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讀書會|閱讀分享日|20190804

分享人:蔡琳

自我介紹:

各位效能讀書會的小夥伴們,大家早上好。我是蔡琳,座標:江蘇無錫,我的三個標籤是:
1. 終身學習者
2. 業餘知識分享者
3. 時間管理踐行者
喜歡讀書瑜伽,堅持學習輸出,堅信自律自由。從事製造行業生產管理工作。

今日主要內容:

一、閱讀的方法
二、效能讀書會規則
三、介紹《番茄工作法圖解》

一、閱讀的方法

時間管理100講|066【閱讀】|在人生的重要領域開展“主題閱讀”中葉老師講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是透過書籍,透過別人的顯性知識,讓自己獲得進步的很好的方法。而最好的學習是教會別人!許許多多人讀書沒有掌握方法,所以無法堅持,所以我們先講一講閱讀的方法。

在開始進入主題前,我給大家看一張100本書的書單。大家猜一猜這份100本的書單,我用了多久讀完的?

答案:100天左右。

這份書單是我在前面組織的100天知識分享中涉及的閱讀書單,我大量閱讀了很本書,最終挑選了這100本的重點內容放在了我的知識分享主題中,這些書有些我之前就讀過,在做100天知識分享的時候又重新快讀閱讀了一遍;有些是在今年閱讀的,有些是在做主題分享時進行了主題閱讀。100天完全100篇知識主題的分享,這些書也基本閱讀了一遍,有些甚至閱讀多遍,並且有閱讀筆記思維導圖等輸出。

當然我在這裏分享這個,目的不是告訴大家一定要去追逐閱讀的數量和速度,就如#066講中葉老師講的,追求數量是不可取的。我在這裏分享這份100本書單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掌握方法,你一樣可以完成大量的高質量閱讀,我後續會把我的閱讀祕籍都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

下面正式進度閱讀方法的講解。

在這篇音頻中,葉老師提到了閱讀的四個層次,也提到了精讀,粗讀,速讀,以及主題閱讀法和按需閱讀法,這些概念其實都是來自於《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

這邊書也在效能讀書會書單中,今天我將《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閱讀筆記提前分享給大家,後續找機會帶領大家一起閱讀:效能讀書會|《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將閱讀分爲四個層次:*基礎閱讀 *檢視閱讀 *分析閱讀 *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 是我們學生時代以來一直使用的閱讀方法,這個基本不需要教。

*檢視閱讀 *分析閱讀 是我建議大家重點練習踐行的閱讀方法,從下本書開始我建議大家就開始運用這2個方法,相信大家可以輕鬆完成一本書的閱讀。

注意這裏我再強調一下,我不是建議大家追求閱讀速度,也不是追求閱讀數量的競爭,我個人無論是一天讀一本書還是一個月讀一本書,我會有個習慣,就是一定要給這本書完成一個閱讀輸出,這樣這本書纔算是閱讀完成。我的閱讀輸出可以是文字的閱讀筆記,可以是卡片式的寫寫畫畫,可以是思維導圖,這些以後我會找機會分享。

這是時間管理100講|067【閱讀】|閱讀的工具、方式與重點中葉老師有講到的:閱讀時一定是要做筆記。可以做思維導圖,文字的筆記,還可以把它轉化成PPT分享,在APP裏閱讀時也可以在重點文字上劃一下,就可以生成一個筆記,還可以做文字的批註。做筆記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定期回顧。我們可以階段性地來回顧學過的書籍的內容。用艾賓浩斯的八個週期來重複複習,複習的時候不再需要看原書,而是去看你整理過後的筆記,思維導圖或是PPT。這樣你閱讀過的書就不會忘記了。

另外,這篇音頻中葉老師還強調,讀書的目的是爲了把外在的、大量的、顯性的知識轉化爲內在的、隱性的知識,也就是內化我們的能力,其實重點還在於實踐。讀很多很多的書,第一步是能夠整理,第二步把這些整理下來的輸出成爲你所表達的內容,比如PPT、文章、甚至是錄成音頻,把它分享給非常非常多的人。分享一次,你就複習了一遍。分享給很多人,不斷地分享,你就會學習很多遍。

我想我現在就是在做葉老師說的分享中學習複習,所以我很樂意給大家做閱讀分享,我也建議大家多輸出多分享,如前面講的如此衆多,就是告訴大家,輸出和分享的目的,不只是讓他人看到你的閱讀進度,而是在幫助你自己理解你所讀之書的思維框架,幫助自己記憶複習,這樣你也就不會忘記了閱讀過的書。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一定把閱讀分享做爲效能讀書會的打卡方式。

接下來進入第二個主題:效能讀書會規則

二、效能讀書會規則

1、閱讀分享:每本書至少完成一次閱讀分享,分享不限形式不限時間,分享到微信羣。

2、打卡統計:一次分享記一次分,根據同學反饋累積加分,一個月彙總打卡總分,前三名將會有獎勵。

3、閱讀分享日:每週日作爲閱讀分享日,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討論,我會做一週總結以及分享一些閱讀方法等。

4、下車制度:連續三本書未做分享,開啓下車制度,請出效能讀書會羣。

下面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三個主題,介紹下週我們要讀的《番茄工作法圖解》。

三、介紹《番茄工作法圖解》

書名:《番茄工作法圖解: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
作者:[瑞典]諾特伯格(Staffan Noteberg)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於1992年創立的一種相對於GTD更微觀的時間管理方法。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爲了環保沒有出書,本書的作者諾特伯格根據親身運用番茄工作法的經歷,以生動的語言,傳神的圖畫,詮釋了番茄工作法的具體理論和實踐方法。而番茄工作法發明者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爲此書做了序。

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其實大家都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選擇一個任務,設置25分鐘番茄鍾時間,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短暫休息(5分鐘),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番茄工作的原理看似很簡單,但是大家在踐行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那麼請跟着本書作者的踐行檢驗來學習如何更好的運用番茄工作法幫助自己提高效率。

[這裏講一下,學習過時間管理九段的夥伴,可以結合葉老師的ABC255工作法來閱讀本書]

目錄:

這本書很薄,七章電子書才130頁。

如果沒有閱讀過這本書的小夥伴,可以給自己定一個一週的閱讀計劃,比如一天30頁或一天一章等,不過一定要給自己留時間做筆記輸出整理。無論每天閱讀後就做輸出分享,或最後做一次總結筆記輸出分享都是可行的。

如果已經閱讀過這本書的夥伴,可以嘗試用之前的筆記複習,如果之前沒有做過筆記,則可以利用這次重新閱讀練習筆記輸出。

那麼接下來我們用一週時間完成這本書的閱讀。下週日閱讀分享日我會給大家進行這本書的總結。

提前預告下,下本閱讀的書目是《清單革命》,大家可以準備書。

在閱讀了《吃掉那隻青蛙》《番茄工作法圖解》後,選擇清單主題書籍,這樣我們就通過閱讀再次系統學習了時間管理三寶:青蛙番茄土豆。

這次的分享到此結束,下週日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