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項目測試的具體內容

 

功能測試:

對指定業務所有功能進行測試,撰寫測試用例,執行測試用例,出具測試報告和BUG列表,專用BUG管理工具進行測試管理。

根據產品特性、操作描述和用戶方案,測試一個產品的特性和可操作行爲以確定它們滿足設計需求。本地化軟件的功能測試,用於驗證應用程序或網站對目標用戶能正確工作。使用適當的平臺、瀏覽器和測試腳本,以保證目標用戶的體驗將足夠好,就像應用程序是專門爲該市場開發的一樣。功能測試是爲了確保程序以期望的方式運行而按功能要求對軟件進行的測試,通過對一個系統的所有的特性和功能都進行測試確保符合需求和規範。

只需考慮需要測試的各個功能,不需要考慮整個軟件的內部結構及代碼.一般從軟件產品的界面、架構出發,按照需求編寫出來的測試用例,輸入數據在預期結果和實際結果之間進行評測,進而提出更加使產品達到用戶使用的要求。

性能測試:

對指定業務進行性能測試,吞吐率、支持用戶量、併發量、響應時間等移動端資源佔用率,電量、網絡等。全國各地部署服務器進行集中訪問,出具專業的性能測試報告。

對於互聯網應用軟件,性能是其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爲解決軟件性能問題的重要手段,軟件性能測試已經廣爲人們所熟悉,並受到很高的關注。一般而言,軟件性能測試都是在項目的後期纔開展,被測試的對象通常是已經具備一定穩定性的產品。而實際上,軟件性能測試應貫穿於整個軟件生命週期中,和功能測試一樣,軟件性能測試也分爲幾個階段。

不論哪種軟件生命週期模型,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運行維護這幾個階段都是其中的基本要素,只是在不同的軟件生命週期模型中可能迭代、合併、拆分或重組這幾個階段,與其他幾個階段相對應,測試從軟件開發過程按階段可以劃分爲: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在其他地方可能還能見到諸如確認測試、驗收測試等名詞,但是前3種測試確實是最基本的測試活動,而其他的測試活動只是在某些軟件開發過程中會發生。

安全性測試:

對指定業務進行安全測試,是否會被刪除、修改所有數據,是否會速度很慢、用戶完全打不開,測試代碼、服務器、架構漏洞,出具專業的安全測試報告。

軟件系統的安全性是信息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軟件是由程序、數據和文檔組成的。軟件安全性是與防止對程序及數據的非授權的故意或意外訪問的能力有關的軟件屬性。在軟件的質量特性中,安全性與功能、易用性有較大的關聯,安全性是通過某些功能的實現來體現的,易用性與安全性緊密聯繫,同時也存在矛盾。通常易用性強的軟件系統安全性相對較差,安全性較高的軟件系統易用性也比較弱。

在進行安全性測試時應當考慮軟件系統應用領域,以及軟件系統本身對安全性的要求,並且安全性需求應該與功能、易用性等需求相協調,取得權健系統整體性能的平衡點。

兼容性測試:

指的是指某個軟件能穩定地工作在若干個操作系統之中,而不會出現意外的退出等問題。

並不是每個軟件都要測試所有的兼容性項目的測試,在實際測試中,要按照軟件類型、需求定位和測試環境進行選擇,並以此爲思路擴充測試方案。

兼容性測試應當充分驗證軟件定義的適用範圍,爲開發者和用戶提供軟件使用的信心。但由於兼容性測試所需的投入較大,因此測試管理人員必須作出取捨,以較小的投入達到最好的測試效果。

還要注意的是,對於定製系統來說,兼容性測試應儘早進行,否則系統投入使用後,隨着系統中數據的增多,兼容性測試的風險和投入將越來越大。

易用性測試:

指用戶使用軟件時是否感覺方便,比如是否最多點擊鼠標三次就可以達到用戶的目的。

一個軟件開發完成之後,除了要滿足可用性(正確性)之外,還要有很好的易用性,最終用戶是否感到軟件容易使用,直接決定了一個軟件能否取得市場的成功。易用性是指軟件產品被理解、學習、使用和吸引用戶的能力。易用性同時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涉及到易理解性、易學習性、美觀性,一致性、業務符合性等方面,對於測試工程師來說,易用性測試是非常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因爲易用性測試往往要依靠工程師的經驗以及對行業知識的深刻理解,而對一個具有複雜業務邏輯的應用系統來說,進行易用性測試,往往還需要用戶的參與。

其中安裝的易用性是安裝測試的主要內容,安裝測試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安裝手冊的評估

2.安裝的自動化程序測試

3.安裝選項和設置的測試

4.安裝過程的中斷測試

5.安裝順序測試

6.多環境安裝測試

7.安裝的正確性測試

8.修復安裝測試與卸載測試

可靠性測試:

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測試的意義:

1.軟件失效可能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2.軟件的失效在整個計算機系統失效中的比例較高

3.相比硬件可靠性技術,軟件可靠性技術很不成熟,這就加劇了軟件可靠性問題的重要性

4.與硬件元器成本急劇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軟件費用呈有增無減的勢頭,而軟件可靠性問題是造成這種費用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5.計算機技術獲得日益廣泛的應用,隨着計算機應用系統中軟件成分的不斷增加,使得系統對於軟件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軟件對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從而增加了軟件可靠性問題在軟件工程領域乃至整個計算機工程領域的重要性

軟件可靠性問題的重要性也凸顯出了,發展以發現軟件可靠性缺陷爲目的的可靠性測試技術的迫切性。

可維護性測試:

首先是評價一個系統在實施預防型和糾正型維護功能時的難易程度,其中包括對故障的檢測、診斷、修復以及能否將該系統重新進行初始化等功能;其次,則是衡量一個系統能接受改進,甚至爲了進一步適應外界(或新的)環境而進行功能修改的難易程度

產品或系統能夠被預期的維護人員修改的有效性和效率的程度。

修改包括糾正、改進或軟件對環境、需求和功能規格說明變化的適應。修改包括那些由專業支持人員實施的,以及那些由業務或操作人員、最終用戶實施的。

維護性包括安裝更新和安裝升級。

維護性可以被解釋爲便於維護活動的一種產品或系統固有能力,或者爲了產品或系統維護的日標維護人員所經歷的使用質量。

用戶文檔集測試:

證實軟件與質量要求的符合性。其中包含允許作這種證實的全部元素。

對於軟件測試人員來說,對待用戶文檔要像對待程序一樣給予同等關注和投入,因爲對於用戶來說,文檔和程序同樣重要。

充分有效的文檔有如下優點:

1.改善易安裝性

用戶對產品的初次體驗是從軟件的安裝開始的,如果在安裝時遇到了困難,用戶可能會對軟件失去信心,或提出昂貴的技術支持要求,或乾脆放棄使用軟件。清晰、正確的安裝指南是產品文檔中最爲重要的部分之一。

2.提高軟件的易用性

具備優良文檔的產品更易於使用。文檔編制得越好,用戶對產品的理解就越快,操作中發生的理解方面的錯誤就越少,效率就越高。高效的文檔往往是面向任務的,它會估計用戶意圖,並說明如何完成各項任務。不同的軟件類型適用於不同的手冊類型,一些軟件會同時提供這兩類手冊(面向任務用戶手冊和麪向特徵用戶手冊)。

3.改善軟件可靠性

不清晰、不正確的文檔會降低產品的可靠性,用戶使用它容易出現操作上的錯誤。優秀的文檔即使在程序設計得很糟糕的情況下,也能有助於減少用戶犯錯次數。

4.促進銷路

高質量的文檔常會被作爲賣點,可以幫助銷售人員說明和推薦產品。在很多軟件評審中它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降低技術支持的費用

由用戶發現問題比在產品開發早期發現問題的修復費用要高出數十倍。好的文檔能夠通過恰當的解釋引導用戶自己解決問題,儘可能地避免用戶打技術支持電話。

可移植性測試:

系統、產品或組件能夠從一種硬件、軟件或者其它運行(或使用)環境遷移到另一種環境的有效性和效率的程度。

指一種計算機上的軟件轉置到其它計算機上的能力(也可稱作軟件自動搬家)。軟件移植是實現功能的等價聯繫,而不是等同聯繫。軟件可移植性的主要標誌是:這類軟件有個通用的標準文本;它們獨立於具體的計算機

軟件相對於具體計算機的獨立性,從狹義上講,是指可移植軟件應獨立於計算機的硬件環境;從廣義上講,可移植軟件還應獨立於計算機的軟件,即高級的標準化的軟件,它的功能與機器系統結構無關,可跨越很多機器界限。從一種計算機向另一種計算機移植軟件時,首先要考慮所移植的軟件對宿主機硬件及操作系統的接口,然後設法用對目標機的接口代換之。因此,接口的改造容易與否,是衡量一個軟件可移植性高低的主要標誌之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