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就要狠下心把孩子推出門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兒童自己能做到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做;凡兒童能夠自己想到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想。”

新學期來到,這學期對自己與女兒一起下狠心,女兒能做到的事情不再去包辦。

包辦、代替培養不出優秀、有能力的孩子

新學期第一天上課,中午回來女兒要買拼音本與高小字,因爲不放心女兒去買,出門走在半路上,我一邊教女兒買東西需要注意什麼,女兒說我都已知道了,才發現自己又以呵護、疼愛的名義剝奪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權利。想想文體店就在樓下,就對女兒說:“媽媽是要相信你一定能做的好,對不起,又是我開始溺愛了。”就獨自折回家了。

高爾基說過:“溺愛是誤入孩子的毒藥。


原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還是要先改變自己的觀念,不要認爲孩子什麼都做不好,孩子有獨立的意識,就會徹底擺脫依賴的心理,樹立起自信心。一個有信心的孩子,不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手足無措,陷入孤獨無望的境地。

下面是專家的一些建議:

尊重並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爲孩子獨立性的發展提供條件和機會

教給孩子獨立做事的知識和技能

讓孩子自己決策

讓孩子在時間上獨立

研究人員在多年家庭教育工作的調查研究中總結出10種普遍存在的孩子獨立行爲,供家長參照。

第一種:給孩子特殊待遇

第二種:過分注意孩子

第三種:生活懶散

第四種:不敢嚴格要求孩子

第五種:不讓孩子勞動

第六種:在孩子的病痛面前大驚小怪

第七種:一切包辦代替

第八種:害怕孩子哭鬧

第九種:袒護孩子

第十種:輕易滿足孩子物質要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