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魚弟:你不是我,如何評判我的人生?

近日,殺魚弟因鬥毆再次進入公衆視野。這是他繼九年前殺魚走紅及去年自殺引發爭議之後第三次成爲社會熱點。每一次,都會掀起一場爭論。

2010年,九歲的他和父親在蘇州一菜市場殺魚,“手法嫺熟,眼神犀利”,被人拍下上傳網絡後迅速成爲“網紅”。人們從那張照片裏看到了底層人討生活的艱辛,孩子神情流露出的對生活的忍耐和倔強。很多人心疼這個本該享受快樂童年,卻在現實中過早品嚐生活苦澀、人生不易的孩子。(參考自澎湃新聞)

就在我們已經忘記這個曾給我們帶來感動的孩子時,去年,殺魚弟竟因爲與父親的矛盾而喝下百草枯。很多人感慨,果然,這個孩子應該早早迴歸課堂的。

這一次,年紀輕輕的他和父親一起與人鬥毆,被刑拘。我們再次感慨,早該讓校園,讓教育來拯救他的。

我原來也是這樣的想法,但細細想來,他的生活何時離開過教育?家庭,社交圈,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塑造着他的人格了。我們所遺憾的,只是他沒能和同齡的孩子一起,接受學校教育。我當然舉雙手贊同他當年應該和大多孩子一樣,坐在教室裏,有親愛的老師和同學,有知識學習,有道德修煉,然而,我們誰又能保證,走進校園他就會有更好的出路,走進校園他就能有溫和的性格,高尚的品行?看看那個13歲弒母的孩子吧。根源在家庭,在生活的環境,而非學校。生活處處皆教育。殺魚弟性格的形成多半是受其父親影響吧。

至於我們同情他沒能接受學校教育,我們從他九歲時殺魚的照片中看出了他“對生活的忍耐與倔強”,我不知道這種判斷是對還是錯,我只知道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冷暖自知,有時並非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

記得我初中時,有個女同學輟學了,一次,我坐公交車去書店買書,正好在車停靠一個站臺時看到了車窗外的她,她正在一個早餐攤子前給人包蒸飯,她也無意中看到了我,眼神中似乎有一些尷尬。我當時很同情她,心想着,等會買書時多買一本送給她吧。可是後來我怎麼也想不到她會喜歡哪本書,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可笑,有點自作多情。也許,她更喜歡現在自由的工作,而不是在教室裏啃書本的枯燥日子。

職業本沒有高低,爲賣魚弟等感到遺憾,固然是人們善心的體現,但潛意識裏又何嘗沒有對殺魚,賣蒸飯等工作的一種貶低呢?

能讀書固然是好事,可從殺魚弟的角度來看,不讀書也許也並不是很大的遺憾,更不是多麼不可饒恕的錯誤。(要說不讀書有錯也是他父親的錯吧。)他的錯在於,他本可以安安穩穩甚至轟轟烈烈地生存下去——畢竟行行出狀元嘛——卻在小小年紀積蓄了一身戾氣,以致做出自殺、鬥毆等不合理或不合法之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我們還是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人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