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生活是由一系列“正確”的決定共建起來的 01 02 03

01

人人都追求好的生活,但好的生活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生活是從某一刻就開始變好了嗎?是否存在一個所謂的“moment”、一個重要的決定,來徹底把糟糕的生活來個大翻盤?

但真相是,好的生活是由一系列“正確”的決定共建起來的。

好的生活,是一系列好的決定的結果,尤其是愛情和工作的部分。在人生的每一個路口,如何做好決定,是一件尤爲重要的事情。

事實上,我們學習、讀書本質上都是爲了讓我們更好地做決定,做出正確的決定。

02

然而我們很少在做決定的時候,能夠做到足夠的深思熟慮。

當面臨巨大的選擇,我們缺少一個正確的思考流程。

大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要麼拖延,要麼求助他人,要麼隨便選一個沒有驗證過的方案。

這樣的做法其實就是在碰運氣:運氣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運氣不好,輕則問題被拖延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重則引發更大的問題,開始惡性循環。

但如果我們想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就不能只是碰運氣,而是要無限提高“做出正確選擇”的機率。

03

幸運的是,“做決定”本質上也是一種技能。和其他技能一樣,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不斷練習掌握這個技能。

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往往是因爲看問題的角度不夠全面。

任何問題都可以從5個不同的角度系統化地進行思考。這5個角度分別是:敵人、直覺、死亡、謹慎和勇氣。

將這5個角度得出的結論綜合在一起,我們就會發現答案呼之欲出,從一開始困惑的狀態進入一個可以着手做一些事情的階段。

敵人

我們的敵人非常瞭解我們,瞭解我們的弱點,見不得我們好,恨不得收集所有負面信息來壓垮我們。

站在他們的角度可以很好的理清我們的思路,從客觀的角度看清楚自己的弱點是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當下的困境,接下來還有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我們討厭的角色也可以爲我們所用:想想他們會希望我們怎麼做,然後去做相反的決定,也許效果會更好。

雖然這時候好像更應該扮演自己的知心好友,但是棘手的問題在於,當我們扮演一個善良的人時,往往給不出什麼有效的建議。他們更大程度上只能提供一些情緒價值。這很有可能會讓我們覺得更加“無力”;扮成自己痛恨的人,反而更容易激發出我們理性的力量。

直覺

面對一個問題,我們往往會有一個大概的、模糊的方向,或者叫傾向,我們稱之爲直覺。直覺是一種積累,是我們從做過的無數個感覺中提煉的感覺。

直覺往往是下意識出現的,在今天這個倡導理性(收集分析決策)的社會常常被人忽視。沒有依據的判斷也許很多次把我們推向瘋狂的邊緣,付出了很多代價。

但這不併不代表,直覺就全都是錯的。

我們應該以客觀中正的態度來看待直覺,勇敢的讓自己的直覺參與決定的過程。不一定遵循它的選擇,而是去了解它想要什麼,再把這份固執、不耐煩還很武斷的直覺納入理性的考量中。(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權力,最終能不能被採納是另一個回事。但要堅定地維護每一個人發言的權力。)

死亡

死亡是一件影響很重大、但卻被習慣性忽視的因素。

我們所有決定都是在死亡時鐘的背景下展開的。所謂“向死而生”。我們應該傾聽它的節拍,牢記它莊重的訊息。

一旦想到死亡,我們就會習慣性地更對自己負責。這會削弱我們因被社會常規束縛而產生的憂慮。它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恐懼,會反向給我們新的信心去應對挑戰。

用這一件大事嚇唬我們,我們面對人生路上的較小障礙,可能不就那麼害怕了。

謹慎

在做決定的時候,一定有“謹慎”的聲音,但在這個虛空浮誇的時代,它缺乏魅力,甚至被認爲是守舊、傳統、膽小等等之類。

我們很容易感到需要再次突破,覺得生活就是要去嘗試新事物。

但事實也許並不是。大多創業都失敗了,大多數計劃都慘烈告終,大多數戀愛都換湯不換藥地讓人無法滿足。

謹慎不是看不起妥協,它只是很清楚一件事,對於不完美的我們來說,根本沒有理想選擇。謹慎意味着,我們要有足夠的勇氣,偶爾向殘酷的現實低頭。

勇氣

從小我們就學習遵守規則、排隊、做一些該做事情,成爲一個好孩子。但這其中有一些隱藏的微妙的風險,我們妥協了太久太久,去遵循那些跟我們利益和希望毫不相干的社會規範。

有時,我們需要重新學習勇氣的藝術,最幸福的生活必然要經歷一些轉折點,也許在某一瞬間,你做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賭一把,反而贏了。

有時,謹慎只不過是裹在自我欺騙外衣下的軟弱和怯弱。勇氣和謹慎需要好好打一架。

我們做出任何艱難的決定,都不會是完美的。但經過這一番思慮和考量,我們大概率有機會做出那個更好的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