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主管在績效管理中的責任

各級主管要明確自己在績效管理中的責任,首先就得明確績效管理是什麼。

筆者對績效管理的定義是績效目標設立、達成、評價、運用、改善的循環管理。其中的績效評價就是令主管們頭疼的績效考覈。績效管理失敗的企業衆多,主要原因就是隻知其一,不知有二,只知績效考覈,不知績效管理。因此,要搞好績效管理,就必須明確自己在績效管理循環過程中每一環的責任,才能避免偏離管理方向、落入失敗陷阱。

一、組織目標設立

績效目標就是我們平時訂的工作計劃。只不過以前訂計劃沒有量化要求,沒有獎懲約定;只有簡單的要做什麼,沒有具體的做事目的和完成措施等。因此,自己和下屬是否完成或者完成好壞無法評價,做好做壞一個樣,做與不做一個樣,更有甚者,不做還比多做的佔便宜(多做可能多錯)。因此,指導下屬訂好計劃是做好績效管理的第一步。如何訂計劃,可參見筆者文章《企業規範化管理之計劃制訂管理》。

二、組織目標達成

組織目標達成是各級主管的首要任務。不論你管轄一個小組,還是管轄一個部門甚至一個事業部,都別忘了,你帶領的團隊達成目標,才能算你完成任務。可是,有的主管自己做事是一把好手,但帶領團隊就顯得能力不足了。自己累得夠嗆,下屬卻閒得無聊——這隻能說你能力有限不稱職!管理是帶領下屬完成目標,自己幹活不能算作管理。各級主管除了制訂計劃之外,主要責任就是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資源、解決困難,跟蹤下屬目標達成。

三、組織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就是考覈。下屬工作好壞,主管最清楚,因此,考覈下屬工作成果,各級主管必須勇於負責、敢於擔當,不能做老好人,必須讓工作好的得高分,讓工作差的得低分、不做工作的不得分。績效考覈必須以事實爲依據、以制度爲準繩,及時準確客觀公正進行評價。

我們最近新增一項規定——主管每日填寫《績效考覈跟蹤表》,應該說對主管組織目標達成大有幫助。這一做法讓考覈及時準確,避免了事後評價帶來的諸多麻煩(如忘記評價、員工事後不認同等),既能讓你掌控任務完成進度,提醒可能延誤工作的員工加快進度,還能幫你節省時間、減少管理成本,可謂一舉多得。

四、組織結果運用

績效結果運用包括兩大內容,一是直接計算績效工資或獎金,二是進行績效分析,爲管理改善提供依據。如果考覈僅僅是爲了發工資,就會落入失敗的泥潭。對此,初次導入績效考覈的企業不可不鑑!

建立完善績效管理體系的企業對績效結果的運用都作了制度上的規定,至少要運用在以下方面:計算當月當年績效工資;當年或下年調整崗位;年內或下年度調整薪酬,年底評選先進;當年或下年度晉級晉升;選拔外出學習深造等等。當然,還有績效分析總結。各級主管要做的就是嚴格按制度要求進行運用或分析。

五、組織績效改善

績效改善就是績效管理的目的,但是績效改善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必須堅持不懈,久久爲功。這也吻合了績效目標設立、達成、評價、運用、改善循環管理的定義。

雖然績效管理制度規定各級主管每月必須進行績效分析總結,制訂改善措施並組織落實,但在實際工作中績效改善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可以說績效改善無處不在、無時不可。當天出現問題,當天就應該分析解決。解決一個問題,就應該舉一反三,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防止重複犯錯。月度總結必須進行績效分析總結,但絕不等於只有到了月底纔去做績效改善。

企業管理就是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管理持續改善,永無止境。

各級主管的責任內容相同,幅度則因管轄範圍而異。各基層主管的績效好壞直接影響中層主管績效目標達成,同樣,各中層主管的績效好壞則影響其高層主管的績效目標達成,各高層主管的績效目標達成影響企業經營目標達成。說到底,績效管理就是企業管理。員工在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爲企業創造績效,企業在社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爲社會創造績效。各級主管做好績效管理,讓每一位下屬員工都能達成或超過預期目標,企業的發展就有了保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