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產品之:時間

以前在看產品的時候,我也經常陷入一個誤區:只以靜態的角度,看當前的形態。然而,一個活着的產品,一定是經歷了更迭,才形成了當前的形態。更迭中的來龍去脈,很有發掘的價值。

而且,當前的形態 ,也並不是產品的最終形態。畢竟,競爭環境和用戶行爲都有可能變化。還有就是要關注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產品目標也不太一樣。

觀察第一件事是要覆盤。我的做法是,在每個版本更新點,嘗試回答這麼幾個問題:

  • 此時已沉澱的資產有哪些(穩定流量、內容、用戶關係等) ?
  • 產品處於生命週期的哪個階段?哪件事最重要?
  • 如果是成長階段,那麼距離建立無可爭議的壁壘,還有哪幾部要走?
  • 如果是成熟或衰退階段,應該做些什麼去(優雅地)減緩或扭轉局勢?
  • 此時是否出現了重大方向變更?如果是,那推動變更的外部環境或技術衝擊是什麼?

以熟悉的微信爲例。微信的前幾個版本(直到4.0前)都處於成長階段,主線是移動設備的體驗和關係鏈鋪設。直到4.0版本,已經積累了很多用戶關係,但是用戶間的一對一溝通畢竟成本較高,很多關係未能激活。在此基礎上憋出的「朋友圈」大招,纔是微信最終建立壁壘的關鍵。(當然這個看法只是朋友圈諸多意義中的一個方面)

覆盤中的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去「挖墳」,挖掘產品更迭過程中的「屍體」:那些被廢棄的方案,那些被下架的功能,還有那些永遠沒有機會接觸到用戶的想法。成功的產品背後一定是成倍體量的想法墳場,很多想法在誕生之初都是被認爲有價值的。它們最後爲何會死掉?你會在這個問題裏發現很多東西。

當然,絕大部分「屍體」都涉及祕密,你需要一些特殊的渠道去獲取它們、理解它們。具體我就不多說了。

最後,關於「最終形態」,說起來就有點玄乎了。但這也不是完全無法想象。

前段時間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本書寫於1996年。想象一下1996年的互聯網,那還是比較原始的時期,屬於網景和IE的時代,互聯網上的內容還是 Yahoo 這類的門戶。這位作者用了一整個章節來描述互聯網,並且在過程中提出了互聯網對零售的衝擊、對媒體的衝擊以及對軟件分發方式的衝擊。站在20年後的今天,也不得不感嘆其牛逼。

所以我還是認爲,只要有充分的視野和信息,新興事物的「最終形態」是可以被想象的。書中也描述了這個叫做「10倍速因素」的方法,讓我們避免只看到產品最初模型的陷阱:

如果你的直覺認爲改進10倍之後,這件事物就足以引起人們的興奮而成爲新的威脅因素,你就很可能處在觀察一個戰略轉折點開端的邊緣了。因此,應該訓練自己深入地思考問題,把最初模型的優劣與該產品或技術的長期潛能和長遠意義區分開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