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思想上建立社交意識、圈子意識

1、全書導讀

  社交是一門生活哲學,一種世界觀,一種生活方式。我們與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會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社交,有社交的地方就是江湖。身在江湖,我們就免不了在社交時代闖蕩。 

  有研究表明,85%的成功都是來自高效的社交能力,那我們如何能夠利用社交來取得成功呢?且看基思·法拉奇的書——《別獨自用餐》。 

  作者基思·法拉奇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鄉村,父親是一個鋼鐵工人,母親是個清潔工,既無殷實家底,也無高官厚祿,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背景,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小夥,他卻成爲社交達人,成就另一番成功。 

  少年時代的小球童經歷,讓法拉奇對人際交往和人脈有了最初的啓蒙和認識。如今,他是綠訊營銷諮詢顧問公司的創建者和首席執行官,也是《0NC》、《華爾街日報》和《哈佛商業評論》的專欄作家。 

  法拉奇在職場上摸爬滾打,在社交場身經百戰, 他對社交有獨到的見解和技巧,如此就有了我們現在要開始精讀的書——《別獨自用餐》。 

  本書按照思想到行動,行動到結果的思路去闡述社交的重要性,告訴我們如何能利用社交去獲得更大的成功,同時結合衆多知名人士的社交案例,包括比爾•克林頓、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戴爾•卡內基、本傑明•富蘭克林和弗農•喬丹等等,告訴我們在實際社交中應該如何去拓寬自己的圈子,如何和他人共同成長。這些故事除了可以教給你更多的社交技巧和方式外,還會給你帶來啓發。 

  書中內容極爲豐富,適合不同職業和各個年齡層的讀者,不管你是在商場拼搏,還是在政界斡旋,或者是剛入職場,這本書都可以給你做個參考。 

  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一個人達到頂峯,你需要尋求和得到別人的幫助,社交必不可少。讓我們一同去探尋社交的奧祕吧! 

  思想是人行動之根本,如果我們在思想上接受一種行爲,行動纔會更有利。反之,實施也會顯得蒼白而無力,畢竟不是由心而發的行爲。 

  我們該如何去看待社交?什麼樣的社交纔是一種正確的方式呢?那今天這一節,我們就從思想這個角度去了解,看看法拉奇對社交有怎樣的理解,對你又會有怎樣的啓發的參考。

2、思想上要有圈子意識

  瑪格麗特·惠特利說:“聯繫無處不在。宇宙萬物之所以存在,是因爲它們與其他事物的相互聯繫,沒有事物能夠孤立存在。”我們註定是與世界存在,與世界相聯繫,沒有任何人可以擺脫與世界的聯繫。放棄“獨行俠”的思想,接受他人,接受某些特定的聯繫,接受與所生存的環境之間的聯繫,去社交,去找尋自己的圈子,是人脈開始的第一步。 

  古語有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外界的環境對我們的影響看似不大,實則是潛移默化,無形當中便讓我們做了改變。 

  我們要有自己的圈子,也要選對圈子,一個不合適的圈子會使你變得日益糟糕,而一個好的圈子,給你開闢的將是一片新的世界。 

  作者童年的時候,是鄉村俱樂部的球童。在當時的環境裏,能出入鄉村俱樂部的人非富即貴。他藉助自己的工作環境,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觀察,他思考着:哪些人能夠成功,哪些人不能成功。他發現,那些達到職業巔峯的人,他們互幫互助,共同獲利,這正好與那句“成功的人越來越成功,富有的人也越來越富有”不謀而合,這是就是圈子的影響,誰也不能否認這種影響的存在。 

  高爾夫球裏面,熟知規則的人才能成爲最佳的選手。而生活的規律則是,碰上對的人,以一個對的理由,由他把你引入一個對的圈子,哪怕你以球童起家都是沒有問題的。這就是法拉奇悟出來的定律。 

  誰都沒有被規定要屬於哪一個特定的圈子,選擇一個合適的圈子,藉助圈子的力量和影響,成爲一個成功的人,也讓別人成功,這纔是社交最終的意義。法拉奇用他自身的傳奇驗證了這條定律。

3、建立社交目標

  “你能告訴我應該走哪一條路嗎?”愛麗絲問。 

  “這得看你想去哪裏。”貓說道。 

  “去哪裏都無所謂。”愛麗絲說。 

  “那走哪條路都沒多大區別。”貓說。 

  以上的文字摘自《愛麗絲漫遊仙境》。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裏走,走去哪裏,換種說法就是,你沒有期盼,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那麼未來的路就是迷茫的,無論走到哪裏你可能都會不知所措,也可能漫不經心。 

  真正成功的社交,其根本是,我們要明確自己想要成爲什麼人,我們要明白我們自己的使命是什麼。目標越具體,計劃越容易去制定。你的計劃中需要包含一項重要的任務——和能夠助你一臂之力的人建立關係。 

  法拉奇在耶魯求學時,他的目標很明確——成爲一名政客。於是,他給自己訂計劃的時候,首要的一步是成爲耶魯大學政治聯盟的主席,這樣能夠有機會認識一些投身政界的耶魯校友;第二步就是加入兄弟會,因爲有不少政治家校友是兄弟會的會員,這個機會定然不可錯過。 

  作者這一系列的計劃和行爲,都是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心中所想是催化劑,能夠激發和加速更多的行動,這些最終也確實讓作者在衆多的佼佼者中脫穎而出。 

  在作者看來,我們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可以分爲三步: 

  一、找到激情所在。有研究表明,50%的美國人都覺得自己工作得不快樂,這其中有不少的人可能沒有好好思考過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在思考我們的才能和夢想的交叉點時,身上所具備的才能和特點都是我們要思考的,這是我們的能力所在,也是我們的激情所在。 

  找尋自己的內心,掙脫外界束縛,摒除內心的恐懼、猶豫和懷疑,慢慢從那些能讓你興奮,能讓你忘記時間的點中找到激情所在。 

  二、將目標寫下來。只是有了目標是不會立馬成爲現實的,它需要一步一步去實施。將自己的目標記錄下來,把長期目標制定爲短期目標,會更具有可實施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所有的目標,都是集衆多的小步驟才得以實現的。 

  三、創立個人“智囊團”。當你迷茫或是需要指點的時候,有能夠爲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顯得格外的重要。他們可以是任何人——你的導師,你工作的夥伴或是你的親人,這些人都可以鼓勵你,監督你,給你建議,成爲你的智囊團。 

  心中要有所想,我們才能真正去實施,如果連夢想都沒有,那所有的行動又有何意義?

4、勇往直前

  還記得一個很古老的故事,一個國王給了很多熟的花種給城邦裏的孩子,並且宣佈種出最漂亮的鮮花的那個孩子可以繼承他的王位。最後,所有捧着鮮花的孩子都落選了,而那個敢於手捧空花盆去見國王的孩子成了王位的繼承人。是心無雜念的勇氣讓他有足夠的力量去承受外界的壓力,勇氣使他擁有一個國家。在人際交往中,勇氣也是必不可少的。 

  適時的勇氣,能讓你更容易被人記住,從而讓更多的機會走向你。歌德說:“抓住當下,能做什麼,想做什麼,趕快動手。因爲魯莽之中也蘊藏着能量和魔力。” 

  生活中,你或許會發現:一個在課堂上敢於表達自己觀點的人總能得到老師格外的關注,一個在公司中敢於帶頭挑大樑的人總能獲取老闆的讚賞;一個在困境中敢於衝鋒陷陣的人總能獲得不一樣的成功,這些都是勇敢的力量,它會幫助我們逐步向前。 

  但有時候,我們選擇去做一件事,缺乏勇敢,總是畏首畏尾,這是因爲我們沒有克服恐懼。而最好的克服恐懼的辦法正是面對它,面對才能解決問題。書中有教我們克服恐懼的方法—— 

  其一,尋找一個榜樣。榜樣就是一種導向。你想要成爲一個和任何人打交道都不怯場的人,那就找一個這樣氣場的人,請他幫助你,學習交流技巧。假以時日,自然你也不懼去表達,去打交道。 

  其二,學會說話。說話重在技巧,學會說話,能夠幫助我們從得體的說話中獲得自信,克服交流恐懼。 

  其三,接受心理治療。去接受心理治療並不代表我們有病,而是換一種方式去克服恐懼,釋放壓力。嘗試打開心扉,讓他人幫助自己,可以減輕焦慮,克服恐懼。 

  其四,付諸行動。如果所有的想法都只存留在想法這一層面而不付出行動,那想法就只是個擺設而已。每天設定一些目標,去嘗試和陌生人主動溝通,和公司沒說上話的同事聊聊天,這些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去操作。 

  藏着掖着並沒有任何好處,只有走出恐懼的陰影,才能看到燦爛陽光。就像向日葵一樣,正視太陽的那部分纔不會有陰影,陰影是因爲不敢正視,缺乏勇氣,恐懼也是如此。 

  勇敢,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也是我們自身的一種優勢,這是一種自信的態度,亮出自己的勇敢,在人際關係中暢遊吧!

5、知識要點

  我們知道思想指導行動,只有建立社交的思想,纔會去社交,去建立自己的圈子。 

  而真正成功的社交,其根本是,我們要明確自己想要成爲什麼人,我們要明白我們自己的使命是什麼。目標越具體,計劃越容易制定。 

  制定目標可以分爲三個步驟,一是找到激情所在,二是將目標寫下來,三是創造個人的“智囊團”。 

  適當的勇氣可以讓更多人記住你,所以我們要通過尋找榜樣,學會說話,接受心理治療和付諸行動來克服恐懼。只有這樣,才能在人際交往中佔據優勢。 

  關鍵詞:圈子 目標 智囊團 勇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