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IT製造業遇危機:老闆跑路民工返鄉

現在原本的一些客戶訂單都被東南亞國家吃掉了,我們這邊有部分企業也有意願過去東南亞國家看看,想把工廠遷過去。

———東莞電子行業協會祕書長尹建文

珠三角地區的製造業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洗禮,相比起長三角地區對市場的適應能力會更強,2008年金融危機後,廣東省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已經轉移出去很多低端低能企業,中小業主也更加主動地去尋找未來的方向。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再高

五窮六絕七斷糧是電子業的傳統不景氣週期,這個夏天珠三角的電子業可謂雪上加霜。上游跑路潮繼續,6月末一家自稱“行業五強”的知名LED企業願景光電子資金鍊斷裂破產,最新的消息是深圳宏利萊電子廠老闆跑路,供貨商貨款成泡影。

記者在對珠三角電子業調查中瞭解到,同其他勞動力密集型行業一樣,IT製造業亦正在經歷一股“返鄉潮”,老闆們向記者叫苦不迭“現在電子行業市場狀況很是糟糕,訂單銳減。農民工返鄉潮估計今年一直到年底都不會好轉。”值得關注的是,這股寒流正在向下遊曼延,儘管是暑促期間,記者卻在崗頂幾大電腦賣場看到不少空置轉讓信息,早些年人頭攢動的熱鬧場景只能夠成爲回憶。

“東莞塞車,全球缺貨”,昔日珠三角的IT製造業在全球的IT業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珠三角的電子業正遭受着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嚴重的衝擊。

電子老闆跑路潮繼續,或向東南亞轉移產能

去年以來,深圳電子業幾家資產過億的知名企業博倫特、鈞多立等相繼倒閉跑路,今年這股跑路潮在珠三角電子業中繼續。

又一家電子廠人間蒸發,深圳觀瀾宏利萊電子廠於7月8號人去樓空,生產線儀器不見蹤影,只剩下幾十箱手機電池半成品,幾十名供貨商貨款打了水漂。供貨商們向媒體記者表示,他們從2005年這家工廠開業開始,就一直和工廠保持合作關係。由於彼此熟悉,所以貨款的結算時間都是商量着定的。“沒想到現在卻發生了這樣的事。”

有網友在微博上分析,欠薪1600萬跑路,估計好多電芯廠及材料廠“中標”了。東莞長安鎮一家做解碼板的電子公司負責人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也坦承,“旁邊不斷的有電子小廠倒閉清算。老闆跑路,影響大的,勞動仲裁部門有時也會介入調查,對被欠薪的農民工給予適當補償,但都是杯水車薪”。

6月29日,一家自稱連續兩年入圍“行業五強”,資產過億元的深圳知名LED顯示屏企業願景光電子有限公司因爲資金鍊斷裂而宣佈破產,公司法人代表邢毅不知去向。最新的消息是邢毅父親7月10日出現在當地電視臺其表示會傾家蕩產盡力償債。

“現在可謂模具論斤稱,產線白菜價”,有電子製造業十多年經驗從業者向南都記者感慨,現在買條產線的價格相當於幾年前的十分之一。記者在調查中亦瞭解到,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隨着珠三角中小電子廠的相繼倒閉,甚至催生出了新的產業,倒閉的工廠老闆掉頭做起了二手收購業務,主營收購倒閉工廠的設備,相關產業鏈上的資產評估機構,設備搬遷公司,廠房清倉積壓物資半成品回收業務相繼建立,職業素養高的整廠設備回收公司還會跟客戶簽定保密協議。

“東莞電子行業協會會員企業目前相對狀況還算理想,沒有出現倒閉潮,但是企業經營狀況普遍比2008年還要差,原材料價格和用工成本都較高,利潤空間低。”東莞電子行業協會祕書長尹建文向南都記者表示,這個行業目前主要靠出口,受外圍經濟的影響很大,現在原本的一些客戶訂單都被東南亞國家吃掉了,我們這邊有部分企業也有意願過去東南亞國家看看,想把工廠遷過去。

對於政府和專家們普遍提議的產業升級,尹建文直言沒有那麼容易,“目前市政府鼓勵產業升級,有些企業有需要並且有能力也願意進行升級,大家也意識到長期做代工無法生存下去,但是這個投入需要過程,不是那麼容易。”專家認爲,如果珠三角電子大廠批量倒閉,這個目前全球最完整經過幾十年才建立起來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將要出現斷層。

農民工現返鄉潮,呼籲稅收鬆綁

深圳市航盛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經理曾偉強唉聲嘆氣地向記者表示,“目前市場環境好差,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候還要差,現在訂單少得要命。很多員工都回家種田去了。”他說現在壓力很大,公司雖然還在運營中,但是今年一直在虧損,“再這樣下去,我這做經理的都準備回家種田去了。”

“農民工返鄉情況就跟服裝行業一樣,估計今年一直到年底都不會好。”深圳派萊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郭經理持有同樣的論調:現在電子行業市場狀況很是糟糕,訂單銳減。

也有製造商並不過分悲觀,認爲這只是行業傳統低谷,8月份農民工返鄉潮將好轉。從事液晶代工的展瑞電子唐經理向記者表示,“儘管目前市場環境很差,訂單情況很不好,不過這個行業每年六七月份會比較淡,可能八月份開始會好一點,民工有可能八月份開始回來。”

中山大學國際商學院副教授黃新飛分析,歐債危機仍在繼續,這是很多外向型中小企業生存困難的最大原因。黃認爲,中國企業揹負的稅收過重,也是一個原因,“在中國生產稅與流轉稅徵得比較重,導致企業利潤空間被壓低,而國有企業太過於強勢,佔據着大部分資源,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總的來說政府應該致力於減輕稅負,改善市場環境、消費環境。”

“珠三角地區的製造業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洗禮,相比起長三角地區對市場的適應能力會更強。”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再高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出了信心,2008年金融危機後,廣東省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已經轉移出去很多低端低能企業,中小業主也更加主動地去尋找未來的方向。

採訪中不少中小企業呼籲減稅鬆綁,楊再高表示,“目前政府已經相繼出臺一些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優惠政策,至於有些中小業主呼籲減稅,可以理解,相信政府會從大局出發處理這一問題。”同時楊再高提醒:要防止倒閉企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終端賣場門庭冷落,客流下降五成

這股寒流正在向下遊曼延,儘管是暑促期間,記者卻在崗頂幾大電腦賣場看到不少空置轉讓信息,昔日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只能夠成爲回憶。

儘管已經拉開了暑促序幕,但是,記者上週末在天河太平洋、百腦匯、頤高數碼廣場等賣場發現,一樓人流量還略顯正常之外,但已經比往年少很多,連太平洋電腦城一期黃金地段都能看到空鋪若干。曾經石牌商圈的IT賣場可謂一鋪難求,黃金地段的商鋪,僅頂手費就高達50萬-60萬元。然而,今非昔比。除了百腦匯逆市漲租,引發商戶抗議外,其他幾大賣場都在同比降租以招攬商戶。

不僅是中小經銷商出貨量一蹶不振,就連重量級的渠道,其銷售額也是大幅減少。華南一家頗具實力的筆記本渠道,旗下代理有HP、、多個主流品牌,就是這樣的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在今年以來生意一直下滑,尤其近兩個月,該渠道的銷量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過去一個月至少要賣出上萬檯筆記本電腦,今年同樣一個月只賣出了5000臺。”該渠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按照其給出的這一數據,銷量同比下滑了近50%.

“如今廣東的不少中小製造企業正紛紛倒閉,直接導致了行業採購的巨幅減少,而在終端的消費市場,個人消費也受到經濟環境和電子商務的衝擊,導致個人消費者的購買力大幅下挫。兩者加起來,對銷售的影響非常之大。”華南另一知名渠道負責人告訴記者。

“每天的顧客都很少。”一位在廣州IT商圈摸爬滾打近8年的經銷商說,這兩個月,他所在的電腦城流量至少減少了1/3,“有時候客流量只有過去的一半”。而據石牌西一家經營數碼的經銷商介紹,今年下半年以來,這裏的人氣一直在減少,目前他家的銷量“已經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左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