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永遠是菜鳥——寫給所有新人

爲什麼你永遠是菜鳥——寫給所有新人
  作者 :xjackycat    來源 :橡樹攝影網    更新日期 :2005-06-18   轉載須註明出自橡樹

    這幾天一直在橡樹攝影俱樂部論壇中混,看了很多的片子,有菜鳥的,有高手的,還有一些專業的。特別是菜鳥的,經常是一些什麼隨手拍,剛買了相機的第一貼……之類的,我突然想說,難道攝影真的就這麼簡單嗎?

    我記得我剛開始學習攝影的時候,我的老師也是從基礎課開始,交給我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識,然後就叫我拿着相機去拍,怎麼拍呢?給一個石膏的雕像放在房子裏,然後就讓我去拍,首先給定一個角度,鎖定一個快門的值,用不同的光圈去拍,一拍就是一個上午,然後把照片放在一起自己比較,自己評審,在不同的光圈下,同一快門時爲什麼會有不同的效果,通過這種對比可以非常深刻的瞭解到光圈值之間的不同;然後又鎖定一個光圈值,用不同的快門去拍,瞭解不同的快門之間的區別、差異;再然後鎖定光圈和快門,要我變換不同的角度去拍同一個物體,每一個角度又給不同的構圖,去體會畫面佈局和構圖的效果……就是變着方的來用實拍來體會那些最基本的知識,把最最基本的東西刻在腦子裏。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大概在幾百張圖片中才能選出一張可以的,後來是在50多張中就可以選出一張合格的,再後來基本上10張左右就可以選一張精彩的了。

    室內的死物的學習告一個段落後,纔開始在室內拍模特和到室外去拍風景。室內的模特就不像室內的死物,她是有情感的——或孤敖、或冷俊,或熱情,你怎麼樣把這種模特的情感通過相機表達出來,這些是之前哪些死物所沒有辦法體會到的,因爲透過死物體現的是自己的想法,隨便你拍它沒有任何意見,人物就不一樣了,你要尊重她——因爲不應該把一個悲傷的人物拍成歡天喜地。戶外的風景其實並不好拍,因爲光線是你沒有辦法去控制的,而往往是光線的改變你需要做太多的變化——快門、光圈、角度……所有的一切都要隨之改變。戶外的風景拍攝是對室內拍攝的一次提高和深化。

    這些基礎的學習完成了就開始訓練自己的風格。攝影的題材、範圍非常的廣,沒有人能說他可以拍所有的照片,風景、人物、運動、新聞……等等,就算是攝影大師也會有一個偏重點。這個訓練也是很重要的。

    然後,我想說說關於機器的一點想法。很多菜鳥往往一看見別人拍得比較好的照片就問“什麼機器拍的啊”,其實並不是說有了好的機器就一定能拍出好的照片(當然要拍出頂級的照片沒有好機器(鏡頭、光圈、快門等參數)也不行),不好的機器就一定拍出差的照片。我曾經看過一個高手用傻瓜相機拍出的一張非常經典的照片。他這樣給我解釋的:傻瓜相機並不是差相機,只是說它不具備可調性,光圈啊、快門啊、焦距啊,這些它都已經被設定好了而已。那麼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一個合適的光線、一個恰好的角度——讓它的焦距剛剛好、讓它的光圈正好合適、讓它的快門準確呢?餘下的就是人的創造——佈局、構圖、意境,說白了這個考量的不是機器,是人。當你看見了這段話有什麼想法。機器,我覺得這個時候你該拿起你的機器來好好看看了,你真正的瞭解它嗎?武俠小說中講高手到了至高境界就是什麼“人劍合一”,“劍成爲人(身體)的一部分”,這要表達就是一個意思,你要完全的瞭解你的“兵器”,你現在瞭解你的“兵器”嗎?很多人一看見別人的照片就開始看拍攝的參數——光圈多少,快門多少……這些真的對你有意義嗎?如果你有條件你可以去試一試,把兩個不同品牌的機器放在同一個位置,設置相同的參數,拍同一個東西,然後放在同一部電腦中看,我敢說肯定不一樣。每個機器都有它自己不同的“特長”,有的機器適合拍人物,有的機器適合拍風景,有的機器適合拍運動中的物體……沒有那個高手說可以給自己的單反配一個鏡頭就全部搞定的(當然也有一些適應性比較廣的鏡頭),不同的情況他也會選擇不同的鏡頭,道理是一樣的。同樣的一個場景,別人的機器配上他的光圈、快門進光量剛剛好,你也用人家的參數進光量就是比別人的少,別人的鮮豔奪目,你的黑不溜秋,爲什麼?原因在於你們的鏡頭是不一樣的、感光元件也不一樣啊!你怎麼辦?還是照抄別人的參數嗎?

    隨着數碼相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攝影的隊伍中來,有的人拿起了相機,按下快門,OK!一個作品就出來了,隨便找個論壇放上去——大家來評吧!這樣子你永遠只會是一個菜鳥。攝影永遠只是你的一個很簡單的興趣、愛好。當然如果你本身就是抱着這種思想的,也無可厚非。

    文章寫到這,我突然想笑,其實我也是個菜鳥,數碼相機也沒有玩多久,研究得也不深,特別是後期的處理,我簡直就是個文盲。只希望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不要打我就好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