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張至順道長的日子

 

張至順道長,道號米晶子,生於1912年,河南沈丘人氏。道教全真龍門正宗第二十一代傳人,十七歲在陝西省華山出家,師父劉明蒼道長,師爺王圓吉道長。作者黃劍追隨老道長的背影,行走進無人空谷,寫下了這篇故事。本文由作者及MEN’S UNO 資深編輯柯勇授權,獨家首發於參差計劃。

最早讓我關注到終南山的是一本叫《空谷幽蘭》的書,寫的是一個叫比爾•波特老外這些年在終南山一帶尋訪隱修人的故事。雲中松下野百合、半畝方塘一鑑水……

 

直到遇到了百歲的張道長,才明白與終南山的緣分已到。我知道往後的幾年裏,我將一次次追隨老道長的背影,行走進這無人空谷,用我的眼睛、我的鏡頭和我的心,記錄下這個綿延數萬裏的終南山傳承數千年的中國隱修者的故事,一位百歲老道醫的故事。

拍攝中醫近一年時,我忽然生出一種強烈的期待:我要走進一座用青磚砌成的道觀裏,四周松柏圍繞……這個念頭產生不久,機緣巧合,在福建福安牛童宮遇見了傳說中隱修的蕭道長,之後在他的引薦下來到海南玉蟾宮。在這裏我第一次拜見全真龍門派第21代傳人——百歲高齡的張至順道長。

 

在後來的三個月時間裏,我三次拜訪玉蟾宮,無數次走進牛童宮,三上終南山八卦頂,和道長們生活在一起,每天早晚給祖師爺磕頭敬香,在日出時分練習《八部金剛》,白天看書讀經或是聽老道長論道。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所以即便頓頓素也喫得安心怡然,餐尾我們還學着老道長用饅頭把碗底抹得乾乾淨淨顆粒不剩。簡單真實的道家生活我發現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只是我們身邊沒有人試着去做而已。

 

神思不動

凌晨五點,老道長依舊端坐在自己五十年前種的那棵松樹下,靜默地守望着東方。

打坐,是你的神在打坐,不是你的肉體,很多人打坐的樣子很好看,可是他的神不知道到哪一個國家去了,你的主人都不在,那還叫打坐嗎?打坐要的是神思不動,神不離身就會長保健康。眼不觀耳不聞口不言語自長生,重陽祖師早說過的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閉關也是這樣,該閉的是眼耳口三關,有些人只是把自己關起來不見人,這樣子即使閉一百天兩百天三年都沒用。

關於打坐姿勢,除了保持你的腰背順直外,老道長沒有給我們這些初學者任何要求,坐得舒舒服服最要緊,一種姿勢長時間坐着反而不好,氣血不通。躺着臥着在椅子上或是坐着都不重要,肉體舒服了心才安寧。關於呼吸,依舊沒有要求,無爲而已,不要求閉氣,更無需意守什麼丹田。打坐的最佳時間是寅時(凌晨三點到五點),但是更重要地是時時刻刻要專注、守神。“大道就是這麼簡單,大道就是太簡單了所以沒有人相信。”

不過老道長也說了:“大道易得,一竅難求”。須等我們身體能量儲備到了一定程度,身心能夠合一的時候,身體自然會開始發生變化,那時候自然會引導我們如何打開那一竅。

“如果雙盤腿能盤成神仙,那我早把自己的腿用繩子綁起來了。”老道長這句話我記得特別牢。跟隨老道長這些日子以後,我又明白了一點:“如果靠打坐成爲神仙,那這世界已經遍地是神仙了。”

 

乾淨的飯碗

“修道不修道,學個狗睡覺”,這下我聽懂了,原來道家認爲好的睡覺姿勢是跟小狗一樣蜷着側躺。這招容易,據說這樣的姿勢睡覺還不打呼嚕。

“老道長,再請教一個大部分人都糊塗的問題,這水怎麼喝啊?”老道長盯着我有點不明白這是個什麼問題。問完這問題自己都覺得好笑,這是問題嗎?是不是再過陣子我們要問路該怎麼走啊?先邁左腳還是右腳?呼吸該怎麼吸?先呼還是先吸?還有喫飯,天哪您一定要告訴我們怎麼喫,否則我們總有一天會餓死的。

在一邊的小慧師兄快人快語:“沒事喝水乾嘛啊?反正我一個月不會喝一杯水。”

我們總想從高人那學習大道理,然後頻頻點頭:老師說得太對了!我們不習慣感覺體會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忘記它纔是我們最需要請教的老師。同樣,我們對待健康也是這樣,大家都在等待神醫的出現,等待一付見效三付根除的神蹟,可是有幾個人在追求身心合一、動靜相宜的健康根基呢?

關於怎麼喫飯,老道長始終沒有給我指點迷津,沒有拿根大棒高喝一句“喫飯去”讓我頓悟,以致我的剩飯不是一刀兄弟幫忙消化就是貓咪“草上飛”分擔,慚愧之至。不過我已經在心裏默默地跟分管喫飯戒律的小慧師兄說:下山之後我一定發奮做人努力喫飯,爭取每一次都把飯碗喫得乾乾淨淨安安然然。

還沒上山前,就聽說老道長那裏還有一百多斤1998年的、放酸了的麪粉,每次做麪食都拌上一點,不能浪費啊。許師兄笑眯眯地說,大家上去天天喫,喫完了才能下山。

關於喫這個方面,這次最大的感觸是,不能浪費任何糧食。

原本以爲自己夠節儉,上回看到陳道長把面鍋底下還剩1釐米長的一兩根細麪條都揀出來喫,被震撼了一小下。這次的感觸更深,老道長年輕時雲遊化緣,有時遇上無良人家施捨貓飯,綠毛黴寸多長,粘得拉絲,照樣得喫下去。

採藥的山民有時會寄宿在老道長那裏,有一回把喫剩的米飯扔進廁所的糞堆裏,老道長看見了,把上面的那層撿起來,用水洗洗煮了喫。之後,再沒有山民浪費食物了。

老道長喫完飯,總是用一塊饃饃把碗擦得乾乾淨淨,一星半點也不可以浪費。大家夥兒恐落人後,每頓都在比誰颳得更乾淨,碗越亮越光榮。

 

“我是個直人”

我問道長:“是不是隻有足夠聰明有悟性的人才可能得道啊?”

“修道的人不要太聰明”,然後他又笑了:“不過這都是聰明人說的話。”

“我是一個大師傅!”老道長哼着小曲親自下廚要爲我們做一頓玉米糊。做這頓玉米糊可是體力活,需要拿着一根木棍不停地在大鍋裏攪啊攪。一百歲的老人,動氣手來讓身強力壯的一刀都自嘆不如。“爲了學道,我在烽火臺給師父做了十七年的飯!”

每天我都能拍到大量類似的鏡頭,勞動是老道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日不做一日不食”,這不是紀律,這是呼吸一樣自然的生活。

在喫餐後小甜點的時候,大夥兒聊起前陣子山裏來地一個17歲孩子,據說是看了我的QQ空間之後,自己一路找進山來的。他先是在寶雞打探,之後跑到太白山,最後輾轉終於到了八卦頂。因爲不是求道,純屬好奇,大家招待了他一點喫的很快就請他下山去了。

小慧說,其實每年都會有一兩個慕名求道的人上到八卦頂,師父也曾動過心收留他們作爲弟子。可惜求道的道路太辛苦寂寞,這麼多年來這些人沒有一個能夠堅持修道。

“我沒有朋友,是個孤獨人,修道的人不需要朋友,但是我有道友。”張至順老道長說,“當今社會有喫有喝有權有勢的人朋友多的很,等你一不當官,一困難了,那再看看有沒有朋友?老話說窮站大街沒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還說酒肉的朋友,米麪的夫妻,都是實在話。”

認識老道長半年來,我還從來沒有聽他說過什麼誇獎人的話,“老修行,您怎麼都不誇獎後輩幾句呢?”

“我是個直人,不喜歡說好聽話,那些說好聽話的人多半是有目的的,一個人要是連續跟你說了三遍好話,你要小心了。這幾十年我在外落了一個什麼話——張道好騙。其實我知道三個多兩個少,下了雪我也知道快點往回跑,我不是個傻子。不過是能不計較我就不計較,有些人我知道你是在騙我,但是我答應你了我也做到,你可以騙我一回兩回,不過第三回我們就不往來了。”

“現在修道的人比以前歷朝歷代的都多,妖魔鬼怪也都出來了,魚龍混雜,人心亂了,有時候把道給你們明說了你們也不注意。很多拜到我的門下的,就是有些好奇。過去的人爲了學道在外面一訪道幾十年,現在你們才爬了個八卦頂的坡,爬這個坡都不容易,你說往天上去能容易嗎?有誰可以一點功夫不下一點苦力不喫就能爬到天上去?”

打坐,安安然然清清靜靜做就行了。《清靜經》說“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人只要能安安靜靜坐在那,天地的能量才能夠回來。“打坐幹什麼?修神仙?一身的雜物你心裏亂巴巴堆積的東西跟這個屋子一樣滿滿的,你身上的主人被這些東西壓得都沒去處,消耗得力量都沒有了,哪裏還有什麼打坐的力量?這不是笑話嘛。”

“人要喫五穀養身體,那個神他也要喫東西”,他喫的東西是什麼?老道長回答:“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

“你要是不能得道做神仙,你的命就由不得你。你命裏註定死在哪你挪不動。你怎麼死,在坑裏死在窪裏死凍死餓死都是一定的。你的壽數可以增可以減,你做了好事增壽,你做了壞事減壽,不管你增減多少年,你死的地方還要回到註定的地方。南鬥主生,北斗主死……”這話傳出去保險公司是不是又要修改它們的條款呢?

逃脫生死之道

太白山位於陝西寶雞秦嶺北麓的眉縣、太白縣、周至縣三縣境內,是我國著名的秦嶺山脈的主峯,也是我國大陸東部的第一高峯,海拔3767.2米。

 

據說好幾百歲的隱休高人都在太白山中。“那些得道的人只有他想見你的時候纔會出現,”老道長笑了,“真正修行的人不會擠在名山大川裏讓人蔘觀的。”

世上有沒有神仙?這是俗家人的問題。在道門中的人看來,怎麼樣能成仙得道纔是問題。

每每遇見求道者,老道長臉上的表情就會變得很嚴肅:“你真的準備好了?準備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拋棄掉?你所有的財產甚至你的家人?”他從來不問求道者讀過幾年書現在收入多少開的是什麼車家裏有幾間房。對於追隨自己的弟子,給自己師父做了十七年飯才問到道的老道長會變得更嚴厲:“現在的人昨天拜師,今天就想求道,你做了多少功德?你讀過幾遍《道德經》、《太乙精華宗旨》、《太上老君清淨經》?”

躲在一邊扛着相機攝像機的我多少明白了一點:只有放下手上、心裏的重擔,纔可以擔得起道啊!記得禪家也是這麼說的:你杯子裏的水不倒掉,我怎麼把我的倒給你呢?

老道長再次叮嚀:“你現在年輕氣力足,但是千萬要省着不要消散完了,爲什麼年老人有病?因爲他的氣血不夠了。你現在即便不修道,但是等你事業有成了,五十多六十歲就不要再往前去了,一定要抓緊開始,千萬不要等過六十四歲,那怎麼都來不及了!”

“那修行到底是爲了什麼呢?”

“我知道你是一直不相信有神仙的,至少在認識我之前。” 老道長心裏很有數地笑起來,“我們修行就是爲了成仙得道,逃脫生死不生不滅。能逃脫生死的,我知道。”

轉眼我們在八卦頂就生活了一週,老道長說你們也該下山去啦!他對艾醫生說:“其實在哪修行都一樣,只要你的心能夠清清靜靜安安然然”他對我說:“先把世間的事都辦完了,孩子成人了,心頭沒了牽掛,五十幾歲再開始修行也不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