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管理升級比轉型更迫切

零售管理升級比轉型更迫切

作者:張國祥

2012/4/29

聯商網博客正在發起一場《零售轉型之我見我思》的徵文活動。轉型一詞在中國叫得非常響,媒體出現頻率非常高,並且各行各業都在談。更多的是談論轉型升級,看來大家都認爲轉型和升級是並重的。就珠三角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實踐來看(應該是走了一些彎路),人們似乎都把着眼點放到轉型上,而忽略了升級。轉型並不意味着一定要放棄傳統產業,而應該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管理水平。轉型我並不反對,中國的各行各業管理升級比轉型更迫切,零售業更是如此。我之所以這樣認爲,既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也是站在管理的角度談行業。

我既爲幾家零售業做過諮詢服務,也是零售業(超市)消費的常客。中國的三大直轄市我都有暫住的經歷(重慶去得少),沿海廣州深圳我生活了十幾年,總體感覺是,國內大部分地區服務水平都不理想,就連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服務水平令人滿意的超市、商場也是鳳毛麟角,僅就我最近在上海某大型超市的陪購經歷就可見一斑。

太太新到上海,晚飯後陪逛超市就成爲我的選修課。真不湊巧,四月中旬接連碰到了幾件不愉快的事情。上海糕點很有特色,第一次買的吃完了,本想第二天再買,想不到竟然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幕:營業員正在糕點櫃旁邊擦拭皮鞋,作嘔的感覺都有了,哪裏還敢再買?過了幾天,忘記這事了,還想再買糕點,結果又看到同一位大嫂在糕點櫃旁邊整理芹菜,腳還踏在櫃檯墊板上面,她的舉動又勾起了我們不愉快的記憶,購買慾望又被無情地扼殺。第三次,太太想學點知識,她對上海話“地力”(馬蹄)是什麼不清楚,問一位正在理貨的營業員,得到的回答是:字寫那麼大,你不會看啊?!雖然她沒有高高擡頭,可是她瞪眼與不屑的表情卻被我一覽無餘(幸好我太太沒看見),我拽着我太太的衣服角趕緊走開了……

這是一家有十幾輛免費接送購物車的超市,規模有多大,不用我說,朋友們也應該猜得到。我們也到過一些規模中等或更小的超市,服務水平更差。就我們的經歷來看,天津、北京也比上海好不到哪兒去。廣州深圳的服務水平還是比其他在方要好一些。就我們的經歷,超市服務水平最好的是黑龍江鶴崗市的比優特商貿公司。怎麼好,我不講,從競爭對手的反應,朋友們就能知道端倪。大潤發等零售巨頭一直看好這個邊陲資源城市,但都感到超越比優特的可能性不大,而遲遲沒有進駐。這家企業的服務水平五年前已經具備國內一流水準——員工在規範化的管理體系內積極主動工作,所有員工付出都與收入成正比,員工潛力的激發讓老闆比王石還瀟灑。這既讓我看到了管理的力量,也發現了傳統行業管理升級的巨大空間。

結合珠三角製造業轉型的教訓,我感到零售業管理升級、服務升級是當務之急。零售業本身就是永不過時的產業。轉型倒是那些經營無方、服務水平低下的企業的必然選擇——活下去都存在問題,難道不轉型等死不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