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ERP,你真得準備好了嗎?

    在什麼情況下企業該上ERP系統呢?這個問題或許很多正準備上ERP系統的企業,都很難回答。因爲他們根本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他們只是看到其他企業上ERP系統獲得了某些收益,就覺得自己不能夠落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了系統再說。結果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砸下去了,結果發現與自己的預期目標相差太遠。致控軟件定製的技術人員根據以往的經驗指出,企業在上ERP系統之前,最好能夠先問一下自己,已經具備了上ERP系統的必備條件嗎?

    上ERP系統的必備條件

    從技術人員的經驗來看,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上ERP系統。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還不具備上ERP系統的必備條件。技術人員認爲,一個企業如果要上ERP系統,那麼至少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是要考慮流程的建立情況。衆所周知,ERP系統是依靠流程來驅動的。如果企業現有的流程不規範,或者員工沒有建立起按流程來作業的思想,那麼企業就很難開展ERP項目的相關工作。其實在這裏大家有一個誤區。認爲企業沒有流程更好。那麼就可以通過ERP系統來規劃用戶的行爲。這是大錯特錯的。如果企業員工沒有樹立起流程操作的觀念,而僅僅想通過ERP項目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來建立起這種操作方式,這恐怕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爲此技術人員認爲,企業如果要上EPR系統,那麼至少已經有了一套比較規範的操作化流程,並且員工已經對這套流程有了一定的認知。否則的話,還是少碰爲好。

    二是要考慮,企業的發展方向是否成形。隔行如隔山。這句話在ERP系統中也是成立的。各個不同的行業,在業務上有各自的特點。如在食品行業,會有保質期、批號等管理的要求。而在五金行業,往往沒有保質期的管理需求。這種行業之間的差異,也對ERP系統的開發與設計提出了要求。現在不少企業爲了提高ERP系統的靈活性,紛紛提出了行業化的解決方案。其實說到底,就是在一些共性的基礎之上,加入一些行業的特點。如此的話,對於某個特定的行業,就不需要做過多的二次開發,企業就可以拿來使用。這不僅降低了實施成本,而且還提高了項目的成功率和實施的週期。對於企業還是軟件公司來說,都是雙贏的。爲此在上EPR項目之前,企業需要先考慮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即行業的定位是否已經成型。如果還在探索的階段,那麼技術人員還是建議,先把ERP項目暫時緩一緩。

    三是需要考慮企業管理團隊的穩定性。ERP系統只是一個工具,其最終還是要有人來操作的。而要培養一個成功的關鍵用戶,企業往往需要花費近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的員工流動性很大,剛剛掌握了ERP系統的操作模式,就跳槽了。這對於ERP系統會形成致命的打擊。技術人員在給企業實施ERP系統的時候,往往會像他們詢問最近一年員工的跳槽情況,特別是部門中關鍵用戶的流動情況。如果企業中員工不穩定,那麼技術人員就會建議企業暫緩項目的實施。如果企業還是堅持的話,那麼在項目要採取額外的措施來減少員工流動對項目的不利影響。如要求每個部門至少抽調兩個關鍵員工參與到項目小組中來。如此的話,即使一個員工離職了,還有另外一個員工在。可以適當減輕項目過程中關鍵用戶流失造成的不利影響。不過企業上ERP系統一個大的原則,還是要確保企業管理團隊的相對穩定。

    四是有完善的基礎數據。ERP項目,三分系統、七分實施、十二分數據。可見基礎數據對於ERP系統的重要性。而基礎數據的收集也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完成的。如產品的物料清單、工時與工藝信息等等,都需要花費很長的一段時間纔可以完成。特別是工時工藝信息,從數據的收集到數據的測試等等,往往需要經過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企業在上ERP系統之前,這些基礎數據沒有整理完成之前,上ERP系統是不合適的。因爲ERP系統的實施往往是獨立收費的,而且是按天來收費。如果花大部分時間在收集基礎數據之上,那麼企業的項目成本會直線上升。而且ERP項目的風險也會增加許多。故技術人員認爲,完善的基礎數據也是企業上ERP系統的前提條件之一。

    企業必須上ERP系統的因素

    如果企業滿足了上面這些條件,那麼就可以考慮上ERP系統。當然,也並不是說滿足這些必備條件的企業,就一定要上ERP系統。企業決策者還需要考慮,促成企業上ERP系統的因素。根據技術人員的瞭解,下面這些因素都會促成企業上ERP系統。

    一是業務管理中遇到了難以攻克的障礙。雖然說ERP系統不是神仙,不能夠解決企業的所有問題。但是企業管理中出現的某些問題,可能也只有ERP系統能夠解決。如對於一些接單生產的中小型企業來說,他們再頭疼的問題就是插單的問題。因爲生產計劃已經排好。當中間再強制插入一張訂單之後,所有相關的計劃,如採購計劃、生產計劃等等,都需要調整。這個工作如果靠人工來完成的話,難度不小。而通過ERP系統,只要相關的基礎數據比較完善,那麼只需要花幾分鐘時間,就可以得到一個新的生產計劃與採購計劃。爲此不少企業,往往是業務中遇到了某些難題,然後纔想到上ERP系統。這可以算是促成企業上ERP系統的第一個因素。

    二是出於決策者管理的需要。有些企業的管理者,可能是從其他企業調過來的。而這個管理者在其他企業中已經習慣了使用ERP系統。爲此當其跳槽到另外一個企業做決策者時,其就會想到也上一個ERP項目。不過據技術人員的分析,其不光光是爲了管理的需要。在這背後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如這個管理者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想借助這個ERP項目,來擴大自己在企業中的影響。或者說,給投資者交一份比較出色的成績單。這個因素在ERP項目中也非常的重要。因爲這關係到後續項目的實施計劃的制定等等。企業決策者如果有這個想法的話,那麼他們往往希望ERP項目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出成績。在這種情況下,技術人員認爲,在制定ERP實施計劃時,必須分階段來實施。先將一些比較容易出效果的模塊上上去,以滿足管理員的需要。然後在後續的階段中,再去攻克比較費時的模塊。具體的內容,在後面項目計劃的相關文章中技術人員還會做進一步的分析。在這裏技術人員只是希望企業的項目管理員能夠重視這個因素。

    三是客戶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不少企業上ERP項目可能是被迫的。如有些企業他們的客戶是國外的。而國外的一些客戶他們往往把企業的管理水平與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劃上了等號。他們在驗廠的時候,會將ERP系統做爲一個限制條件。沒有上ERP系統的供應商一概不要。爲此出於客戶的壓力,企業就會被迫上ERP系統。這也是促成企業上ERP項目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對於ERP系統的實施進度也會有比較快的要求。同時,中小企業由於資金的限制,企業可能投入的資金也不是很大。可見這個因素對於企業後續的項目選型與計劃的制定,也有不小的影響。

    總之上面這幾個因素是促使企業下決心上ERP系統的常見因素。同時這也會影響到後續的工作。在這裏提醒各位項目管理員,需要分析這些因素,並根據這些因素的不同,調整後續的項目計劃。

發佈了4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