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是要求精通C語言


我們現在招聘,C++要求乾脆都放低了。
只要精通C語言,我們就要。
但是,我們還是很不容易招聘到合適的人。
但你要知道,中國每年大學生入學接近千萬。
其中理工科的大學生,大多數都要學習C語言,至少每年300萬。
但爲啥還這麼難招聘合適的人呢?
單位把這個歸結爲大學教育問題,
“現在大學教育,就只是教學一點簡單語法,大學生能力太差,還不如80年代的中專生。”
我覺得這個觀點有些偏激。
大學中C語言教學,基本上是爲了後續的一些課程需要,
大學教育是通才教材,不太可能專門爲了就業而開課。
其次,關鍵是用人單位都忘了精通C語言,“精通”二字,其實已經是一個很高的要求了。
大學C語言上級試驗,少的才20學時。能學點ABC已經不錯了。
用人單位的高手,很容易忘記自己當年學習C/C++的過程,以爲輕鬆就可以“精通”。
上週,我們分別和兩撥人詳細討論了,大學課堂學習了C語言的語法後,
還要上機實踐哪些內容,纔可能具備精通C語言的素質。
他們分別是公司開發高手和大學教師。
最後的結論是,至少還要“120次”上機。每次至少2個小時,
分別學習庫函數,數據結構基礎……一個小型項目的開發,纔可能具備精通C語言的基礎。
而120次上機,每週三次,那就需要40周,基本上是兩個學期的時間。
回憶一下,嗯,這和我當年狂練開發的時間吻合。一個學年的時間,可以脫胎換骨。
但120次上機,每次要達到目標纔有效果,看起來不長,但我知道,韌性不強的同學,可能堅持不下來。
我們儘量把這120次上機的內容,安排得有趣一些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增強趣味性,是我們的一個手段。
但,有些東西,主要還是靠自己去磨礪,別人只能指導,不能替代你去做。
還是那句話,老師只能交給你方法,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只有靠自己。
所以,關鍵還是自己的韌性,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這些綜合素質的結果。
恩,我個人觀點,覺得韌性可能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逐步鍛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