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

#有書29天寫作訓練營#Day5

1.

記得今年春節前,一直沿襲過年老傳統老習俗的媽媽,要讓孩子們都準備好新衣服,從裏到外從上到下都要嶄新,以圖個吉利。剛開始,每天的晚餐席上,她總是溫和地提醒我們,該置辦過年新衣了。快遞要停了,再拖下去真要趕不上了。當然,我們總是當做耳邊風,尤其是弟弟。

一星期後見沒有任何進展,媽媽的提醒已變成嘮叨,抓住見到我們的任何機會。爲了避免衝突,我還是立馬乖乖地執行。而弟弟,還是一副充耳不聞抗爭到底的姿態。

離過年僅剩兩星期時,媽媽已然沒有好脾氣了。每天堵在弟弟的房門口,逼迫,是的,就是逼迫他就範。剛好撞上弟弟的倔脾氣,於是家裏每天爭吵不斷,不歡而散。本以爲處於安全地段的我正想隔岸觀火,卻不知殃及池魚一說。我怎麼可以忘了,我的媽媽最擅長的本領就是遷怒無辜?

2.

談起我對母親的認識,應該是分2個階段。從小到大一直到我成家,我眼中的媽媽就是不可相處,難搞,無理取鬧,斤斤計較,剽悍,老喜歡插手子女生活。當時候我和弟弟的脾性相似,倔脾氣上來了,誰也不服誰。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是家常便飯。爲了避免無謂的爭吵,我的第一策略是躲,儘量多得遠遠的。這樣一來避免雷區,二來嘛當然是享受一個人的逍遙自在。

後來我的寶寶-毛兔子出生了。無奈之下,只能由母親來帶。驚奇地是,這一年半下來,我和母親之間的爭吵不超過10次。因爲有更多地時間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溝通的機會自然多了。我深深地認識到,充分的溝通和理解是化解大部分家庭矛盾的祕訣。

母親身上有些看不下去的缺點,都有其背後的深層的原因。很多都歸咎於她小時候的經歷。作爲家中的老三,面臨上有哥哥和姐姐,下有多個妹妹的尷尬地位,父母的愛多半是分給了哥哥、姐姐和小妹。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贏得父母的關注,可惜家境的貧寒、父母的偏見,僅有的好資源又怎會有她的份?她,在這個家庭裏好像是若有若無。這也就不難解釋,現在她對父母的若即若離,甚至有些冷漠的態度。被忽視的孩子,敏感而脆弱的神經,她渴求關愛,渴望鼓勵,但一直不如所願。成年後,除了冷漠的態度,還有她用強悍所武裝起來的脆弱。而這份被掩藏的脆弱,有時候暴露出來就會表現得像個孩子一般耍無賴。於是在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後,她把所有的愛和關懷都給了我和弟弟,甚至有些時候是完全的過猶不及。

3.

後來的後來,還是由我陪着母親去商場替弟弟買了新衣。當拎着大包小包回家時,母親的滿臉皺紋都舒展開來了。我在心裏跟她說,謝謝媽媽對我們的愛,儘管有些過火,但在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人像你這麼愛我們。希望有一天,弟弟也能懂母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