷報告說企業問題的篇幅也很少,最多幾句話;其三,我向一位資深的行業人士請教“爲什麼調研診斷報告看上去有一本書厚,可關於企業的現實問題卻那麼少?”“就是要讓老闆看懵,這樣顯得我們專業!”他的回答讓我決定另闢溪徑、單刀直入,廢話不說,直指問題核心、直言解決思路;其四,打比方到醫院看病醫生開的處方都寫在一張便籤紙上,如果醫生寫一本醫書一樣的處方,要是重病的話,估計處方沒有寫完,人就沒了。基於以上原因,我也開處方吧。諮詢師不就是企業的醫生嗎?這樣就形成了具有張氏個人風格的簡潔獨特的調研診斷報告格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