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願你有一段忠於自己的青春

當能失去的都失去了,你也就差不多長大了。 ——曹保平《狗十三》

你也會慶幸自己終於長大了,不管怎樣,會長大的。長得還不錯,沒有成爲特別不快樂的那種人。你不會一直活在不快樂的十三歲,而那個十三歲的你終於也被理解了

剛開始看到電影的標題感覺有點怪怪的,之前只知道這是一部成長題材的影片。看完以後覺得可真的是符合現在網絡上說的真香定律呢。成長,是我們每個人必經之路。但,又有多少人能夠開開心心的長大呢?

冠冕堂皇的壓迫

電影中的李玩,原本是喜歡物理,酷愛《時間簡史》的天真可愛的姑娘,卻因爲老師和爸爸的一意孤行迫不得已從而選擇了自己並不擅長的英語。大人們的幾句話就剝奪了孩子喜歡了很久的興趣愛好,然後再冠冕堂皇的說一句我這麼做都是爲你好,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就能夠明白我的苦心了。

愛因斯坦的出現

孩子總是氣性大且容易心軟的可愛生物,放學回來家裏突然出現的小狗招到了李玩的喜歡,可一聽是爸爸送的,就趕忙說自己不喜歡狗,讓爺爺奶奶送走。可孩子終究是孩子,很快李玩就接受了小狗,並給它取名爲“愛因斯坦”。李玩每天給愛因斯坦喂吃的,喂牛奶;愛因斯坦則每天目送李玩上學,在門口迎接孤獨的李玩歸來。倆個孤獨的靈魂由此依靠在一起有點像《忠犬八公的故事》裏面小八和教授的故事。

丟失的愛因斯坦

可好景不長,爺爺在給孫女買她最愛吃的螃蟹的時候把愛因斯坦給弄丟了,對此,大人們的做法不是尋找愛因斯坦而是給李玩買了雙她心儀已久的溜冰鞋對此作爲補救。一般說實話開頭的句子,都是謊話。於是李玩發了瘋似的尋找愛因斯坦,滿大街的貼尋狗啓示,到處尋找愛因斯坦的蹤跡,也許這時候大人們才意識到愛因斯坦對李玩的重要性吧。小的時候,我也養過寵物狗,他在大年三十的爆竹聲中走丟了,我撕心裂肺的哭聲似乎在大人的世界裏彷彿是這孩子真愛哭鼻子,大年三十哭了真掃興。所以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失而復得的“愛因斯坦”

這時候後媽出了個主意:找一隻跟愛因斯坦像的狗來息事寧人,可朝夕相處的愛因斯坦李玩豈能認不出來,可無奈一家人都說這隻狗狗是丟失的愛因斯坦,似乎有一種當年趙高指鹿爲馬的意思。對此,李玩只得默默接受,於是李玩偷偷溜了出去,找姐姐的男朋友高放一起喝了酒,但是,家裏人以爲李玩離家出走了,全家都去找她了,奶奶更是不知所蹤,爸爸生氣了,動手打了李玩。在找到奶奶之後,有一個李玩獨自在浴室的鏡頭,張雪迎飾演的李玩哭的撕心裂肺。可大人往往都是這樣,用他們的思維狀似不經意的給你疼痛,再後知後覺地用甜言蜜語彌補。而只有你明白,塗了藥的傷口即使癒合了,也會在你身上留下痕跡。

考第一的李玩

於是 ,李玩盡力的學着並不擅長的英語,在英語考了94分年級第一的時候,李玩抑制不住心中的雀躍之情打電話給爸爸,似乎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由衷的誇獎。父親帶李玩去了天文館,可卻被告知是下週後纔開始,於是爸爸帶李玩來到了一個飯局上,在飯局之前李玩的姐姐堂堂有着令人鄙夷的一幕,當李玩的繼母給她送了一個包包,她趕忙就要幫她兒子昭昭換蠟燭。這一舉動,彷彿像一位深諳世事的大人,暗諷這社會上的世故圓滑。

突如其來的弟弟

在飯局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這個自己並不熟悉的弟弟身上,那一刻,李玩彷彿覺得自己的存在是多餘的,就連平時最愛自己的爺爺奶奶也抱着自己的孫子笑的合不攏嘴。爺爺奶奶重男輕女的思想暴露無遺。

李玩明白:人終究是要自己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儘管蛻變過程及其殘忍。

滑稽的酒局

最嘲諷的一幕當屬李玩爸爸跟衆多朋友一起吃飯了,爲了討好合作伙伴張總,竟然要自己女兒陪張總喝酒。而這位張總更是大談自己是個文化人,而手上的的大金錶卻是閃閃亮,大談《時間簡史》是小孩子看的書。而大人們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逝者如斯夫”李玩一句也聽不進去。李玩心心念唸的只是那場爸爸答應自己的天文展覽。

而父親卻當着衆人的面嘲笑李玩的愛好,說地上的東西還沒弄明白,就去看天上的。李玩衝了出去,到了天文博物館卻早已關門。對此李玩失望透頂。

在文章結束,滑冰的弟弟自己無法站起來,尋求教練的幫助,可教練卻始終要他自己站起來,看的我心頭爲之一振。

是的,你終究還是要學會自己站起來啊 !

可小時候的我們哪能明白這些呢 ??我們總是問自己爲什麼大人們不能理解自己呢??可誰又能解答呢??“這樣的事情,以後還多着呢

孩子在考慮父母感受的時候不是長大了,而是失去自我了。長大,意味着要束手束腳,瞻前顧後了。


願你活的自在,過得自由,忠於自己;願你即使深陷昏囿,也要爲自己翩翩起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