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培養深度工作能力的4個方法

1、今日導讀

  通過前兩天的學習,我們理解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也擁有了保持專注力的主觀意願。這樣就可以讓我們深度工作了嗎?顯然並沒有。我們總是本能地拿出手機刷一刷;我們在稍有困難的工作中,總想休息一會兒;我們總是被各種娛樂節目所吸引…… 

  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地使用意志力,讓意志力打敗浮淺事物對我們的牽引呢?這需要我們使用一些方法,而不是僅僅靠主觀意願。而這也正是我們要分享的培養深度工作能力的四個方法,它分別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將工作內化成習慣;像經商一樣去執行和適當的放鬆。

2、方法一:選擇適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

  要想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自己的處境。根據自己的工作處境,找到適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本書中,作者介紹了4種深度工作模式,分別是:禁慾模式、雙峯模式、節奏模式和記者模式。 

  所謂禁慾模式,就是指切斷一切與外界聯繫的媒介(如電子郵件、微信等),將自己封閉在別人聯繫不到的地方。禁慾模式適合自律的自由職業者。比如,科幻作家尼爾使用的就是禁慾模式。我們在他的網站上找不到電子郵箱或郵寄地址。他切斷與外界的聯繫,是爲了騰出大塊的時間來寫作小說。 

  而我們之前說的,榮格在塔樓裏,不受外界打擾,深度工作。他在塔樓裏的工作模式就是禁慾模式。但是,榮格並不是長期待在塔樓裏與世隔絕,他人生的另一半時間在蘇黎世,在診所給病人看病到深夜和在大學裏講學聽課等等。榮格這種工作模式就是雙峯模式——在塔樓裏,他深度工作;在蘇黎世,他浮淺工作,也就是第二種工作模式。 

  浮淺工作對榮格來說,也非常重要。比如,診所的收入,給他在塔樓裏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也就是說,選擇雙峯模式的人,看似有一半時間是在浮淺工作,但實際上,這部分的浮淺工作對個人的成長也是有益有幫助的。雙峯模式適合有固定休息時間的老師、創業者。 

  我們普通上班族適合哪種工作模式呢?別急,作者也給我們普通上班族介紹了第三種工作模式——節奏模式。 

  所謂節奏模式是指,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都固定做同一件事,形成節奏。比如,每天早晨起牀後的一個小時,我們可以設置爲閱讀時間,形成自己的節奏。許多喜劇演員採用的就是節奏模式工作,每天寫一個笑話,完成後就在日曆上畫個X。 

  如果你也想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比如閱讀、健身等,但是又沒有人給你壓力去完成這項工作,那麼節奏模式就非常適合你,因爲它能觸發你保持進度。 

  還有,第四種工作模式是記者模式。我們都知道,記者要經常外出採訪,採訪完畢後要立即發回報道,而寫報道是需要深度工作的,很多資深記者一旦有空閒時間,就能立即進入深度工作的技能。記者模式就是由此而來的。 

  作者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採用的就是記者模式。他會充分利用任何一小段空閒時間。如果孩子睡着了,他就會拿出筆記本,把自己鎖到書房裏;如果妻子週末在家陪孩子,他就會抓住有人照看孩子的機會,躲在安靜的角落裏寫作。

3、方法二:將工作內化成習慣

  很多人認爲,藝術家的工作靠的是靈感。但是,有研究結果發現:成功的思想家和作家,沒有一人是等到靈感降臨纔開始創作的,而是將創作變成每日固定的習慣和準則。 

  比如,達爾文在創作《物種起源》時,就是將寫作變成每日固定的習慣和準則。他每天早上7點鐘準時起牀,然後去散一會兒步。接着,他會獨自用早餐,從8點到9點半在書房工作。之後的一個小時,用於拆閱前一天的信件,而後從10點半到中午又會回到書房工作。經過這樣一段工作之後,他會沿着既定的路線從花房開始,沿房周圍的路走圈,深入思考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想法。直到想出滿意的答案他纔會停下來,宣告一天工作的結束。 

  將工作變成每日固定的習慣和準則,這樣做的一大好處是,可以降低過渡到深度工作狀態的阻力。那麼,我們該怎樣將工作內化成習慣呢?有沒有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嚴格內化的習慣?在本書中,作者介紹了3個方法,分別是: 

  (1)確定進行深度工作的地點。如果可能的話,找到一個專門用於深度工作的場所。比如,會議室或者安靜的圖書館。如果你是在開放式辦公室工作,那麼找一個深度工作的場所就非常有必要了。本書作者有個同事在深度工作時,習慣在辦公室門把手上掛一個酒店式的“不要打擾”標籤。 

  (2)設定一個具體的時間框架,在這個時間內只專注於目前的工作。比如,在深度工作期間斷掉網絡,或者設定每20分鐘間隔產出的文字數量等等。 

  (3)給自己的深度工作設置規則和程序。比如,你可以設定以一杯咖啡開始工作,或者通過散步來進入深度工作狀態等等。

4、方法三:像經商一樣執行

  真正成功的公司,並不僅僅源自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更重要的是制定了戰略後去實施戰略。同理,我們理解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也擁有了保持專注力的主觀意願,但要想真正實現深度工作,就需要去實施深度工作。所以,作者建議,要想具備深度工作的能力,不如像經商一樣執行。具體來說,是以下4點。 

  (1)讓自己像商人一樣,給自己找一個能夠燃起慾望的目標,把所有關注點都放在這個最重要的事情上,然後用足夠的精力去完成它。 

  本書作者在嘗試這種方法的時候,給自己設定未來一個學年裏發表5篇高質量論文的目標。因爲發表這個數量的論文是作者以前從未做到過的,而且這個目標有着切實的回報(教師職稱評估馬上就要開始)。這兩種原因結合起來,使這個目標燃起了作者的動力。 

  (2)找到關注點在哪裏之後,接下來就要設置目標了。 

  本書中舉了一個麪包房的例子。是說如果想提升麪包房的客戶滿意度,我們應該把目標設置成——接受免費試喫樣品的客戶數量,這個目標可以在短期內給我們反饋,試喫的客戶數量越多,對實現最後的目標就越有幫助。如果發現了問題,我們也有機會和時間來調整。 

  (3)設置引領性指標後,要跟蹤記錄。 

  我們所記錄的,應該是我們完成指標時的深度工作時間,而不是記錄最終的結果。這麼做,不僅激勵我們擠出更多的深度工作時間,還能培養我們深度工作的習慣。 

  (4)建立問責機制。 

  所謂的問責機制就是,每週回顧,在回顧的過程中制定下週的計劃。這麼做的目的,仍舊是爲了建立深度工作的習慣,使我們的深度工作變得更有規律。

5、方法四:適當放鬆

  今天的開篇時,我們就提到了,意識力並不是無限的,它如同肌肉也會疲勞。所以,適當的放鬆也是有必要的。 

  一旦工作結束了,就請不要再思考工作的事情。也就是說,總結和回顧不要放在工作結束後。如果工作結束後,還惦記着工作,就會導致一種錯覺:我們總是處於工作狀態中,從而讓我們身心俱疲。工作結束後屏蔽工作真的對我們有幫助嗎?有哪些幫助呢? 

  第一,適當放鬆有助於提高我們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有一個實驗,讓實驗對象決策採購車輛這件事情。半數的實驗對象,會認真思考車輛的信息,然後做決定;另一半的實驗對象,在讀過相關信息後,去做智力遊戲,然後,在沒有思考的情況下做決定。結果顯示,分心的這一組所做的決定效果最好。這就是著名的“無意識思維理論”的來源。 

  這項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給有意識的頭腦休息的時間,可以有效地激活無意識的頭腦,從而在更復雜的事情上做出最正確的決策。因此,屏蔽工作適當放鬆,並不一定會降低我們深度工作的效率,反而能在我們深度工作時幫助到我們。 

  第二,適當放鬆有利於補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在大自然中度過閒散的時光,可以提升我們的注意力。你或許要說,這是因爲在大自然中我們有了好心情,而好心情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表現。事實上,研究人員也在嚴酷的冬季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在嚴寒的戶外散步不會使實驗對象有好心情,但仍舊提高了他們的專注力。 

  那麼,爲了提高我們的專注力,是不是一定要到戶外走一走?其實也不是一定要到戶外。任何放鬆行爲都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專注力。比如,與朋友輕鬆交談,做晚飯的同時聽聽音樂,和孩子玩玩遊戲,跑跑步。 

  第三,實際上,到了晚上你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做到深度工作了。 

  深度工作對人的認知有很高的要求。對於新手而言,每天一小時左右的高度專注工作似乎已經是極限了,而對於專家而言,時間可以長達4小時,但基本不能再長了。 

  比如,我們此前介紹的榮格,雖然他在塔樓裏深度工作,但並不是一天24小時都在深度工作,很多時候他也會走出塔樓散步;達爾文在寫《物種起源》時,也是一半時間用於散步,一半時間用於寫作。這些事例告訴我們,我們每天處於深度工作狀態的時間是有限的。

6、 知識要點

  關鍵詞:禁慾模式  雙峯模式  節奏模式  記者模式  問責機制 

  思考與討論:在平時的工作中,做什麼事會讓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呢?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願意尋找適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能夠燃起你鬥志的目標,然後將它內化成習慣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