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之我見

在管理中,制度化是必須的,有規矩纔有方圓。 設計制度,當然離不開流程,流程也是必須的。但是無論是流程的設計者還是執行者,都要記住流程和制度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規劃化管理,提高效率,當然也有可能降低效率,爲了更好地管控的情況。管理控制,本身就是限制自由,模式化。

明白了制度的出發點就明白了,制度不是爲了制度而設置的。但是情況往往並非都是這樣,最近遭遇的情況幾乎讓人抓狂和崩潰。好的制度就像高速公路的防護欄一樣,他的目的是保護你、防範風險,但是給你讓出了暢通的大道,快速行駛,而且四通八達。差的制度不但不是最佳路徑,幾乎就是最差路徑,你在制度下,沒有絲毫的空間,只好跟着制度走到哪兒是哪兒。就像夾板一樣,空間只是窄窄的一條路,而且沒有出口,只能順着他走。 然後就幾十萬的小合同,從去年7月份到現在,還在走內部流程。當然因爲客戶的問題也耽誤了3個月。 就這樣的內部流程,百萬分之一的風險都考慮的很仔細,就只好不緊不慢地耗着了。

回想一下,爲什麼會這樣? 大致原因,也許很多管理人員可以借鑑:

1. 風險焦慮症:沒有什麼風險是0%的,不能對所有的風險都認爲是潛藏的老虎。比如跟一家一樣籤一個服務合同,非要對該醫院可能將你的服務文檔出口到朝鮮這樣八竿子打不着的風險層層審批,除了浪費時間之外,看不到任何回報;

2. 控制心理:制定制度的人,大多數離一線已經很遠了,離開的時間也很長了。對一線的事情,不敏感也不瞭解。這樣的制度就是枷鎖。對大的跨國企業更是如此,老外們定了制度,要求所有人執行。中國人對老外更是言聽計從,很少反駁或者voice自己的國情。另外越是遠離了一線,對一線不瞭解,就越寄希望於制度和數據,能讓自己覺得自己控制了項目和人員。其實恰恰相反;

3. 對制度的神往:對制度寄予過多的希望,甚至相信制度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於是制度就越來越龐大、“成熟”。對制度從來是每年只有改善、完善、增強,從來就沒有減負、精煉,導致越來越多。今天這個部門出臺規定,明天那個部門出臺規範,最後一線被綁的不能施展手腳了。

粗略算了下,這次合同流程,共接收了400封左右的email,希望儘快搞定。

。。。。。。

這也爲什麼現在一些互聯網公司,在創新和效率方面遠遠比一些巨頭公司走在前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