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隧道技術局域網內天地寬

  這一段遇到一些網絡上的問題,經過一番積累和沉澱下,個人覺得對於IP 網絡想有一個粗淺的認識,則必須瞭解一些必知必會的基本概念。

   前面已經談過IP網的核心在於IP地址間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在最簡單的模型下,兩個居於同一個網段內兩臺機器在tcp/ip七層協議棧的幫助下,能夠完成數據傳輸功能;對於更復雜的IP場景,則需要藉助路由;但最後一段歷程,還是前面所提到的基礎過程,這是千里之行的始於足下,呵呵。

   所以,想深刻理解因特網,則必須首先了解

   1、需要了解tcp/ip的七層協議棧(以及上下數據流動的過程)

   2、IP路由機制和其算法

  關於增階的知識,對於我現在的認知水平,還有以下一些知識需要了解,纔會對IP網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理解:

3、需要了解NAT技術。以前文章也談過NAT所適合的場景;也可以看出IP協議棧實際上沒有區分局域網和外網,TCP/IP協議棧均可在上面運行。

4、需要了解隧道技術。IP中的隧道技術,類似編程語言中的指針,以此帶來的間接性和抽象能力,使得IP網可以更強,走向抽象和虛擬

     例如,一個大公司在幾個不同的城市有自己的研發中心,公司內建立有10網段,或者172.16網段、或192.168.網段不同規模的局域網。對於南京和深圳的同事,同時使用10網段的地址進行交流,但是網絡基本常識同時又告訴我們,10網段的局域網,不可能跨物理區域這麼遙遠,但,爲什麼從使用上存在位於不同城市之間局域網的現象呢?那麼這裏面出現的神祕幫助力量就是“隧道技術”。在兩個局域網在各城市的出口,進行隧道封裝,類似包裹一層,簡單來說就是以IP封裝IP,將10網段的數據封裝後通過因特網IP路由機制傳輸到另外一個城市入口進行解封裝,然後就可以看到局域網數據原封不動地在另外一個城市的10網段的局域網中傳輸。但由於這個過程的透明性,感覺就像在一個局域網內。對於此隧道技術,在LTE移動通訊時代也多有涉及,所以,見到有些場景多套了一層的IP頭,也不要覺得奇怪。

        計算機技術,也有點像一個魔術,可以從一些很簡單的基礎,逐漸演變成爲神奇的事情:)  從計算能力上來講,圖靈完全界定了一個機器或編程語言的計算能力,但是,對於一個功能系統而言,它的能力如何界定?什麼纔是最大的能力?期待一種新的理論。

發佈了12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2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