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品類殺手

  最近讀完一本好上司,也是好朋友推薦的書《品類殺手》,其中講述了美國近現代零售史,揭示了零售革命及其對消費文化的影響,讓我從一個廣闊的歷史視角認識了零售這個有趣又充滿傳奇的行業,瞭解了在歷史,環境,經濟,政策,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零售變革。

  我們將視角轉換到2006年,也就是該書中文第一版發行的那一年。什麼是品類殺手?專注於特定品類,提供廣且深的商品供消費者選擇的連鎖店。例如玩具反斗城,只經營玩具這一大類商品,提供相比其他商店種類更廣泛,價格更低的玩具。對於帶有購買玩具目的的消費者而言,與其去百貨店裏僅有的幾個玩具貨架上挑選,不如去玩具反斗城這樣的地方,畢竟這裏有整整一個商場的選擇,還有更實惠的價格。家得寶,家裝建材類的品類殺手,除了龐大商品種類和價格優勢,還爲顧客提供專業的指導意見,對於有家裝建材購買目的的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地方。還有巴諾書店,沃爾瑪,星巴克等等。而今天,這樣的商店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品類殺手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給予消費者更多更好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創造了自己的品類,提供了一種注重顧客體驗的的咖啡服務,強調了人的第三地點(第一地點家庭,第二地點是工作),並且無論任何一個人,無論他是誰,從事什麼,都可以在這裏喝到相同體驗的咖啡,星巴克創造了一種 “買得起的奢侈”,咖啡也是他們服務的一部分。

  定價給予了品類殺手極大的競爭優勢。只經營特定品類,相比傳統百貨商店而言降低了商品管理成本,在佔地較大的商場區域內提供足夠多選擇的該品類商品,就需要從這一品類的批發商,甚至直接從製造商們那裏進行大批量採購,巨大的採購數目理所當然的能獲得價格上的優惠,這些是夫妻小店無法達到的。再運用現代化技術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品類殺手們便能以更低的價格出售相同的商品,而通過規模效應加上貨品的快速流通,品類殺手仍然可以獲取可觀的利潤。無論在過去哪個時代,人們總是希望以合適,或者更低的價格買到更高級的物品。早期這場遊戲的名稱就叫 “ 效率 ” ,如果你以更高的價格售賣相同的商品,那你就等着完蛋吧。

  新的購物中心取代了傳統的百貨大樓,一間佔地巨大的超級購物中心,裏面往往佔着一家大型主流品類殺手,例如沃爾瑪,因爲他們能爲購物中心帶來巨大的人流量。周圍再開設各種類型的商店,這樣一個大型的購物中心無疑給當地社區帶來了便利,也爲當地政府帶來了可觀的零售稅收入,同時購物中心的配套設施,例如交通等,促進了該地區的繁榮。但事實是,永遠不會有完全滿意的消費者,零售業態也不會永遠一塵不變,品類殺手的形式,也不會固守如初。瘋狂的擴張加速了區域市場飽和,爲了保持高效運轉,多餘的店鋪必須被關閉,消費者們也不再像最初那樣忠實於某家品類殺手,零售商們必須尋求新的增長。比如增加商品種類,重新排列商品組合,進一步提高購物效率,提升購物體驗,與顧客達成某種關係等等。購物中心也必須尋找新的引流方式,現如今我們看到購物廣場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商店林立,還有相應的餐飲區,電影院等等,滿足人們更多的需求。

  對於一個有購買目的消費者而言,品類殺手專業性的銷售形象以及合理的價格能更好的迎合人的需求。我只需要專注某一品類,提供廣泛的商品種類,以較小粒度合理排布商品,方便客戶高效的挑選。但競爭也會接踵而至。供應商當然不會只希望一家獨大,強大零售商可以左右供應商和製造商,讓他們構成競爭,漁翁得利,供應商也希望同一零售領域出現競爭,能帶來更多機會。過去的品類殺手做的是從供應商進貨,自己進行零售環節,但現在這種做法不會賦予你多大的競爭力。而現在的品類,也許還談不上殺手,如何在零售大潮中異軍突起呢?我們看到優秀的零售品牌除了有自己強大的銷售能力,還在供應鏈環節起到了主導作用,ZARA 設計了貼合時尚前沿的服飾,首先設計上就已經吸引了人心,而你在 ZARA 以外的店又找不到的一模一樣設計,這樣的商品在市場上便具備了稀缺價值,相比其他服裝零售商更好的解決了消費者穿衣的需求,高效的供貨系統保證了店內款式的及時更新,合理的價格消除了顧客最後的心理障礙,如此便賦予了 ZARA 超強的競爭力。

  網絡購物我認爲他不是一個新興行業,它是一種零售的新形態,就像品類殺手較之於傳統百貨店和夫妻小店。網絡的特別之處在於消除了邊界。一家實體店只能輻射周圍臨近區域,而網絡購物只需要你能接入互聯網就可以,快遞幾乎可以將商品送到任何角落,甚至是那些實體零售業還不發達的地方。

  海淘代購的興起也應證了消費者對更合理價格,更優質商品的需求。二胎政策的開放刺激的母嬰市場,這是政策對消費的影響。在日本,很多獨立且具特色的夫妻小店並沒有被品類殺手擊垮,這是地方文化的影響。

  諸如此類,一切都是消費民主化,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講:我就是希望花更少的錢買更多更好的東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