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當成一種修行

每一次假期過後最不想做的事是什麼?當然是回到公司上班!

無論是長假、小長假,經過幾天的放鬆,離開辦公室,回到令人安心的家中小窩,似乎辦公室裏的那些壓力、焦慮、煩躁都可以拋開了,好好放鬆幾天。可是這樣的時光總得結束,家中再舒服也得回到辦公室裏繼續開啓掙錢模式,爲下一段休假準備糧草。

工作和生活,看似是每個人都會處於的不同場景,很多人會將工作和生活分開,認爲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需要調和才能協調,而工作和生活往往是充滿矛盾的兩個面,想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就必須放棄一部分生活; 想要舒適安逸的生活,就要犧牲一部分事業的拼搏。兩者很難兼得。

包括我自己,也一直有這個觀念。特別是對女性,更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很難取得平衡。直到我今天聽了樊登解讀的《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選要今天聽,也是因爲放了十幾天假,下週一既然上班,打算讓自己調整一下狀態,準備迴歸到日復一日的工作當中。

在大部分人的眼裏,工作是成年人的主旋律,是養家餬口、安身立命的依靠。一週裏的那5天意味着忙忙碌碌、殫精竭慮、疲於應付...總之,兩個字——辛苦!

在《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中,當代大德一行禪師給出了答案——只要保持正念,在辦公室裏,你也可以是正念化身的佛陀!

三番五次鬧鐘的催促下起牀,路上塞車的急躁,胡亂塞幾口的早餐,被上司責問,同事的誤解,無聊的會議...工作的環境讓我們感到不自在,在工作中我們恐懼不被認可,我們害怕表現自我,我們努力表現感覺自己被他人接納,工作的一天,似乎跟正念無法聯繫在一起。

一朵花沒有這樣的恐懼,它在繁花競開的花園裏生長,卻不祈求成爲任何其他花朵。它接納自我原來的樣子,不求成爲他人或他物。如果生來如花,我們就沒有必要改變自己,我們需要學習自我接納,整個宇宙相互聚合,並讓我們以這樣的方式顯現,如此就是美的。美,就是表現自我。

工作,是我們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我們可以在工作中用一些修習正念的小方法,放下一些對工作的恐懼和焦慮,用平和喜樂的方式讓明天的工作來點不一樣的!

清晨起牀,發現自己的呼吸,感知自己的存在,從穿衣、早餐、出門,每一件小事情,都用心去感受生活中蘊藏着的快樂,學會覺知自己,覺知周遭。遇到紅燈,遇到堵車,放下焦慮,不要抗拒,你可以做到接受它,因爲抗拒並沒有用。

我們總是習慣把“工作時間”和“自由時間”區分對立,這會降低我們在工作中獲得喜悅與成功的可能性。事實是,做每一件事的時候,如果全部的身心能夠專注於此,我們就能獲得自由與喜悅。做一件事,就全心全意地對付這件事,忘記其他的任何念頭,這就是愉悅的祕訣。

在工作當中,時常觀呼吸,可以幫助我們在觀呼吸的平緩過程中釋放掉身心的緊張與不安,讓自己逐漸變得堅強和明澈,得以更好地應對工作中遇到艱難困境。

大多數時候,我們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長期久坐對於辦公室一族可謂最大的職業病。但是我們可以這樣:每過大概一小時,停止工作,坐上幾分鐘,不爲工作,而僅僅是坐着。挺直腰板,而不必太過僵硬,讓空氣自然而然地流入你的身體,感受到腹部因呼吸而一起一落。

我們坐着,爲了快樂; 我們坐着,爲了覺知當下,覺知身周這美好的世界。同事會看見你安詳地坐在那裏,看到你身心的平靜和臉上的笑容,你將寧定帶到他們面前,你就是辦公室裏的佛陀。

在多數工作環境中,我們都必須與他人協同工作,團隊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和痛苦,並且會把這樣的情緒帶到工作當中來。當你精神飽滿並內心平和地來上班,幫助同事獲得良好的狀態,這讓你在工作環境中創造了快樂與和諧。

一行禪師將正念帶入工作中,把工作當成一種修行,即使是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心,遇到困難,也可以用正念來化解,換一種心境,就是海闊天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