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基礎

三層架構的原理:三層架構不是物理上的,不是簡單的放三臺機器就是三層了。三層架構是在“客戶端和數據庫”之間加“中間層”。三層是物理邏輯上的分層,是爲了“高內聚低耦合”的思想。

三層具體分爲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訪問層。

表示層(User Interface Layer):對錶示層如何理解,通過他的英文User Interface Layer更容易理解,即用戶接口,展現給用戶的交互式界面,這就是UI。主要是對用戶的請求接受、對數據的返回,爲客戶端提供應用程序的訪問。

業務邏輯層(Business Logic Layer):業務邏輯層是操作,是針對具體問題的操作,如:判斷用戶名、密碼是否正確;上機時判斷餘額是否充足等這些具體操作,可以在BLL層完成並給出返回值,UI層調用即可。判斷用戶名是否正確,當然是查看數據庫中的數據是否正確,故說業務邏輯層是對數據層的操作。

數據訪問層(Date Access Object):數據訪問對象是對數據庫的訪問,即對數據的增刪改查。





三層架構的優點:1、開發人員可以只關注其中的某一層;

2、降低了層與層之間的依賴;

3、可以容易的用新的實現代替原有的實現;

4、有利於標準化;

5、利用各層邏輯的複用。

三層架構的缺點:1、降低了系統的性能。(如果不採用分層,很多業務可以直接訪問數據庫,採用分層後,卻不得不經過中間層)

2、有時會導致級聯的修改。(比如在表示層增加了新功能,需要在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增加相應的代碼來實現功能)

三層架構的規則:1、UI只能作爲一個外殼,不能包含任何的業務邏輯處理;

2、設計時應該從BLL出發。BLL面向對象實現所有業務邏輯處理;

3、數據層應該在一定的抽象邏輯上做到與系統無關;

4、更多的服務器都可以負載程序。


三層架構有這麼多的規則,所以,如果項目不復雜,就沒有必要分層。三層是用於解決真正複雜的項目需求的。

三層架構的基礎知識不是很多,重點還是在程序中應用,在程序中抽象出三層。有了三層架構這些基礎知識,接下來開始敲例子,調試程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